高二政治半期考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有( )
A、方针政策对了头,吃喝穿用不用愁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D、建筑师根据图纸施工
2、“入山问樵,入水问渔”。这一俗语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A、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B 、学习间接经验是后天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解决矛盾的关键 D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具体的、多变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据此回答3---4题。
3、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
A、物质的作用B 、意识的作用C、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D、物质的反作用
4、实际上我们知道“画饼”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
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物质可以代替意识 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5、2005年10月12日 ,我国自行研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于17日6时23分成功落地,这一事件说明( )
A、 先有物质,后有人的意识
B、 意识无所不在
C、即使对于极其复杂的客观事物,人们也是能够做出正确反映的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6、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有:
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唇亡齿寒 ③邯郸学步 ④吐旧纳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远而辍广。”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规律的存人和发生作用可以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
B.自然规律具客观性,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
C.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性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问题 B、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唯物和唯心的问题
9、“意识不外是一面镜子”的观点是( )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10、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才能有农村的政治稳定,这说明( )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1、2003年1月7日,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正式开通,结束了海南与大陆不通铁路的历史,说明( )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事物联系并不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创造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12、由于受美国安然、安达信、世通、美林等巨型公司的造假案的影响,2002年以来,国际外汇市场美元的价格经常下跌,这告诉我们(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 B、先行后续的关系必定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C、事物的部分之间都是因果联系 D、一个现象的发生会引起另一个现象的发生
13、科技投入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又能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从哲学角度看两者之间是( )
A、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互为因果关系 D、客观与主观的关系
14、椐研究,人的很多疾病都根源于基因的病变。随着人类基因组逐渐被破译,疾病的病因将被揭开,治疗方案将能做到“对因下药”,人类整体健康状况将大大改善,这表明()
A、正确把握因果联系,能提高人活动自觉性 B、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C、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D、意识对物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15、地球是一个整体,污染没有国界。人类只有同舟共济,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 )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原因与结果的关系C、物质与意识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16、发生在美国“9、11”恐怖事件,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哲学上看体现了(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C、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D、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7、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对生态功能、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进行综合研究与分析,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框架。从辨证法角度看,这种做法的理论依据是( )
A、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B、整体和部分有着严格的界限
C、只有具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立足整体,才能实现最优目标 D、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
18、现代农业应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逐步推开。调整农业结构的哲学依据是( )
A、只有优化个部分的结构,才能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B、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 C、整体的性能状况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况 D、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19、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则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A、前者是唯物主义观点 B、前者承认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后者则否定了相对静止,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最终导致不可知论 C、两者都正确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D、两者都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0、哲学上说的运动是指( )
A、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 B、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C、客观事物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趋向 D、宇宙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21、马克思的“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到以存在、生活。”哲学含义是( )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2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电视剧《长征》,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长征是中共中央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伟大转折。由此可见( )
A、新事物往往是不成熟的 B、新事物的成长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
C、是否成熟是区分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 D、只有力量强大的、比较成熟的事物才是新事物
23、从蒸汽机、内燃机、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 )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
C、任何事物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过程
24、清代赵翼有诗云:“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将士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该诗告诉我们:( )
A、要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B、李杜诗篇有脍炙人口之感 C、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 D、李杜诗篇现已过时
2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与时俱进,从辩证法角度看,就是()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坚持联系的观点
C、坚持发展的观点 D、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26、“鸿燕出塞北,举止万余里;冬季食南稻,春日复北翔。”这首诗描写的情景体现了( )
A、鸿燕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的
27、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行的磁浮示范线2002年12月31 日在上海胜利通车。这条运营线的建成,离不开广大建设者们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更离不开顽强的拼搏精神,体现了( )
A、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B、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C、规律是客观的,是无条件的 D、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
28、“揠苗助长”的错误在于( )
A、夸大了客观条件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D、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定了人的主动性
29、“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
A、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 B、他具有创造性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C、他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D、他热爱解牛工作,有利可图,从而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
30、 “揠苗助长”、“庖丁解牛”两个故事所反映的不同结果共同说明( )
A、事物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自觉地利用和创造规律 C、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基础
31、“月有阴情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说明( )
①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
A、①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④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全线开工。为了使铁路早日进藏,几代人刻苦攻关,解决了高原缺氧、冻土病害、生态脆弱三大难题。青藏铁路的修建,对密切青海、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的联系,增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加快两省区开放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据此回答 24___25题
32.人们刻苦攻关,解决了高原缺氧、冻土病害、生态脆弱三大难题。说明( )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规律不能被创造和消灭
C.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33.青藏铁路的修建所具有的意义说明( )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③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4、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规律性 C、运动 D、可知性
35、西部开发,绝不能一哄而上,遍地开花,绝不能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麻目上马没有市场、没有竞争的加工工业项目;绝不能搞花花哨哨的“形象工程”。这三个“绝不能”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 不能用孤立、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B、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C、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D、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
36、“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如何理解恩格斯这一论断?
37、椐2002年5月29日《人民日报》报道:安徽省淮北市是一个有190多万人的地级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多元。由于该市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不多,为了发展旅游业,当地政府不顾本地经济发展实际,不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就上马了没有市场和销路的号称亚洲最大的高尔夫球场以及高档的“温哥华城”,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如今工地成了废地。
(1)、上述事例违背了什么哲理?
(2)、运用第(1)问的结论对上述事例进行简要说明。
38、辨析:有人认为,既然规律不是浮现在事物表面的现象的东西,所以,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也是无法认识和利用的。
高二政治半期考理科试卷答题卡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座号 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
题号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
答案 |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