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政治考前限时练习六
一、单项选择题
1.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2007年1月4日是1:7.8073,2008年1月3日是1:7.2775。这期间,国内某企业生产的直接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衬衫,假如单价等因素不变,那么单位商品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是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受影响
2.国家统计局公布,2008年2月份我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3%。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5.3%(猪肉价格上涨63.45%),鲜菜价格上涨46.0%, 油脂价格上涨41.0%。这些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上升,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就必须
A.等待降价的时候再购买
B.大幅度减少相应的消费费用
C.在商品的销售淡季去购买
D.增加相应的消费费用
为解决用电紧张的问题,某市电力部门于2004年在主城区采取了“错峰用电,峰谷电价”的措施,即用电低谷时降低电价,鼓励用电;用电高峰时调高电价,引导企业避让用电高峰期。据此回答3—4题。
3.“错峰用电,峰谷电价”,从经济生活角度,这一做法
①是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体现
②是运用价格杠杆调节电力资源的配置
③说明加强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
④是缓解电力紧张局面的根本性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从哲学上来说,实施“错峰用电,峰谷电价”体现了
A.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
B.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量变引起质变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这样的两句话:一是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一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断地转化为丰硕的果实,并积累下来。据此回答5—6题。
5.“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指
A.人类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思维着的精神
B.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知识在不断增加
D.意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6.“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断地转化为丰硕的果实”是指
A.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B.人们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创造物质财富
C.不同的意识其反作用是不同的
D.只有在人们的自觉活动中,意识的指导作用才存在
7.右侧漫画包含的哲学寓意是
A.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能动的
B.实践活动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D.客观事物因人的需要而变化
把困难举在头上,它是灭顶石 把困难踩在脚下,它是垫脚石
8.读漫画,假如考生真的将高考成功的希望寄托于“大脑灵”,从哲学上看,他主要错在
A.不调查研究,对“大脑灵”缺少了解
B.急于求成,不注意量的积累
C.主次颠倒,不懂得抓主要矛盾
D.主观主义。理论脱离实际
9.假如漫画中的“有了‘大脑灵’,高考一准行”是一则误导考生的广告,从哲学上看,它主要错在
A.夸大其词,不实事求是
B.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
C.强调客观,不重视主观的努力
D.主次颠倒,不懂得抓主要矛盾
10.对于个人而言,塑料袋的优点触手可及,而对环境的破坏虽然紧要,却是遥远的事。指望每个人自觉抵制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为此国务院决定,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表明
A.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B.我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C.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D.政府履行保障人民民主的职能
1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与“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科学执政 ②坚持民主行政
③坚持依法执政 ④坚持按规律执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发展道路的有
①广泛地与各国交流合作,结成同盟
②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发展
③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④在世界和平发展环境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与此相对应,政府通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减少税收 ②提高存贷款利率
③增加政府开支 ④减少货币供应量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体现的哲理是
①矛盾的对立统一
②在一定条件下,部分居统帅地位,关键部分决定整体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16.我国有许多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下列不能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C.“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D.“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二、简析题
17.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材料二: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该法于2008年1月1日实施。《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历时两年,共收到各方面提出的意见191849件,经全国人大常委会4次审议,充分反映了国情民意,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这部重要法律合理地规范了劳动关系,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又一典范,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说明制定《劳动合同法》的必要性。
(2)《劳动合同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特征的?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我国现实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客观上需要法律保护,《劳动合同法》制定有其客观必然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实施有利于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分)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劳动合同法》合理地规范了劳动关系,有利于巩固和完善经济基础。(2分)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劳动合同法》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2分)
(2)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分)②人民行使权力的最高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合同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2分)③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体现了党的领导。(1分)④《劳动合同法》按照立法程序制定,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