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高三年级政治诊断性测试
政 治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第Ⅱ卷。
第Ⅰ卷(必做, 共50分)
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商场里,我们可以看到商品的陈列是很讲究的,如在电视机旁边罢放DVD,在鸡翅旁边陈列炸鸡调料,在牙刷边上摆着牙膏。这种陈列方式 ( )
A.使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B.有利于促使买方市场的形成
C.充分利用了它们是功能相近互为替代商品的特点
D.能够有效地刺激顾客随机购买互补商品的欲望
2.居民存款储蓄,购买债券,参加保险的共同之处是 ( )
A.都以获得利息为直接目的 B.都是个人投资行为
C.都是针对风险的保障行为 D.都存在借贷关系
3.2007年12月20日,央行宣布年内第六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和贷款的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7和0.18个百分点,加息有利于 ( )
①控制通货膨胀风险 ②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的合理流向
③防止经济过热,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④缓解某些产品供求紧张的状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在我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再分配之所以要更加注重公平是因为 ( )
①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②这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④这是实现同步富裕的客观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是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用来描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关系的曲线,回答5—6题。
5.解读本图,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没有必然联系
B.环境污染程度随经济增速加快而加重
C.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不同
D.先污染后治理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6.要促使图中“拐点”的出现,我国必须( )
A.落实科学发展观,限制工业的发展
B.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C.禁止高耗能产业发展,减缓经济发展速度
D.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7.古人云“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准绳”,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公民要增强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 ②健康的市场秩序需要法制的规范
③个人必须先履行义务才能享有权利 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办事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这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回答8—9题。
8.除“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外,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还包括 ( )
①普遍的差额选举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被称为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B.它可以让公民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C.它为基层群众参与法律制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D.它实现了公民的决策权和执行权的统一
|
①表明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有利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行使国家权力
③说明人大代表的地位和职权发生了变化
④是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的体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清理了野蛮的混沌,心灵才会荡起纯净的清波;扫除了愚昧的灰尘,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
A.文化对个人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B.民族文化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
C.要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D.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
12.蒙古包,这种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伴随着蒙古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蒙古包色泽洁白,整个形体为圆状,套瑙与乌尼连接,呈日月射光状,是蒙古族尚圆、尚日月的审美心理表现。这说明 ( )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C.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D.文化继承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的继承
13.党的十七大报告用了相当的篇幅论述文化,强调要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之所以要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是因为 ( )
A.文化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B.文化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C.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
D.文化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
14.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one dream),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尽管不同国家举办奥运会的文化理念不同,但奥运会却承载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追求。这说明 ( )
A.世界各国的文化没有根本区别
B.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有共性和相通之处
C.文化在交流中趋于一致
D.文化是体育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15.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 )
A.文化继承 B.文化交流 C.文化创新 D.文化传播
16.2007年,《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闯关东》等电视剧在荧屏热播。这些作品直面社会现实、展现真实情感、反映历史变迁,受到了观众的欢迎。这启示我们,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 ( )
①坚持文艺作品类型、风格的统一
②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③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④坚持文化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原则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2007年9月19日,全国道德楷模评选结果揭晓,53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回答17—18题。
17.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 )
A.可以加快提高我国公民的知识文化水平
B.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C.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D.说明树立道德模范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
18.评选表彰道德模范,能够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争先创优。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A.世界观能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主观世界
B.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来源于对道德模范的学习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9.一个民族往往分布在不同行政区域,而一个行政区域又往往聚居着不同民族,这种状况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也是中国民族分布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是指 ( )
A.中国各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B.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
C.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我国形成了统一的民族的国家
D.我国各民族对于祖国的统一都作出了贡献
20.“嫦娥奔月”是我国古代美丽的神话,从意识的本质上看,“嫦娥奔月”这一神话故事( )
A.是人的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B.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是人们脱离实际的主观想象 D.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最终艰难地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这是全球达成的一项减缓全球变暖的新协议。回答21—22题。
21.气候变化对动物习性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会反映到遗传上,从而改变动物的基因和进化方向,这一事实说明 (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
②事物的运动和静止依赖于人的意识
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
④事物的运动既是永恒的又是有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路线图”指出,除非人类认识到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并采取切实行动来减缓这种影响,否则人们所熟悉的自然界“将不再存在”。这提醒我们 ( )
A.必须尽快地创造和利用自然规律
B.必须放弃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C.必须从根本上控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
D.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3.漫画《好与快》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要注重量的积累
D.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
24.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基本定型,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回顾书法发展的过程,可以发展“商周尚象,秦汉尚势,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德”。这说明 ( )
①事物的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转化
②事物在批判与继承、联系与创新中发展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5.当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普遍认为,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国际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这是由于 ( )
A.联合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
B.联合国是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D.联合国对各个会员国具有强制性作用
第Ⅱ卷(必做40分+选做10分,共50分)
|
本卷共5道题,其中26—28题为必做部分,29—30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选择一道试题作答,不按规定选做这,阅卷时将根据所选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前面的一道试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
【必做部分】
26.2006年7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全国县乡两级人大进行了换届选举,这次换届选举涉及乡级政权35400多个,县级政权2800多个。全国约有9亿选民直接参与了选举活动,按照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名额的1/3至1倍的要求,产生了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新一届县乡人大产生了本级人民政府,县级人大还产生了本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并选举出了上一级人大代表。
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点?(12分)
27.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参与网络互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参与网络的青少年比例也在急剧上升,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广泛。对此,有的学生家长持欢迎态度,而更多的学生家长感到忧虑和恐惧。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3分)
(2)运用暂学生活知识谈谈青年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文化。(9分)
28.2007年以来,通胀的压力一直居高不下,物价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神经。以下是从人民网下载到的几个不同时段关于猪肉价格问题的新闻标题,请阅读后回答。
|

(1)请根据标题一、二的信息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4分)
(2)请根据标题三、四的信息分析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经济影响。(4分)
(3)请根据标题五、六的信息分析政府之所以如此做的原因。(4分)
(4)六则标题的内容给我们什么样的哲学启示?(4分)
【选做部分】
29.【国家与国家组织常识】
“春愁难谴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是台湾诗人丘逢甲在1896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签定一周年之际,用血和泪写成的一首诗,它真切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主权和领土分割后的切肤之痛。主权是构成国家的根本要索,更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失去主权,国将不国。而112年后的今天,台湾当局领导人不断推动“入联公投”,遭到了包括海外华侨华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和国际社会的一致反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入联公投”的实质是什么?“入联公投”为什么会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一致反对?(4分)
(2)作为公民,我们应如何维护国家的统一?(6分)
30.【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材料一:中内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从网上征集的10类“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坐公交车抢坐榜上有名。从2008年开始,每月22日都将成为北京的公交车“让座日”,活动倡导大家主动为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
材料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1)设立“让座日”对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有什么意义?(4分)
(2)我们应如何做一个有社会公德的文明公民?(6分)
08年高三年级诊断性测试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每题2分,共50分)
|
第Ⅱ卷(共50分)
【必做部分】
26.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3分)②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3分)③我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分)④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3分)
27.(1)网络文化有先进性、健康和落后、腐朽之分。(1分)先进、健康的网络文化会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落后、腐朽的网络文化则会阻碍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2分)
(2)首先,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对网络文化做全面客观的分析。(3分),其次,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辨别和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做到扬长避短。(3分)第三,要善于分清主次。既要重视学习网络优秀文化以弥补课程资源不足,但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现有课程的学习上。(3分)(其他答法言之有理应酌情给分)
28.(1)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从标题一看出,由于生猪供应减少,导致价格上涨。(2分)②价格决定价格。从标题二看出,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大幅提升,带动猪肉价格上涨。(2分)
(2)①标题三反映出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猪肉与其它肉类产品互为替代品,猪肉价格的上涨,导致人们转而消费其它肉类产品,从而带动其它肉类产品价格的上涨。(2分)②标题四反映出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能调节生产,猪肉价格的上涨,会使养猪农户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2分)
(3)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2分)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因此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2分)
(4)①既要尊重经济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③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④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分,任答两条即得满分)
【选做部分】
29.【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1)①实质是妄图制造国家分裂,分裂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2分)②这是因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符合全体中国人民和海外华人的共同愿望。(1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国际社会广泛共识。(1分)
(2)为维护国家统一,一方面要维护民族团结,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3分)一方面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坚持反对任何外国势力的入侵或占领,坚持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3分)
30.【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1)有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2分)有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2分)
(2)要树立公德观念,克服私心,方便他人也方便自己;(2分)要充满爱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2分)遵守公德,人人有责,严格要求自己。为把我国建成和谐社会而努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