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二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2014-5-11 0:26:16下载本试卷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一、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下列看法中,属于世界观的有                                  

    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科教兴国

    ③水往低处流   ④存在即被感知    ⑤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④⑤

2.“人工诱变”是生物育种工作中创造新类型的方法之一,即利用化学或物理因素引起生物遗传性发生变异。“人工诱变”获得成功的客观物质前提是          

    A.要掌握高科技知识             

    B.被选择的生物有机体的客观存在

    C.有意识地改造生物自身的属性和变化规律   

    D.人所耗费的时间和劳动

3.人们既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

    ①人们面对的都是业已形成的生产力水平,只能在原有水平上推进一步

    ②生产力的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性

    ③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他所面对的生产力水平

    ④每一代人面对的前一阶段形成的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都是客观的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1928年英国科学家迪拉克预言“反物质存在”以来,反物质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门课题。1996年欧洲物理实验室发现并生产了反物质。1998年中美科学家合作到宇宙中探寻反物质,并发现了反质子。这里的“反物质”      

    A.不同于哲学上讲的物质,不具有客观实在性

    B.其实就是哲学上讲的物质,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不同于哲学上讲的物质,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D.是哲学上讲的物质,只是物理性质等方面有所不同

5.上题中,反物质的研究和发现进一步证明                         

    A.世界是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统一体  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C.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    D.人们能够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歌唱八大员》,鼓励人们从事服务业。在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大”又提出“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回答6—8题。

6.编写《歌唱八大员》和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旨在          

   A.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B.让人们实事求是,别过高估计自己

   C.发挥意识的反作用         D.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7.起初鼓励人们从事服务业,现在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两种提法的共同之处就在于               

   A.都是根据当时的国情提出来的    B.都是唯物辩证法的态度

   C.都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都是主观的反映

8.人们的择业观,直接受人的                                    

   A.思想影响                     B.世界观、人生观影响 

   C.情绪支配                     D.思维方法决定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的讲话指出:“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回答9—10题。

9.“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讲的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B.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C.一种因果关系           D.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10.从哲学上看,以上论述告诉我们,“三个代表”是                  

   A.是发展的学说             B.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C.构成事物的要素            D.一个存在着内部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由于冠状病毒的变种引起的非典型肺炎在中国传播,医学科学工作者加紧研制新疫苗。据此回答11—12题。

11.冠状病毒的变种引起的非典型肺炎一事证明                       

   A.人定胜天             B.人类永远不可能认识世界

   C.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D.冠状病毒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12.医学科学工作者针对病毒加紧研制新疫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必须学会

   去认识事物、改造事物                                           

   A.事物之间的联系             B.事物的规律性

   C.事物的内部               D.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

13.“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 

A.它鼓励人们做事要有创新精神

B.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因为未来比现实重要

C.它指明意识不仅能反映现状,还能预测未来

D.解放思想比从实际出发更为重要

14.规律的客观性,指的是                                      

    A.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需要任何条件   

    B.它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C.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D.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5.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作出预见,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能够把自然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中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刘邦屡屡打败仗,可是,垓下一战大胜,这一次胜利就导致楚霸王自刎乌江。回答16-17题

16.哲学角度看,“垓下一战”证明了                                

   A.整体决定部分         B.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决定整体的性能

   C.整体和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D.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

17.从刘邦屡吃败仗到垓下一战取得彻底胜利一事可以看出  

   A.胜败乃兵家常事             B.胜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没有常胜将军              D.只要坚持就能取得胜利

18.蔡桓候讳疾忌医,一误再误,以至病人膏肓,一命归西。围棋老将陈祖德身患癌症,但他勇于同疾病作斗争,结果恢复了健康。两人对待疾病的态度不同,结果也迥异。这一事例说明

A.人生无常,有时有病,有时健康   B.应该正确对待矛盾

C.只要敢于斗争,矛盾就会永不存在  D.具体矛盾要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

19.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活的灵魂是

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

C.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D.具体问题具体分祈

20.医生让一病人多吃水果,可病人拒吃苹果、香蕉、松子,并且喊道“我要吃水果”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 B.夸大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

C.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  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

21.据说有一次楚王上山打猎,进入猎区后,他张弓搭箭,眼睛左右搜寻,蓦地,从左边树林里窜出一只鹿,正待放箭,忽然,又见右边树林里奔出只四不像。他急转箭头,却又见一只白天鹅从头上飞过。此刻,楚王眼花缭乱,不知射哪一个好。待定下神来,猎物早已逃得精光。这个故事告诫人们

①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打歼灭战;②看问题要把握主流,防止混淆“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③做工作要有发展眼光,防止把事情静止化;④必须树立普遍联系的观念,要看到所有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

22.江泽民同志指出:“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B.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是事物不可缺少的方面

C.主要矛盾居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有影响

23.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是一种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主要体现以下哲学观点

A.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B.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

24.掌握矛盾分析法这个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就是要

①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②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顶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台题意的。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给分。每小题3分,共27分。

1.如今,“上网”“网络”“网站”“电子商务”“电子邮件”“虚拟世界”“纳米技术”等许多新词铺天盖地而来。这些新词产生的根源是

A.知识界人们的创造     B.社会实践的产物

C.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某乡农民按乡政府的要求,拔掉地里的玉米,改种特种蔬菜——日本白萝卜,虽然大获丰收,但因土壤和气候条件不同,生产的白萝卜质次价廉,使农民遭受了很大损失。乡政府不得不免收种子款,并且还按每亩100元赔偿农民损失,乡政府为此补贴了7万元。这件事告诉我们

A.乡政府虽然愿望是好的,但犯了主观主义错误

B.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危害巨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基本要求

D.要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并不容易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表述为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问题

4.“善奕者,得势。初学者,顾子而不谋势,得小利而失全盘。”从哲学上看,“谋势”就是要

A.坚持联系的观点,着眼全局看问题B.坚持发展的观点,预计事物发展的趋势

C.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D.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这些都说明         

A.运动离不开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离不开运动

D.运动包括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6.“过于陶醉良好的‘自我感觉’,可能是一种病态。因为大半的情形是,那样一种‘自我感觉’与众人的客观评价往往相去甚远。所以,常有‘知人难,知己更难’的感叹。这里就引出一个话题:如何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志。”这段话在哲学上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不能过于“自我感觉”良好

B.“自我感觉”与别人的评价总是不一样的

C.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D.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志,都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7.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在于

A.前者反映了复杂事物中诸多矛盾的不平衡性,后者反映了具体矛盾中矛盾双方的不平衡性

B.前者要解决的是工作的中心、重点和关键问题,后者妥解决的是事物的主流、支流和性质问题

C.前者要分析的是不同事物之间诸多矛盾的关系。后者分析的是同—事物矛盾双方的关系

D.前者和后者都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8.农民赵某只知木棒是“绝缘体”,天晴时,他用木捧拨电线没事。下雨天,他又拿那根被雨淋湿的木棒去拨电线,结果触电身亡。这个事例说明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B.主次矛盾在—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9.下面对“重点论”的正确理解是

A.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B.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C.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D.重点有时可以脱离两点而存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0分,第2题12分。共22分)

1.    看漫画,说哲学。(请简要说明漫画中的寓意)

A     

B.     

圆角矩形标注: “救命”

C.   救命与救人方案

椭圆形标注: 救人方案

2.在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各省、市、自治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长处也有不足,只有根据各自特点和长处,扬长避短,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开放,才能改变面貌,发展自己。因此,西部各级党政部门要在新形势下,在实践中形成新观念、新思路、拿出新办法,要防止两种错误:其一是照搬照抄东部地区的经验,而不联系实际;其二是一哄而上,没有轻重缓急。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1.意识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推动客观事物向前发展。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展。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5分,第2题16分,共31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掌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于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邀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运用所学哲学常识的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38.材料一: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我国目前的科技总体水平较低,与世界发达国家对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党和国家基于国内、国际的实际考虑,做出了全面实施科技兴国,推进科技进步,加强技术创新的战略决策。

材料二: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当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蕴含着哪些哲学道理。

(2)材料二中“创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创新”的重要意义。

高二政治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B

C

B

c

a

b

c

d

C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D

A

B

B

B

D

D

D

A

C

D

二、不定项选择题(9×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C

ABCD

AC

abcd

BC

cd

abc

cd

abc

三、简答题(10+12分)

1.A.始料不及:没有看到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依存的(2分)

B. 拉力: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的(2分)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2分)

C.救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2分) 要反对主观主义,(2分)

2.(1)西部各省、市、自治区都有各自的特点,只有根据各自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开放,才能改变面貌,发展自己。这体现了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点,应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哲学道理。

(2)西部各省都有各自的长处与不足,只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才能发展自己。体现了同一事物不同侧面各有其特点,应具体分析“长”与“短”,进而促进开发的道理。

(3)西部各级党政部门要在新形势下,在实践中形成新观念、新思路,拿出新办法,而不能照抄照搬东部地区的经验,说明矛盾着的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特点去决定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主要矛盾是矛盾特殊性的情形之一。西部开发不能一哄而上,而要注意轻重缓急,说明在具体分析西部开发这一复杂的系统工作时,要善于抓好主次矛盾,具体分析和解决好“重”与“轻”、“缓”与“急”的关系。

四、辨析题(2×11分)

1(1)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指在实践中,意识总是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4分)

(2)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才会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3分)

(3)因此,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物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条件,而且,只有符合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人们的思想意识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推动客观事物向前发展。(4分)

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4分)

(2)这种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制造,也不能任意取消。(3分)

(3)人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是有区别的。人为制造矛盾不仅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而且适得其反。(4分)

五.论述题(15+16分)

1.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5分)

(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其为人所用,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就是证明。(5分)

(3)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5分)

2.

(1)材料一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5分)

(2)材料二体现了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是事物前进和上升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5分)

(3)“创新”的重要意义在于:(6分)

①是党的战略决策,对于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现代化建设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②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会有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才能保证经济发展获得持久的动力。

③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机和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