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毕业班联考试题
政 治 试 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的。)
1.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没有出现,但“中国制造”的产品随处可见。20多万件德国队球迷服是宁波生产的,球迷头上的假发来自义乌。“中国制造”产品之所以在世界杯上随处可见,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产品的科技含量高
B.中国产品的质量高
C.中国产品总体上生产成本较低,从而具有销售价格的优势
D.中国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取决于 ( )
①生产总值 ②生产技术 ③生产成本 ④生产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为抑制信贷过快增长的势头,防止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在8月19日上调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8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同比少增22亿元,这表明中国人民银行是 ( )
A.是经营货币存放款业务的机构
B.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C.是政策性银行
D.是以利润为目的人企业法人
4.2006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二万五千里长征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指出:“长征是播种机。”它散播了许多革命的种子,在沿途11个省发芽、开花、结果。这表明 ( )
A.新事物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梅花的冰肌玉骨、独步早春、凌寒留香的品格历来深为人们钟爱。在中国,梅花往往成为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回答5—6题。
5.陆游在被贬外放时写下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毛泽东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却写下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同样为《咏梅》,但诗人眼中的梅花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这说明( )
A.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B.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会有不同
C.由于面对的是不同的梅花,人的认识不可能相同
D.审美情趣和吟咏时心绪的差别,使梅花具有不同的品格
6.2006年春天,南京梅花谷、武汉东湖梅岭、无锡梅园、成都幸福梅林等赏梅胜地吸引了众多的游人,赏梅在不少地方成为一种时尚,并由此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说明 ( )
A.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的资源
B.发展旅游业应该成为振兴第三产业的主渠道
C.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D.享受性消费已经成为我国不少地方的消费主流
2006年7月1日,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试运营。回答7—8题。
7.这项耗资近300亿元的重点工程的完成,将极大的促进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两省区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环境条件,对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历史性的影响。青藏铁路的建成 ( )
①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
②体现了国家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有利于消除民族差异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等现象
④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A.消费基金 B.积累基金
C.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 D.社会保障支出
2006年8月9日,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0日起在全国发行。8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请回答9—10题。
9.《江泽文选》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它是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的新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一论断蕴涵的唯物辩证法道理主要是( )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
C.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D.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0.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精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 )
①体现了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体现了党的思想领导
③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④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近两年,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各国纷纷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能源的供应,而无污染的风能成为新能源首选。风力发电设备提供商也看准了中国这个能源消耗大国。请回答11—12题。
11.2006年9月4日西班牙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商格美萨公司宣布,该公司在华投资首家风力发电厂已正式投入生产。这家工厂位于天津,组装能力为820台,这是( )
A.生产对消费起决定作用的表现 B.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表现
C.外国资本对我国实行兼并 D.我国实行“走出去”战略的结果
12.与国际风力发电巨头相比,我国风力发电机公司生产能力不足,产品质量也难望其项背,技术不先进是我国放宽外资风力发电巨头进入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不是一种坏现象,因为 ( )
A.对外贸易要平等互利 B.国际贸易是相互交流
C.有竞争才会有发展 D.引进技术可以代替自己生产
13.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 (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国有经济
C.市场经济 D.按劳分配
14.“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急需认真研究并努力解决的社会问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药价越低,百姓越受益,这蕴涵的经济学道理是 ( )
A.商品的使用价格和价值的统一体 B.消费者关注的是商品的质量
C.价值越低,使用价值越大 D.价格是制约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
|
15.西部大开发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东部发达地区的帮助,更需要西部人民自己艰苦奋斗,自主创新,才能把西部的事情办好,体现的主要哲理是 ( )
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C.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D.各民族共同繁荣
16.近10年来,中央和西藏地区地方政府投入3亿多元,用于包括布达拉宫在内的约1787座寺庙和宗教活动场所的维修和恢复,寺庙和宗教活动场所比西藏民主改革之初增加了300多座,住寺僧尼达46300多人。上述材料说明 ( )
A.我国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已基本消失
B.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受到国家的保护和尊重
C.宗都事业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
D.宗教信徒可以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一切活动
17.2006年9月12日,第61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会员举行首次会议,一致决定拒绝将冈比亚等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提谓“台湾在联合国代表权”等提案列入本届联大议程,粉碎了台湾当局妄图在联合国宣扬“台独”的图谋。自1993年以来,联大总务委员会连续第14次明确拒绝类似提案。这说明 ( )
①台湾不能参加任何国际组织
②联合国是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
③所谓“台湾在联合国代表权”等提案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
④一个中国的原则已被国际社会所有国家承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
1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意味着 ( )
A.公民具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B.公民都应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公民的言论、集会、游行等自由不受约束
D.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19.2006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在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实行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 )
①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③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④有利于多党制的完善和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剽窃抄袭、侵占成果、申报造假等现象说明学术市场也必须坚持 ( )
A.自愿原则 B.平等原则 C.开放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21.权力是把双刃剑,所以要对政府的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使政府做到依法行政: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你认为下列可以对政府实行监督的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 ②人民政协 ③检察院 ④法院
A.①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如果处理得当,85%以上的垃圾能够在经济循环中重新发挥作用,从而减少对有限的自然资源的消耗,推动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 (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B.矛盾方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D.办事情必须善于抓主要矛盾
23.据测算,我国粮食自给率在95%,进口率不超过5%为宜。如果我国对WTO承诺的进口粮食全部进口,大约有215亿公斤,没有超过5%,相当国际贸易粮的1/8,如果再多进口,将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这说明 ( )
A.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B.事物结构的变化会引起质的变化
C.要坚信有量变就会有质变 D.要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24.发展文化产业,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人在利益驱动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制作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文化产品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此,有人主张限制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发展文化产业的正确态度是 ( )
A.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分清事物的主流与支流 D.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
25.下列俗语中与“牵牛要牵牛鼻子”所体现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 )
①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③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好钢用在刀刃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06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首先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怎么样发展现代农业?(6分)
27.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贯彻五个统筹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从本地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请问上述要求体现了哪些哲理并简要说明。(8分)
28.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胜利召开,中国领导人和48个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相聚北京,共叙中非友谊,共商合作大计,共谋未来发展,共同谱写下新的友好篇章。在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主题下,北京峰会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两个成果文件,确立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对中非未来3年合作进行全面规划,取得了丰硕成果。
请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为什么要“确立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8分)
29.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 十六届六中全会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我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经济总量实现跃升的同时,我国社会内部的利益冲突,也逐渐浮出水面,我国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增多,这些不仅干扰着中国的社会稳定,也对经济发展本身构成了威胁。
材料二 改革发展需要成本,和谐也同样需要成本。对沿海发达地区而言,一个亟待求解的课题就是通过支付必要的“和谐成本”,让外来务工人员充分享受社会公共资源提供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社会的良好发展环境。如果只让外来工“做贡献”,不让他们分享公共资源,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不支付必要的“和谐成本”,社会矛盾将会越来越大。一旦出现不稳定要素,党和政府维护稳定付出的成本要比目前付出的“和谐成本”大的多。
(1)结合材料一用所学的经济常识,说明如何调节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0分)
(2)用联系的多样性,对材料二加以简要分析。(8分)
(3)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应当如何协调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0分)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选项 | C | B | B | A | B | A | D | B | A | A | B | C | A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选项 | A | C | B | D | D | C | D | D | B | D | C | C |
26.发展现代农业,要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之路。(1分)需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1分)要依靠科学技术;(1分)要增加农业投入(1分)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1分)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1分)
27.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地反作用,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以,又要高度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贯彻“五个统筹”的要求,从本地实际出发,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4分)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都各有特点,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新路子体现了此道路。(4分)
28.①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利益决定了我们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并政策(2分)②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所以我们要发展与非洲的合作,维护世界和平;(1分)③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团结是第三世界力量的源泉,合作是第三世界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1分)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1分)⑤国家之间的分离聚合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我国与第三世界国家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确立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1分)⑥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确立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会壮大维护世界的和平的力量和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1分)
29.(1)第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共同富裕;(2分)第二,完善社会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全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2分)第三,综合利用法律等手段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2分)第四,利用财政、税收等杠杆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稳步推进税赋体系改革,依法征税,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监管力度,增强公民的纳税人意识;(1分)第五,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2分)
(2)①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要求我们必须正确的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党和政府应该预见到如果不支付必要的“和谐成本”社会矛盾会越来越大,外来务工者将会成为困扰沿海地区新的不稳定要素。(4分)②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能否让沿海发达地区的外来务工者充分享受社会公共资源提供的保障制度,关系到能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4分)
(3)①政府应履行好政治职能,协调好人民内部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分)②政府应履行好经济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搞好经济发展,搞好经济调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分)③履行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分)④政府要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协调人民内部矛盾,依法行政,杜绝滥用权力,维护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