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三政治复习统一考试试题

2014-5-11 0:26:25下载本试卷

保密★启用前

高三政治复习统一考试试题

 思想政治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将答案直接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非先择题。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90分种。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8月29日发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币1枚,面额为200元,银币1枚,面额为10元,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回答1—2题。

1.对于该套纪念币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能收藏,但不能在市场流通   B.能收藏,也能够在市场流通

  C.其买卖价格一定小于其面额   D.纪念币不会被磨损

2.上述纪念币的面额价值                    (  )

  A.是由国家规定的,因为它是由国家发行的

  B.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因为它对人们有用

  C.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为它是商品

  D.是由其职能决定的,因为它有收藏价值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近年来,受国内种植面积减少和国际粮价上升的影响,全国各地粮油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回答3—4题。

3.这次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  )

  A.粮食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       B.供求关系紧张

  C.粮食生产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D.粮食价值提高

4.加强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              (  )

  ①严格保护耕地面积       ②开发森林草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③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④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单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6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7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回答5—7题。

5.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转变表明我国         (  )

  A.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不再注重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D.同等看待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6.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变化,是  (  )

  ①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        ②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

  ③对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④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根本转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做好2007年的经济工作,必须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三个协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  (  )

  ①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②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③质和量的关系         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6年11月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致辞中说,今天是值得历史记住的日子。我们中非领导人本着友谊、和平、发展的宗旨,相聚北京,共叙友请,共商推动中非关系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计。回答8—9题。

8.本次峰会,我国在没有任何先决条件下,承诺今后三年内为非洲国家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援助,免除其到期的债务。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①人们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事物固有的联系受人的意识支配

  ③随着社会的发展,事物的联系会出现更多的新形式

  ④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9.中国对非洲国家进行援助,也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表现之一。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06年9月23日,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联合国大奖——孔子教育奖颁奖;9月26日,“两岸孔子文化交流周”开幕;9月28日,两岸同祭孔仪式庄重开始。回答10—13题。

10.孔子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的收集整理编成《论语》一书,这本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这说明                      (  )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中华文化需要不断地继承和创新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D.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缩影

11.把“孔子”这个国际品牌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孔子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使之不断创新发展,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胸怀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指的是       (  )

  A.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B.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C.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在逐渐走向融合

  D.中华文化和别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融的

12.孔子哲学强调阴阳互补、和谐与永恒变易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基础。孔子的宇宙观包含丰富的                      (  )

  A.唯物主义思想 B.唯心主义思想 C.辩证法思想  D.形而上学思想

13.山东济宁地区相继经历了东夷文化、儒学文化和多元文化三次辉煌发展期,产生了底蕴深厚的始祖文化、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史传千古的梁祝文化、价值连城的汉碑汉画像石文化、忠义刚烈的水浒文化、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华彩无边的才子文化、流韵无声的匠圣文化。这集中体现了     (  )

  ①中华文化的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②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

  ③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老子的《道德经》指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以下说法中体现的哲学道理与之相同的是                     (  )

  A.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B.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吃一堑,长一智

梅花的冰肌玉骨、独步早春、凌寒留香的品格历来深为人们所钟爱。在中国,梅花往往成为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回答15—16题。

15.陆游在被贬外放时写下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毛泽东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却写下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同样题为《咏梅》,但诗人眼中的梅花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这说明(  )

  A.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B.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会有不同

  C.由于面对的是不同的梅花,人的认识不可能相同

  D.受主客观条件限制,认识具有无限性

16.2006年春天,广东从化的流溪香雪、南京梅花谷、武汉东湖梅岭、无锡梅园、成都幸福梅林等赏梅林胜地吸引了众多的游人。赏梅在不少地方成为一种时尚,并由此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说明                 (  )

  A.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的资源

 
  B.发展旅游业应该成为振兴第三产业的主渠道

  C.满足人们消费需求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D.享受性消费已成为我国不少地方的消费主流

  政府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它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最为密切。回答17—19题。

17.近来,各地政府根据“行政许可法”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大量削减行政审批项目的同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以“进一个门办好,交规定费办成,在承诺日办结”为标准,建立专门的行政审批中心,并将其纳入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之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政府      (  )

  ①贯彻依法行政原则       ②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③提高办事效率         ④监督其他国家机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依法行政的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就是要求        (  )

  ①各级党组织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行政

  ②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③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处理国家行政事务

  ④各级司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下列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的是    (  )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②司法机关的监督

  ③审计部门的监督                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                 (  )

  A.崇尚民主与法制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D.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1.我们要十分珍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为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付诸行动,应              (  )

  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06年9月是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把长征故事讲给中小学生”成为今年活动的主题。回答22—23题。

2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的伟大的长征精神,一直是激励我们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和宝贵财富。这是因为      (  )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不同民族的文化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D.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23.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                  (  )

  ①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物质基础

  ④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06年10月31日根据中方建议,中、朝、美三国的六方会谈团长在北京举行非正式会晤。三方就继续推进六方会谈进程坦率、深入地交换意见。三方一致同意在近期举行六方会谈。对此,美俄韩等各方表示欢迎。各方的基本立场是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但美国始终拒绝排除其他选择,尤其是军事手段。回答24—25题。

24.各方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基本立场,反映了  (  )

  A.会谈各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各国共同关注朝鲜的经济发展

  C.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D.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不断发展

25.中国作为东道主,愿与其他各方合作,努力推动对话进程向前发展,共同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我国政府的态度体现了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B.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C.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今后几年,城镇每年净增就业人口1300多万,农村尚有1亿左右富余劳动力,社会就业压力大。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破解我国就业难题?(9分)

27.2006年夏天,“超级女声”作为一档地方电视节目在2005年夏天迅速窜红的基础上又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超级女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此节目以无门槛的低姿态吸引公众的广泛参与,以自由挥洒的形式让登台放歌者和观众尽情娱乐,以观众为真正评委的方式决定最终谁能胜出,把一种通俗文化“娱乐”到了某种极致。

   结合材料,说明“超级女声”现象对我们今天发展大众文化有哪些启示?(9分)

28.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20多的来,改革开放成效显著,一部分人先富的目标已经实现,但是由于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的存在,导致社会贫富差距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分析效率与公平的关系。(8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依据。(9分)

29.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2006年12月22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现代农业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这是一项带有全局性、前瞻性、示范性意义的战略决策。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经济,解放农村生产力,而发展现代农业则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抓手。

  结合上述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如果请你调查本地区新农村发展的现状,你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获取有关资料?(3分)

  (2)请你就如何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拟定一个研究性课题,并写出拟定这一课题的经济依据。

  例:

  课题:面向市场,加强现代农业建设

  依据:市场调节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课题:                                    

  依据:                                    

  (3)材料中关于现代农业的论述体现了哪些哲学思想方法?(8分)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B

D

C

A

D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B

C

B

A

C

C

D

C

21

22

23

24

25

A

D

C

C

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①大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供尽量多的就业工作岗位。(3分)

  ②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环境。(3分)

  ③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多种方式就业观。(3分)

27.①必须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以适应大众文化消费的多层次、多样化特点。(3分)

  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3分)

  ③发展大众文化必须贴近人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搞好创新。(3分)

28.(1)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发展中存在对立统一关系的矛盾双方。(2分)

  ②追求经济发展效率,要求拉开收入差距,而公平则强调要缩小收入差距,这体现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对立属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这体现了二者之间的统一。(4分)

  ③既要追求经济发展效率,同时又要注重分配公平,把二者结合起来(2分)

  (2)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决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也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它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

  ②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代表人民行使权力。(3分)

  ③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分)

29.(1)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走访、查阅文献等方式获取有关资料。(说明:只要言之有理,并且方法不止一条,该题目即可得满分)(3分)

  (2)课题;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2分)

    依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分)

  (说明:若从提高农民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财政投入等方面设立研究课题,只要言之有理,依据充分,均可得分)

  (3)①发展现代农业是关系全局性的战略决策,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立足整体,抓好部分这一思想方法。(2分)

  ②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发展的前瞻性决策,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分)

  ③抓好现代农业是具有示范性意义的战略决策,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思想方法。(2分)

  ④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和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抓手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思想方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