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二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二政治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4-5-11 0:26:11下载本试卷

机密★启用前

高二政治第三次月考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之所以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             (  )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只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办事情就会取得成功

  D.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

2.中国的许多老城在当初选址时很讲究,一般都依山傍水;城市布局也是依势随形,追求人工与自然的协调。如泉城济南的老城,南依千佛山,市内泉群广布,汇入大明湖,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景观。材料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体现了(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②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 

  ③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旧事物当中有不少还是属于新事物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④       D.②③

去年10月央行针对我国近期经济、金融运行中仍然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为巩固前一阶段的调控成果,作出上调银行存款利率的决策。据此回答3—4题。

3.央行加息决策的作出所体现的哲理是                   (  )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主观决定客观 

  ③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此次加息对人们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 (  )

  A.世界观不同  B.利益立足点不同  C.知识构成不同 D.思维方法不

5.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是因为(  )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日益显现。据此回答6—7题。

6.农业生产既要立足本地资源,又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以前那种只顾埋头种地,而不抬头看市场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这表明当前发展农业生产               (  )

  A.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        B.必须全面地把握客观实际

  C.必须抛弃传统            D.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7.不少农民喜欢“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没有             (  )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B.必须坚持联系是客观的观点

  C.坚持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观点     D.坚持联系是普遍的原则

8.过去5年间,全球的风能容量累积上升了平均32%。欧洲风能协会指出,至2020年,风能将会满足全球12%的电力需要,减少排放l00亿吨二氧化碳,将对防止全球变暖产生积极作用。这表明     (  )

  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②把握事物因果联系,能够提高活动的自觉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④科技创新提高了人类实践活动的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9.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的哲学理论依据是          (  )

  A.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B.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C.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  D.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10.循环经济是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即“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一一产品一—消费——污染排放”所构成。材料表明   (  )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B.遵循事物的客观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

  C.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改造和利用规律         D.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

11.从中国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中部就是中国的“腰”,只有“腰板”直了,才能走得正、走得稳,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这说明           (  )

  A.整体统帅部分,对部分有决定作用

  B.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性能有决定作用

  C.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要素与系统的关系

  D.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先行后续,引起和被引起

12.“兢慎”一词,见于唐杜荀鹤《泾溪》一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的哲学寓意主要是         (  )

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意识具有反作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哈尔滨市某区的一些年轻爱美的人,听信“吃花能美容”的讹传因吃花而住进了医院。据此回答13—14题。

13.专家认为,花可以分为有益无害的,如菊花等;有毒的,如芍药花、绣球花等;应对症入药的,如月季花、荷花、槐花等;另外还有一些既无害又无益的观赏花。不分类别,盲目乱服,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是没有做到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内因与外因相结合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4.专家认为“吃花能美容”的说法完全没有科学根据。即使是对人体有益的菊花,如果用量不当,也会引起湿疹、下腹疼痛等不良反应。这就要求我们    (  )

  A.将事物看成是变化发展的      B.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C.要满腔热情地支持新事物      D.坚持适度原则

15.北京农业在借鉴全国农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依靠大城市辐射,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和休闲农业,从而走在全国前列。这说明    (  )

  A.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      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C.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外因通过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在中美贸易中,美国出现外贸逆差,美国把这种状况归因于廉价的中国商品的流入.认为若不加以控制,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将继续扩大,美国失业问题会更严重,并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中国政府以事实为依据,认为人民币升值弊大于利,并向世界庄重承诺:维护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据此回答16—17题。

16.美国的做法                             (  )

  ①是主观主义的表现          ②没有认清事物的本质 

  ③否认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④颠倒了主次矛盾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7.认为人民币升值“弊大于利”符合                    (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B.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C.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D.质量互变原理

18.专家指出,在目前情况下,抗击艾滋,预防是关键,而要有效预防,最关键的是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专家的话体现了                          (  )

  A.要重视意识的决定作用       B.要抓住主要矛盾

  C.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D.要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19.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法的叙述有                     (  )

  ①互联网所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各占一定比例

  ②互联网所带来的利、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③互联网本来是好东西,只是后来被坏人利用

  ④互联网和其他事物一样在同一与斗争的关系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劳可以使最平常的机遇变成良机。”这句话说明 (  )

①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②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是可有可无的

③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④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据此回答21—22题。

21.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

  ①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能引起质变  

  ②事物内部要素与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状况会影响事物整体的功能  

  ③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不懈地抓,才能见到成效。这是因为                 (  )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没有一定的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

  C.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基础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23.“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  )

  A.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B.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D.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据此回答24—25题。

24.我国每年由于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同时,我国企业在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经济秩序问题造成的无效成本已占到我国GDP的10—20%。我国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被各种损失所抵消。这一事实主要表明       (  )

  A.发展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C.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          D.要统筹全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5.退耕还林还湖还草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措施,但在我国一些粮食主产区刮起的“良田种树风”却破坏了我国的优质耕地和粮食生产能力。这表明          (  )

  ①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④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本卷共4小题50分。

26.某大城市郊区的农民,祖祖辈辈以种菜为生,有着丰富的种菜经验,前几年种菜的农民经济收入相当可观。去年,上级下达文件要求各地增加粮食生产。某地的领导为响应上级号召,让农民改种菜为种粮,结果使农民收入大幅度下降,城市居民的蔬菜供应也受到影响。

  请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10分)

27.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东盟各国与我国地理位置邻近,历史交往悠久。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各国经济联系与依赖的进一步增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无法抗拒的历史进程。

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说明,中国要发展,就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28.某市前几年利用当地资源兴办了一些小造纸厂、小制革厂等小型企业,在给当地带来暂时的经济利益的同时,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痛定思痛,当地政府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采取一系列措施,关停了污染严重的企业,投巨资治理环境,断然拒绝了可能给当地造成环境污染的外商巨额投资。后来,该市因环境质量好,又吸引了大量外资,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该市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是怎样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工作的?

2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必须紧紧依靠西部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同时,国家要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并通过政策引导,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西部开发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植树种草,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科技教育。(14分)

  (1)上述材料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4分)

  (2)这些道理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10分

30.新一轮宏观调控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区别不同地区、行业和领域的不同特点,采取了“有保有压”的原则,表现在,压物价上涨过快,力保促进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压部分行业过度投资,保发展薄弱环节;压高耗能产业,保导向型产业;压政府主导的盲目投资,保符合政策的社会投资;压过热行业,保西部重点项目,等等。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合理性。

涓嬭浇璇曞嵎锛�高二政治第三次月考试题
© 2002-2014 灏忚嵎浣滄枃缃�www.zww.cn 鐗堟潈鎵€鏈� 鍏充簬鎴戜滑 鐗堟潈璇存槑 閯侷CP澶�05002343鍙� 姝︽眽甯傚叕瀹夊眬澶囨鍙�:4201502084
鏌ユ壘浣滄枃   瑕� 浣滄枃鎶曠ǹ锛岃鍏� 娉ㄥ唽 鑱旂郴閭: xhzww@126.com 鏀惰棌灏忚嵎 ,浠ュ厤蹇樿 闂绛旂枒 QQ 782880378 鏈夐棶棰樿鐣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