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三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2014-5-11 0:26:25下载本试卷

高三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命题人:王燕燕 审题人:魏胜利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2、考生必须将选择题答案涂写到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自从加拿大于五十年代后期第一个宣布对北极拥有主权之后,英国、美国、丹麦、俄罗斯等国就对北冰洋的主权归属和部分主权的归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夺。2007年8月2日,俄罗斯科考队员乘深海潜水器从北极点下潜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并在洋底插入了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有媒体评论认为,俄罗斯此举目的除科学研究外,意在通过宣称俄对北极大部分地区拥有所有权,增强本国政治经济影响力。一场新的“暗战”在北冰洋地区拉开帷幕。

1.从经济学上讲,各国之所以争夺对北冰洋的主权,是因为(  )

A.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B.资源是有限的,各国需要取得或占有更多的资源

C.资产阶级的国家性质导致了各国具有对外侵略的职能

D.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为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崇高的社会理想提出了种种方案,“小康社会”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案。

2.党中央为我国社会发展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从经济学角度讲,这是(  )

  A.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表现

  B.国家履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的体现

  C.共同富裕原则的要求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表现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  )

A.部分比整体更重要     

B.部分制约整体,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存在    

C.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功能 

D.部分功能之和小于整体功能

目前在内地电话机市场上占有最大份额的是广东惠州的TCL通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电话机厂家,在世界同行中居第三位。TCL公司成功的关键是注重质量和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

4.“注重质量和不断创新”对该公司成功所起的作用在于(   )

A.有利于改进公司的经营管理  

  B.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C.有利于该公司产品价值的实现 

  D.有利于该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上述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有  (  )

  ①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②提高产品质量就一定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③股份制是一种有效的资本组织形式

  ④企业不仅是生产物质产品的主体,也应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 “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活力。”这是一个(   )

A. 唯物主义命题 B唯心主义命题 C悲观主义命题 D形而上学命题

位于秦岭深处的洛南是陕西的一个山区穷县,当地农民世代贫穷,有的只是漫山遍野的石头。一个叫王生智的农民从报上得知彩色石子在欧洲卖得挺火,于是出资3万元从天津工业大学购买染砂技术专利,生产五色石子儿。产品在广交会展出后,各国客商纷纷来函订货,当年便创收150万元。有人算了算,把石头弄成彩色,卖得比黄金还贵呢!

7.王生智出资3万元从天津工业大学购买染砂技术专利的事实说明:(  )

①   科学技术是生产要素,可以参与收益分配

②   技术也是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③   只有按生产要素分配,才会使经济效益提高

④   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技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8.从哲学上看,运用染砂技术把石头弄成比黄金还贵的彩色石头,必须(   )
  A.努力学习“点石成金”术   B.尊重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C.承认人类社会是客观存在的  D.承认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北京同仁堂药店内有一副对联:“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正是靠着这份承诺,同仁堂经历300多年风雨而不倒,从一家普通的家族药铺发展为国药第一品牌。

9.从经济学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

A 社会主义经济是法制经济

B 诚实守信是经营者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

C 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D 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10.从哲学角度看,上述材料表明:(  )

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精神不是万能的

C.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做工作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D.正确的思想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11.三国时,曹操率军讨伐张绣。夏日炎炎,人马干渴,为了调动士兵的斗志,曹操挥鞭一指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又酸又甜,快走啊,翻过山就可以吃梅子了。”于是将士们立刻群情激动,在对梅子的渴望中大步流星起来(《世说新语·假谲》)。望梅可以止渴,画饼却不能充饥,这说明:(    )

A.意识的反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B.意识的反作用有时有效果,有时没效果

C.意识的能动作用总是暂时的、有限的   

 D.意识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和规律制约

自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实施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由于各级党委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12.上述材料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体现了(   )

  A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 矛盾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针对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不认账”和在中日关系上开倒车,许多中国人都感到十分气愤,“抵制日货”,这是一个马上就能想到的行动。但是现在的日货已经不好界定。所谓的日货也许并不在日本生产,即使在日本生产的日货也可能包含着中国生产或中国品牌的部件,甚至许多中国品牌的产品,其中也采用了日本的零部件。

13.从经济学角度看,上述材料反映了(   )

A 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政治上的一体化

B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单纯的抵制日货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C 在对外贸易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D “抵制日货”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14.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不认账”导致中日关系开倒车,许多中国人“抵制日货”。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

A 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 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C 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整体出发,确立最优目标

D 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5.毛毛虫有尾随的习惯。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毛毛虫在一个花盆边围成一个圆圈爬行,离花盆不远处放有食物。毛毛虫一个随一个爬了六七个小时,最后又累又饿而死,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毛毛虫思路”。我们从“毛毛虫思路”中获得的启示是 (   ) 

A.要彻底抛弃传统的观念,追求精神解放

B.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16.“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庄子这句话 :(   ) 

①否认了生与死的区别,把事物看成瞬息万变、不能捉摸的不可知论 ②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即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 ③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即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 ④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是运动的观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7.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任务,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体现的哲理是:(  )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看问题要抓住主流
  B.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进程,要善于抓住重点
  C.事物内部结构的变化也会引起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

D.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2003年2月1起,我国首次对第一大河长江实行全流域春季禁渔3个月。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在大江大河实行全流域禁渔。

18.根据水温差异导致的鱼类繁殖期的不同,以长江中下游湖北境内的葛洲坝为

界,葛洲坝以上至云南德钦禁渔时间为2月1日至4月30日,葛洲坝以下至长

江河口水域为4月1日至6月30日。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  D.按规律办事

19.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国历史上就产生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比如,儒家的“和为贵”,墨家的“兼相爱”。“和为贵”、“兼相爱”的思想蕴含的哲理是(   )

①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②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  ③矛盾的统一性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④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父亲叫儿子去买火柴,并嘱咐儿子火柴要擦得着。儿子回来后对父亲说:“我今天买的火柴每一根都擦得着。”父亲问:“你怎么知道的?”儿子说:“我每一根都试过了。”父亲听后,哭笑不得。从哲学上看,儿子:(   )

A.没有认识到量变都能引起质变                    B.没有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忽视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1.“夫仁义社制,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上述观点表明(   )

A 法律是治本,道德是治标  

B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C 法治的对象是违法犯罪分子,德治的对象是人民群众 

D 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2. 近年来,绿色作为一种消费时尚与标准而倍受推崇。吃绿色食品、用绿色产品、做绿色家装。“绿色消费”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和追求。标有“绿色食品”标志的大米在市场上随时可见,但是有些生产者并没有真正按照“绿色标准”种植,施用了有毒除草剂和化学肥料。这种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    )

  ①知情权  ②公平交易权 ③平等权  ④安全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倡导和实践绿色消费,应当统筹安排,防止矫枉过正,防止“绿色消费”变成“绿色消耗”、“绿色浪费”。这一说法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有(   )

  ①坚持联系的观点,避免孤立地看问题 ②坚持适度的原则,防止过犹不及

  ③坚持全面的观点,防止片面性  ④树立正确观念,发挥意识能动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4.近年来,地震、海啸、飓风、禽流感等给世界诸多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为此,各国纷纷建立预警机制,增强了人类防范自然灾害的能力。可见,“灾难也是一种有价值的财富”。这说明(   )

①人的认识总是无限的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没有理性认识就没有感性认识  ④正确把握事物因果联系,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A. ①③       B.②③       C.②④     D. ①④

25.主要矛盾指:(   )

①首先出现的矛盾    ②规定或影响其它矛盾的存在与发展的矛盾

③急需解决的矛盾    ④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

⑤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  ⑥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

⑦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⑧最大的矛盾

A ①④⑥   B ⑤⑦⑧   C ②③⑤   D ②⑥⑦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各题。(共4小题 共50分)

26.就业是民生之本——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去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600万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60%以上,一个有助于就业再就业的社会网络正在全力铺就。

  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如何促进就业。(16分)

27.安徽奇瑞把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作为企业立足之本,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开发。奇瑞新发动机ACTECO近日正式上市,这是轿车的第一个“中国芯”。奇瑞以输出品牌和CKD散件的形式,在两个国家合资兴建整车厂。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奇瑞产品出现了脱销的现象。

 结合材料分析奇瑞的发展思路对我们有哪些哲学启示。(8分)

28.材料一:当前,一些中小学生越来越热衷于过愚人节、圣诞节等节日,一些商家也抓住机会大搞洋节促销活动。倒是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被一些中小学生逐渐淡忘。有关专家担忧,这种状况会冲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削弱我国的综合国力。

材料二 :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6分)

(2)试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6分)

29.青藏高原是我国和南亚地区的“江河源”、“生态源”,是世界上有限的几块净土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因此,我国在规划和建设青藏铁路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的原则,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把青藏线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与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等工程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这条世界海拔最高、距离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已2005年10月15日全线贯通。

(1)   简要分析青藏铁路建成的经济意义,(6分)

(2) 分析说明国家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如何坚持联系的观点的?(8分)

答题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1.B 2.C 3.B 4.C 5.C 6.A 7.A 8.B 9.B 10.D 11.D 12.C 13.B 14.A 15.B 16.B  17.B 18.A 19.D 20.B 21.D 22.D 23.A 24.C 25.D 

二、非选择题(50分)

26.①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总量。②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③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④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型企业。⑤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城镇化进程。 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职业培训,积极落实再就业工程。⑦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⑧实行劳务输出。(每点2分)

27.①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转变企业增长方式,关键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核心技术。

②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人类本质的最高表现,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要通过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③坚持内外因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两家企业的技术进步是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的结果;

④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开发,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每点2分)

28.(1)①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②有利于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③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每点2分)

(2)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看问题。文化建设要博采各国文化之所长,吸收各国文化的文明成果,同时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外来文化要做具体分析,对我有用的要吸收,有不利影响的要抵制。(每点3分)

29.(1)①有利于内地与西藏之间物资和信息的交流,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沿线各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分)

②有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共同富裕。(3分)

(2)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国家在规划青藏铁路的过程中,把保护资源、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既满足当代,又着眼未来,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②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家在规划决策中充分认识到了青藏高原地区生态脆弱的客观实际,坚持把保护和治理结合起来。③要把握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青藏铁路的修建坚持科学规划,理性决策,避免了随意往和盲目性。④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正确处理整体和局部的联系。青藏高原地区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国家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