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政治5月模拟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部分)
2006年12月23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部署2007年农业农村工作时明确提出,要下大力气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据此回答24~25题。
24.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是靠
A.农业科学技术 B.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C.国家的资金投入 D.提高农业管理水平
25.会议强调在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又要防止一刀切,搞单一模式,既要科学规划立足长远,又要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段话说明
①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关注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让广大群众读得起书、看得起病、住得上房,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据此回答26—28题。
26.上述材料说明 ( )
①政府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②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③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27.国家利用助学贷款加大对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但有的大学生虽有偿还能力却有借无还,使助学贷款陷入尴尬。解决此问题 ( )
①应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②要完善监督体系 ③应把企业经济利益放在首位 ④公民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应提高诚信意识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8.我国13亿人口分别居住在医疗条件差异较大的城市和农村,因此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 ( )
A.满足人民群众的一切愿望 B.重视意识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使客观实际与主观认识相符合
29.我国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后,人民币对美元有所升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出口商获益增加 B.同样数量的人民币可兑换的美元更少
C.来华购物的游客增多 D.同样数量的人民币能进口更多的商品
30.随着科技发展,人们通过观测发现冥王星的质量仅为地球的0.24%,直径比月球还小,天体“齐娜”的直径和质量都大于冥王星,但它并不叫行星。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冥王星降格为“矮行星”。从此,太阳系就只剩“八大行星”了。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认识的根本目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认识对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1.2006年“感动中国先进人物”——华益慰,以对医术的精益求精和对患者的满腔热情,温暖了成千上万颗心,被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这启示我们( )①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②提高职业技能、遵守职业道德
③在为社会、为人民的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④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2.学习《江泽民文选》,对于不断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 ( )
A.执政理论的发展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唯一因素
B.党在思想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思想保证
C.理论具有指导作用,比实践更重要
D.只要有先进的理论就能保持党的先进性
33.2007年3月,搭载中国第一台具备独立知识产权的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华晨1.8T的中华轿车隆重上市。这打破了美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对涡轮增压技术的长期垄断局面,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民族汽车终于有了一颗真正与国际领先技术同步的“澎湃中国心”。这将有利于( )
①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②企业经济效益的必然提高
③使我国尽快成为汽车生产强国 ④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34.信息安全是我国目前的薄弱环节,要维护我国的信息安全,公民应当( )
①在发现危害国家信息安全的行为时,及时向有关国家机关报告
②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
③建立完善国有信息安全的制度
④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5.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决定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这种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 )
①建立的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一次重要政治、军事结盟
③有利于加强发展中国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④有利于维护和谐世界的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8、(32分)材料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进入了发展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关键阶段,人民群众生活普遍改善,要求切实保护他们通过辛勤劳动积累的合法财产、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合法权益。物权法可以通过私人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规定,来保护他们的切身利益,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活力,促进社会和谐。
材料二: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物权法。制定物权法总的原则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全面准确地体现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对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实行平等保护的原则,同时针对国有财产流失的情况,加强对国有财产的保护;全面准确地体现现阶段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针对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规范的问题,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物权法起草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13年之久。2002年12月,物权法草案作为民法的一编,与其他部分一起提请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实初审议。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物权法工作,将物权法草案排在整个民法立法进程中最优先的位置,先后进行了8次审议,期间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并召开了100多次座谈会、立法论证会听取各方意见。物权法的出台,被看作是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典范。
(1)结合材料一,分析制定物权法的经济意义。8分
①维护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②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平等性、法制性、竞争性等特征,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④增强和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利于克服市场调节自身具有的弱点和缺陷。(每小点2分)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道理?9分
①物权法起草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13年之久,一部法律草案先后审议了8次,这体现了一切事物都是处于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之中的,这要求我们要善于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制定物权法总的原则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全面准确地体现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物权法起草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13年之久,终于获得审议和通过,说明一切事物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也说明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政治常识说说我国立法机关进行“开门立法”的意义及如何提高立法质量。15分
意义:①有利于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开六立法”是立法机关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过程,能够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②有利于增强立法透明度,推进立法工作的科学化,提高立法质量。③有利于保障人民享有对立法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④有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目的,体现依法治国的本质,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⑤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9分
① 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是有法可依。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②立法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依据。③要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6分
39、(20分)
2007年3月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此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杜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竖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合共同建设。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教材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还在党,请说明党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 (10分)
①各级党委要加强领导,从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加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4分)
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3分)
③充分发挥党员在勾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的先锋模范作用。(3分)
(2)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试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应当如何促进社会公平? (10分)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促进社会公平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如果考生回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也可)(2分)
②政府行使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能,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2分)
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维护公民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诉求权,依法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2分)
④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2分)
⑤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