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第三次诊断性测试
政 治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至4页,第Ⅱ卷为5至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1.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会上作了题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报告。 ( )
A.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B.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胜利而奋斗
C.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D.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和谐社会建设新胜利而奋斗
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据此回答2—3题。
2.上述材料所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 )
A.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我国目前的中心工作
B.只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就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C.“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D.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①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④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②④ D. ②④
4.报告指出,要“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之所以要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是因为 ( )
A.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可以更好的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B.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执政资格,也有执政能力
C.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D.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核心地位
5.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这是因为文化创新 ( )
A.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
C.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D.可以辩证的否定传统文化
6.十七大号召我们要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观,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 )
①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推动作用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③意识对物质起促进作用
④正确的价值观能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据此回答7—9题。
7.“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中,投资银行存款、有价证券获得的收入属于 ( )
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 B.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C.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D.按风险高低分配所得的收入
8.随着人民群众财产的增多,投资理财热情的高涨,党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体现 ( )
A.规律的客观性 B.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C.物质决定意识 D.联系具有普遍性
9.胡锦涛在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的基础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体现了 ( )
A.认识具有无限性 B.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D.真理具有客观性
|
①不断创新和完善预防腐败的各项制度,逐步实现预防腐败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②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③全盘吸收发达国家预防和惩处腐败的先进经验
④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报告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围。在我国,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 ( )
①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②为了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③完善基层政权组织的有效形式
④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并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据此回答12-14题。
1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哲学上看,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 )
A.量变引起质变 B.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办事情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13.此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原则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现在初次分配也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这意味着 ( )
A.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将会削弱 B.要实现同步富裕的共同目标
C.劳动者的权利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D.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14.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正确措施有 ( )
①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
②凡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都要给予保护和补贴
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就业能力
④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流动市场
A.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2007年以来,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惟一合作伙伴城市的青岛举行了“帆船之都形象之星大使”、“学礼仪、讲文明、迎奥运”知识竞赛等活动。这些文化活动 ( )
①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
②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有利于展现青岛人民的精神风貌,提升其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
④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创新与繁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007年11月7日,“嫦娥一号”卫星正式进入距月球200公里的工作轨道,这一壮举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五个迈入“月球俱乐部”的国家。据此回答16—18题。
16.目前“嫦娥一号”卫星已经实现了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的目标——绕月飞行,接下来我国探月工程的二期工程就是要实现太空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的软着陆。“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及对未来的展望说明 ( )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D.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17.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越来越先进,对月球的了解越来越多。我国业已启动的探月工程,将实现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想,进一步掀开神话中“嫦娥”的神秘面纱。这表明 ( )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历史时期是无限的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月球及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当前,在主要航天国家正组织加紧实施月球探测计划的情况下,我们党和政府也非常重视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就表明了这一点。关于党和政府开展月球探测工程的认识,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
A.是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体现
B.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是党坚持依法行政的表现
D.表明政府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职能
19.2007年9月20 日,孔子文化节在山东省曲阜市举行。文化节以“走近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为主题,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引全球华人华侨参与为重点,举办了“走近孔子——世界华人华侨相聚孔子故里”、“两岸孔子文化交流周”、“世界华人华侨同祭孔”等系列活动。举办这些活动有利于 ( )
①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②进一步增强全球华人华侨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③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
20.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闻阙怡,慎行其余,则寡悔。这体现的哲理是 ( )
A.联系具有客观性 B.矛盾具有同一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矛盾具有斗争性
2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漫画《看书》表明 ( )
A.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B.文化会促进社会生活的发展
C.落后文化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D.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着落后文化
22.面对落后文化,我们应该 ( )
A.坚决抵制,予以取缔
B.加快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
C.加强教育,使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07年5月以来,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鸡鱼牛羊肉、花生油、鸡蛋、牛奶等也出现了大幅度涨价。据此回答23—25题。
23.猪肉价格上涨带动其他肉类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 ( )
A.猪肉与牛羊肉互为替代品,猪肉价格上涨,导致牛羊肉需求量减少
B.猪肉与牛羊肉互为替代品,猪肉价格上涨,导致牛羊肉需求量增加
C.猪肉与牛羊肉互为互补品,猪肉价格上涨,导致牛羊肉需求量减少
D.猪肉与牛羊肉互为互补品,猪肉价格上涨,导致牛羊肉需求量增加
24.物价稳定才能人心稳定。为此,2007年8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落实政策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的紧急通知》;此前,7月3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这表明 ( )
A.物价应由政府来决定
B.物价应由市场来决定
C.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
D.稳定物价是政府的主要工作
25.面对当前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的问题,政府应该 ( )
①履行相应的经济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依法行政,保证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③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以更好的解决当前问题
④公正司法,严格执法,依法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
二、本卷共计50分。
26.(22分)材料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四书五经”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近年来,重新诵读“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经典的活动在全国掀起高潮,有的地方还准备将“四书五经”中的一些篇目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程。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材料二 中华传统文化既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又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近几年,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它也给中华文化的创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中华传统文化所蕴藏的巨大商机被《百家讲坛》掀起了盖头,节目的成功让《百家讲坛》在获得大量广告商青睐的同时,还带动了图书、音像制品等衍生品在市场上的热销,使《百家讲坛》在拥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拥有了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材料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1)结合材料一,试用哲学观点分析应如何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8分)
(2)面对材料二中的现象,谈谈政府在传统文化发展问题上应发挥怎样的作用?(6分)
(3)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应如何才能使祖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8分)
27.(18分)材料一 我国主要资源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例
![]() |
注:以世界人均水平为基本单位计算,我国资源除煤炭占58.6%之外,其他重要矿产资源都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50%,水资源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耕地为32%,石油、天然气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7.69%、7.05%。
材料二 图1:2003—200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
![]() |
图2:2005—2006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变化
比较 | 化学需氧量 | 二氧化硫排放量 |
2005年 | 增长5.6% | 增长13.1% |
2006年 | 增长1.2% | 增长1.8% |
“十一五”规划要求 | 降低4%左右 | 减少2% |
材料三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根据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6分)
(2)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十七大为什么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6分)
(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请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句话中 “建设生态文明”的做法加以举例说明。(6分)
28.(10分)【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
当今世界,中国与欧盟在国际经济与政治舞台上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多元化的国际格局背景下,中国与欧盟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二者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也趋于明朗。
(1)欧盟是什么类型的国际组织?(1分)
(2)欧盟的宗旨是什么?(4分)
(3)中国与欧盟为什么能展开全方位的合作?(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CBAA 6—10 DBCAD 11—15 DBCAC 16—20 BDCAB 21—25 DDBCA
|
26.(1)①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清其中的精华与糟粕。(2分)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并不断创新。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3分)③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3分)
(2)①一方面,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经济开发价值,政府要引导企业合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认真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分)②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3分)
(3)要使祖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我们必须:①坚持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文化创新。(2分)②坚持创新与继承的统一,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2分)③坚持创新与借鉴的统一,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分)④必须坚决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2分)
27.(1)材料一说明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资源相对短缺。(1分)材料二表明,2005年单位产值能耗增幅下降明显,从2006年开始出现同比降低的可喜局面。但是,与“十一五”规划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降低能耗的任务还很艰巨。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2分)两则材料共同说明,我国资源能源相对较少,粗放型盲目扩张所造成的能耗、环保压力继续增大,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出现根本性转变的趋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仍在继续发展。(3分)
(2)①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上述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党进行政治领导的表现。(3分)②节能减排有利于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良好的人居环境,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上述要求,体现了我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分)
(3)“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是指在农业发展中要注重发展“绿色农业”,开展绿色农作物种植、形成绿色农业商品粮基地,并注重土地资源、林业资源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在工业发展中要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发展,促进绿色环保企业的发展;发展第三产业也要朝着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进行。(2分)“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是指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分)“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是指在消费产品的生产、购买与使用中要坚持“绿色环保观念”,居民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绿色消费”理念。(2分)(言之成理即可)
选修(1)欧盟是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际组织。(2)欧盟的宗旨是以共同体的方式,实现各成员国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3)因为中欧之间有许多共同点:都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倡导多边主义,主张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主张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