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政治考前限时练习(二)
一、单项选择题
1.2007年5月31日,由中国、香港、德国、法国、以色列等7家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其中外资股份占总投资56%的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这标志着外资正式进入了铁路运输领域。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
A.是混合所有制企业 B.是股份合作制企业
C.是外资企业 D.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执行机构
2.多年来,某企业坚持“顾客至上,质量至上,诚信至上”的原则,创立民族品牌,保护民族品牌;并坚持反假打假,维护品牌形象。这段话突出说明了该企业的成功在于
A.制定了正确的经营战略
B.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C.注重品牌效应,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D.优化自己的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3.200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五年累计2.43万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26倍。农村义务教育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的范围,……从今年春学期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国家财政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支出,体现了
①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 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③国家通过财政发展科技教育等事业 ④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表格的内容反映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
内 容 | 2006年 | 2010年 |
机电类产品占外贸出口的比重 | 20% | 50% |
高新技术产品占外贸出口的比重 | 13% | 20% |
①在对外开放中坚持出口多元化战略
②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③把扩大对外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近年来,从审计“风暴”到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从政务公开到党务公开,中国社会在满足公民的知情权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立法听证会”、“价格听证会”也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词语。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社会的这一变化,你会选择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日益巩固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善
C.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
D.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6.目前,我国85%的农村已经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情,都由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这表明
A.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B.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C.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
D.村民代表会议是我国的基层权力机关
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坚持“和平发展”
①由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 ②由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决定 ③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由我国国家利益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2007年9月13日上午,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新闻发布会暨揭牌仪式在监察部举行。该局被列入国务院直属机构,这是我国为深入推进预防腐败工作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
①有利于发挥行政监督体系的作用,建设廉洁政府
②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和蔓延
③表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④有利于加强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在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之前,中纪委已于7月份在东、中、西部分别选定上海、河北、四川为预防腐败试点,并要求在三省市根据各自特点,为全国做出探索。这体现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B.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观点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10.目前,废旧家电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实,经过分门别类、集中处理后,废旧家电可以变成铜、铁、铝和塑料等资源。这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看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11.2007年12月1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越是形势好的时候,我们越要有忧患意识,越要居安思危”。这一强调说明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联系具有多样性,整体与部分是统一的
C.要坚持用全面的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要分清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12.人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实际情况,设计和制造的机器人以它的灵敏性和更好的环境适应性深受人们的青睐,它可以帮助人们做家务,它可以独立操作生产程序,它还可以深入险地排除工程故障,甚至做一些人不能做的事情。这些事实说明
①机器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替代人进行某些意识活动
②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3.青年工人邓建军长期从事纺织设备检修保养工作,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破解了许多重大技术难题,成为“知识型工人”的楷模,为企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邓建军的做法和事迹说明
①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2007年4月23日是第十二个“世界读书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7个部门联合发出了开展以“同享知识,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倡议。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A.是获得科学知识的唯一途径
B.有利于加强人们的知识文化修养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能迅速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回答15—16题。
15.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
C.坚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D.坚持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的多样化
16.我们之所以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因为
①社会主义文化力量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所在 ②社会主义文化不仅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社会主义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对国家经济政治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④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案 |
|
|
|
|
|
|
|
|
题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案 |
|
|
|
|
|
|
|
|
二、综合探究题
17.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经济发展方式”代替了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一词之差,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增长”注重的是速度的提高、总量的扩张,而经济发展更看重各种关系的协调,突出了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好”字当头的总要求。
有人认为,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次彻底否定。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1分)
(1)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就是“扬弃”。(3分)
(2)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次否定,它是对过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数量的否定。从此意义上讲,题中观点有其合理性的一面。(2分)
(3)经济发展方式在对经济增长方式否定的同时,也有肯定,并不是彻底的否定,因为增长是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方式也要讲速度和数量,但更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看中各种关系的协调,突出了“好”字当头的总要求。因此,认为是“彻底否定”的观点是片面的。(3分)
(4)以“经济发展方式”代替“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3分)
(本题若从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等角度答题可酌情给分,但得分不得超过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