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政治第二学期一调考试试题
文科综合试卷
第Ⅰ卷
24.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人民群众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其监督。这说明
①我国的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③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的民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在普选基础上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大作为权力机关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6. 2007年9月17日,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建设银行正式回归,发行90亿元A股,有望创下内地股市首次发行股票筹措资金的新纪录。从根本上说,企业上市从崇尚向外到积极内向
A.是内地股市投资没有风险作用的结果
B.表明我国内地已成为世界上有活力的最大经济体
C.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结果
D.是市场因素作用的表现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07年9月12日下午突然宣布辞职,并表示要以辞职来打破国会在是否延长《反恐特别措施法》期限问题上的僵局。据此回答27-28题。
27.安倍在记者会上谈到辞职原因时说,在与掌握参议院主导权的民主党代表(党首)会谈面临困难的情况,他要以辞职来打破日本政局出现的僵局,从而使海上自卫队能够继续在印度洋开展反恐支援活动。这表明
A.日本控制国家政权的党其根本利益是对立和冲突的
B.日本各政党的阶级性不同,因而实现和维护的阶级利益不同
C.日本政党制度是有效调节资产阶级利益的工具
D.日本各大政党在对外政策上是完全不同的
28.舆论指出,导致安倍辞职的因素虽是《反恐特别措施法》,但根本原因在于安倍政权失去了民众支持,其领导的自民党内部也缺乏凝聚力。这表明
A. 国民的意志决定着日本政权的更迭
B.执政党的政策导向对政治和社会稳定产生着重大影响
C.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是一般现象
D.政党有自己的组织和纪律
29.邓小平说:“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好就好在
①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②它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重要政治制度③正确地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④既维护了国家最高利益,又保障了各民族自身的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0.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必须
①坚持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侨务政策②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③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工作④要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31、 农民的奉献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是我国相当长时间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这表明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
③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④农业是推动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 因“剪刀差”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也使得中国农村的发展长期滞后,农民收人增长缓慢。城市不可能在贫穷农村的包围中独享繁荣。情况若再不改变,中国未来的发展必将为农所困。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两个反哺”的方针。下列属于“两个反哺”的举措有
①2006年1月1日,中国农民“告别田赋”,《农业税征收条例》废止
②国家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
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国家财政支农的增量要不断上涨
④在农村逐步推行低保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33、 中国农民在“种粮不交税”后,又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上学不交费”的梦想。2006年,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段学生学杂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
①体现了财政对科教文卫的有力支持 ②属于国民收人中用于积累的部分
③属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社会福利 ④体现了财政对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34、建设诚信体系,共筑诚信,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还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共筑诚信,把这诸多因素结合起来从哲学上表明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B.一定的原因总会引起一定的结果
C.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D.诚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35、袁隆平院士认为,实验室和电脑前的工作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顶着太阳,趟着泥水,下田”。他同时告诫弟子:“书本里种不出超级稻,电脑里也敲不出超级稻,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是来自于深入细致的实干。”这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实验室的研究是纯粹的理论探索,要重视与实践的结合
B.认识的根本作用在于发挥对世界的改造作用
C.理论知识不重要的,只有实践才更重要
D.实践是获得知识的惟一途径
3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2分)
材料一 近年来,安徽省池州市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仅保持了青山绿水,经济也高速增长,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当地农村通过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猪一沼一果(菜)”生态经济模式开始推广。这种模式节约了薪柴,保持了山林、沼渣、沼液得以综合利用,减少了化肥、农药施用量,降低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水果品质;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上连养殖业,下带种植业,促进了庭院经济和果林业的发展。
(1)池州人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怎样坚持联系观点的?(12分)
材料二:2007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状况比较
农业科技贡献率(%) | 每万人农村人口中农业科技人员数(人) | ||
中国 | 发达国家 | 中国 | 发达国家 |
48 | 70——80 | 1.7 | 40 |
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不到30%;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 。
(2)指出上表(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12分)
材料三 解放前,少数民族和汉族都深受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建国后,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消除了民族不平等的根源,各族人民形成了新型的民族关系。
(3)请结合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党和国家是如何保证少数民族享有权利的。(8分)
39.根据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五 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的长期制约,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很多人感觉到“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投入的同时,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推动了民族地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7)简要分析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政治意义。(8分)
材料六 广西抓住泛珠三角合作等多区域合作的机遇,着力做好三件事:一是建设发达的现代交通,加快建设“一枢纽两大港三通道四辐射”的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体系,真正形成有效的区位优势。二是实施更加充分的开放合作,真正把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三是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经济新高地和发展新一极。
(8)请分析广西经济发展举措的经济启示。(12分)
BD DCBDC CAAAB
38、(1)①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池州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利用“猪一沼一果(菜)”之间的联系,发展生态富民工程建设,把握了事物之间的联系。(4分)
②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的链条中。池州生态富民的模式节约了薪柴,减少了农药施用,又带动了下游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事物处在原因和结果的联系中。(4分)
③池州从整体上来处理经济发展各要素,各环节的关系,这体现整体和部分的联系。(4分)
(2)①图表说明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比过去有较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不高。我国必须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3分)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1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3分)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3分)有利于提高农业整体素质,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2分)
(3)①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就从法律上保证了各少数民族享有各项权利。②党和国家制定了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就在方针、原则上保障了少数民族享有各项权利。③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使少数民族能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这就从政策、制度上保障了少数民族享有各项权利。④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予以经济援助,帮助其发展经济文化,这就从物质基础上保障了少数民族享有各项权利。
(7)①发展民族地区教育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落实少数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的平等权利;(3分)②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的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3分)③有助于解决升学、就业、致富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2分)
(8)①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等特点,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连成一体,有利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②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要着重利用财政手段,加大财政投入,搞好现代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发展,将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现代交通、商贸和科技开发为主的第三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④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开放,加强合作,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每个要点3分,如学生能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等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