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综合练习(十四)
一、在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不同商品从价值角度看( )
A.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 B.性质相同,数量上可以比较
c.性质上可以比较,数量上不能比较 D.性质上、数量上都没法比较
2.我国报纸经常有“人民币市场汇价”表,从表上可说明汇率就是( )
①本币与外币的关系 ②一国的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价或比率
③以人民币100元为标准价计算的外币数量 ④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强调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强调多种经济成分
共同发展。要确保公有制主体地位就必须( )
A.使公有资产的绝对数量增加
B.使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4.某国有企业转为股份公司,该企业技术员张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分红获得3 000
元,他还将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投入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32 000元;张某的年工资收
入22 000元,岗位津贴800元,奖金14 000元;每年要交纳各种税共5 000元。张某的
年终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的分别是( )
A.22 000元、35 000元 B.36 800元、35 000元
C.68 800元、30 000元 D.36 800元、30 000元
5.生活在北京的方女士,收到朋友分别从美国和英国寄来给她女儿的礼物:一个令人忍俊
不禁的玩具熊和一套精美的小衣服。她打开一看,都是“Made in china”。这反映了 ( )
A.世界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强 B.中国的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
c.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在提高 D.中国制造业技术力量雄厚,水平高
6.我国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出国旅游相当普遍。不少国家为了方便中国旅
客,写有带有中文的标牌。有一类中文提示使我们中国人感到耻辱,在旅游景点或商场
等公共场所,赫然贴着中文警示:“请勿大声喧哗”、“请不要随地吐痰”等。这告诫我
①公民要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 ②公民要有国家主人翁意识,尊重人格国格
③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④公民要维护国家的安全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7.谁敢举报我,我就让谁下岗,这种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终究要被推上正义审
判台。这是因为( )
A.国家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国家制裁和惩罚侵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惩罚侵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行为
c.让人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D.公民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权利
8.据统计,青少年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体。网络中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淫秽色情成为公认的三大害。网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焦虑。为此国务院出台了对网吧的清理整顿措施。这表明( )
A.网吧应该由国家经营 B.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负责
C.我国政府履行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职能
D.我国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的概括是( )
①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民族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基础
A.①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级政府维修、开放了不少寺庙、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体现了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正常”是指 ( )
A.信教者的活动 B.在寺庙、教堂内进行的活动
C.依法进行的各种宗教活动 D.与封建迷信相区别的宗教活动
11.当今世界,各种矛盾在深入发展,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和宗教纷争突现,甚至酿成流血冲突和局部战争。对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 )
A.应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反对诉诸武力
B.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
C.驾驭国家问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交流
D.根据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行有效的裁军和军备控制
12.联合国是一个国际组织,不能说是一个“大国家”,这是因为 ( )
A.联合国不是一个政治实体,只是一个协商咨询组织
B.联合国与成员国的关系是伙伴关系而不是政治关系
C.联合国只是主权国家间的国家联盟,对成员国没有法律支配力
D.成员国对联合国的决议只作参考,不一定遵照执行
13.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文化产业在国家产业发展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表明 ( )
A.每种社会形态都有自己特定的生产方式 B.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因素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不同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不同
14.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等等享誉天下,
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大观园,上述材料表明 ( )
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其文化是有差异的
③文化是民族的 ④思想理论是最正确的文化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进发。”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的是( )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交流
D.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16.近代中国接受西方新的人文思想、艺术等,主要是经过日本传人的。当时留日学生之众,不亚于今天的留美潮。这说明 ( )
A.文化交流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今天的日本文化已经落后于美国文化 D.日本的文化属于西方文化
17.“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勇者不惧、精卫填海”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文化的积淀、精神的传承,真实地再现了中华民族 精神的 ( )
①勤劳勇敢 ②团结统一 ③自强不息 ④爱好和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8.2005年6月10日《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风水术又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在一些学者的论述中,把风水说成是建筑选址的“环境科学”。面对上述观点,我们应该( )
A.继承传统习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B.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
C.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D.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
19.2005年6月16日《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广州经济快速发展,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上先行一步的广州,明确提出了打造“文化广州”的目标。这说明
A.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B.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
C.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智力支持 D.政治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障
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据此回答第20~21题。
20.“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说明
A.哲学能为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B.科学研究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基础 D.没有哲学作指导,就没有具体科学的产生
21.牛顿的后半生没有什么成就就是因为 ( )
A.牛顿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B.错误的世界观使他失去了研究的正确方向
C.对已有的理论产生了怀疑 D.认为思想比行动更重要
22.蚂蚁可以吃掉对树木不利的害虫,成为自然生态环境的杀虫药。德国制定的法律条文规
定,居民和园丁如被发现破坏蚁窝,将会受到重罚。居民若在自家花园发现蚂蚁窝,也
不能擅自歼杀,要向当地的林业部门申请,然后再将蚂蚁窝移到森林中去。上述做法从
哲学上要求我们( )
A.要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样才能保护大自然
B.必须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尊重自然规律
C.要爱护自然界中的一切动植物 D.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3.克鲁普斯卡说过:“书籍虽然具有巨大的意义,但不是受教育的惟一源泉。不仅应当从
书本中学习,而且还应当从生活中学习。”因此我们青年要努力做到 ( )
A.投身社会实践,处理好学习书本知识和掌握实践知识的关系
B.投身社会实践,处理好个人和群众的关系
C.投身社会实践,处理好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D.投身社会实践,通过事事亲身实践去获得知识
24.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生最美好的就是你停止生存后,还能以你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这说明 ( )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精神贡献的作用大于物质贡献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D.为人民服务是人生的最高理想
二、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27分。错选、多
选、少选,该题不给分)
25.2004年开始,上海放松生育限制,允许独生子女户生育二胎。有人担心上海会出现申请生育二胎的风潮,可实际上申请的人很少。从消费角度讲,上海人选择少生育是因为 ( )
A.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要协调 B.人口多,收入相对会减少,因而会影响消费水平提高
C.人口数量直接影响消费水平 D.人口越少,越有利于增加整个社会的消费数量
26.当社会出现经济过热时,为了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所运用的经济政策
通常有
A.增加税收 B.增加财政支出 C.减少银行贷款 D.降低存款利率
27.在过去,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可以很快启动或减缓经济的列车,但是,对于民营经济
这个独立主体而言,如果过分使用行政力量,不但损伤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而且有可
能陷入违法的泥潭,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考验,政府必须( )
A.严格依法行政 B.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C.履行经济职能 D.为企业出谋划策,规定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28.近年来,各地政协针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围绕事关当地经
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建言献策,为“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出谋划策,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献计出力,为维护社会稳定竭尽全力。这些事实表明 ( )
A.政协委员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议政的权力
B.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政协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D.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9.中东问题一直不能公正合理地解决,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历届政府都一直奉
行偏袒以色列的政策,美国这样做,一是势力强大的“院外犹太人集团”对两党政治
的影响太大,但改变的还是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及经济利益,美国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表明 ( )
A.美国的中东政策实际上控制在犹太人手中
B.美国的两党政治不利于美国在中东发挥积极作用
C.国家间亲疏冷热的关系主要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D.美国在国际上搞双重标准
30.2005年4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载文指出,中国青年有良好的爱国主义传统,但在
不同历史时期,爱国热情应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正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佳历
史时期,每个爱国青年都有义务和责任珍惜、维护这稳定、和平的发展环境。这说明 ( )
A.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B.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的结晶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往往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D.爱国主义是中国青年特有的精神风貌
31.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和德治的联系 ( )
A.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B.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C.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
D.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32·古有一人,一天无食,偶遇客栈,连食三斤牛肉,无知无觉,还要一斤,方感实在,后
悔日:“早知一斤可饱,何需三斤。”众人听毕,皆掩口嘻笑。从哲学上讲,吃肉人的
错误在于不懂得( )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事物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C.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33.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这意味着( )
A.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 B.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之问不存在着矛盾
C.为人类造福能够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D.为人类造福需要提高人的自我素质
不定项选择题
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这意味着:( )
A.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
B.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之间不存在矛盾
C.为人类造福能够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D.为人类造福需要提高人的自身素质
题意分析
(2)从题目的材料看,讲的是选择职业时的主要指针,即确定职业理想的原则,从个人与集体关系看,就是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从人生价值观看,就是正确看待贡献和索取的关系。
(3)对照题意逐个分析选项,选项A,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符合贡献与索取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别的道理,人们只有在为社会作贡献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可见此项应选;选项B,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之间不存在矛盾,是不正确的,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选项C,为人类造福能够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符合贡献与索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是符合题意的;选项D,为人类造福需要提高人的自身素质。提高个人的自身素质,使个人对社会能作出更大的贡献。此项也是符合题意的。综上所述,答案是ACD。
易卜生在给朋友白兰戴的信中说: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表明:(
)
A.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B.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的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C.要实现社会价值最好是先实现自我价值 D.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题意分析
(2)“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意思是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要想贡献于社会,最好的办法是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把自己培养成才。此题的“导语”是“这表明”,如变为问答就是,易卜生这段话表明了什么道理呢?按这一思想再去分析造项看哪些选项是表明了易卜生这段话的含意的。
(3)分析选项,同“导语”联系对照作出选择。选A,人生的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环境,人生价值的实现是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的,这里讲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属客观条件之一。但题目讲的提高个人素质,是讲需要的主观条件。可见,选项A是不符合题意的;选项B,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的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正是题目中所要强调的,所以是符合题意的;选项C,要实现社会价值最好是先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社会价值”就是说个人对社会贡献变成了现实,先“实现自我价值”可以理解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首先得到实现,这就颠倒了贡献和索取的先后关系和轻重关系,这既是错误的,又是不符合题意的;选项D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符合贡献和索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也是符合题意的。
综上所述,答案是B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4.两个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了,以下是她们在天堂的对话:
老太太甲:年轻时通过贷款买了一套大房子,令人欣慰的是,我终于在来这儿的前几
天,还清了银行的贷款。
老太太乙:终于把买房子的钱攒够了,我在来这儿的前几天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房子。
请回答:(1)你怎么看待这两种消费?它们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2)谈谈作为消费者应如何理性地对待贷款消费?
35.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地处理朋友之
问的关系。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36.要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
37.背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网上的一些虚假信
息,黄色内容,给人们精神世界带来了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
重影响了学业和健康。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辨析以下问题:
网络越发展,危害性越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题17分,第39题18分,共35分。要求紧扣题意,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8.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国家政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指出两则材料反映的政治现象及内在联系。
(2)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共同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
39.西北某部队运输连的一匹大黄马突然倒毙,大家都不知是怎么回事。剖开马肚一看,肠里堆了14公斤沙子,显然,这是致命的原因。接着他们又发现许多马也患有同样的疾病。 怎么办?部队的战士向当地老牧民请教。老牧民说,不用打针,也不用吃药,给马灌上一些猪油就行了。按此办法果然病马纷纷拉下沙子来,少的二三公斤,多的十几公斤,这些马的病都好了,但沙子是怎样跑进马肚子里的呢?老牧民说,因为水土关系,这里的马要多吃盐,沙中有盐分,所以马就吞沙。要预防这种病不能按老办法,喂马要在饲料里多加些盐。 按照老牧民的指点,果然解决了这一问题。死了一匹马,却挽救了一群马。
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高考政治模拟试卷(一)
一、单选1.B 2.C 3. D 4. B 5. C 6. D 7. B 8. D 9. D10.C 11.A 12. C 13.C 14. C 15. A 16. B 17 D18.D 19. B 20.A 21. B 22.B 23. A 24.A
二、多选25.BC 26.AC 27.AB 28.ACD 29.CD 30.AC 31.BD32.AC 33.ACD
三、简答题
34. (1)老太太甲和乙分别是"先消费后还款"和"先储蓄后消费",二者并无好坏之分。它们各自适用的情况不同,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家庭来说,贷款消费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在购买住房、轿车、电脑等大宗商品或服务时,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买主的支付能力,这时买主可以考虑预支未来收入来进行消费。相反,则可以选择"先储蓄后消费"。
(2)贷款消费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不同于存款消费"花昨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贷款消费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为消费者应理性对待贷款消费,做到:第一,要转变传统消费观念,以积极态度对待贷款消费。第二,选择贷款消费时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第三,要讲究信用,按时还贷,还要认真办好各项手续,以便在借贷双方发生纠纷时,有规范的手续文件,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5.(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是无形的,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充分说明一定的文化氛围、文化活动,对人的交往方式、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自觉主动地参加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防止错误思想和活动对自己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四、辨析题36.(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的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企业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然而,如果不是切实地面对市场,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不一定能实现规模效应。国有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3)国有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只要灵活经营,善于参与社会分工,也有广泛的发展前景;而对一些落后的甚至资不抵债的企业应实施兼并和破产,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在新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37.(1)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网络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主流。网络出现的负面问题是新事物发展中出现的支流问题。
(2)看问题要坚持发展的观点。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会逐步减少它的消极影响。
(3)看问题要坚持联系的观点。通过加强管理,加强法制、法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会趋利避害,促进网络事业的健康发展。
(4)我们青年学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积极促进网络事业的发展。五、论述题38.(1)材料一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必须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和法律作为根本活动准则。
(2)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保障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中国共产党从我国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据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制定出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然后通过法定程序,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根据人民代表的表决通过,上升为国家意志,得以在全国贯彻执行从而使人民的意志得以体现,真正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9.体现的哲理有:
(1)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群众的实践是科学知识的源泉。老牧民以他长期放牧的经验,指出马患病的原因及防治办法,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2)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老牧民指出:必须根据当地水土的特点,多给马匹喂些盐,就生动地体现了这一哲理。
(3)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付出一匹大黄马的代价,通过请教牧民,掌握防治马匹患病的办法,救了一群马,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启示: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群众中蕴含着丰富、无穷的智慧,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念,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2)青年人必须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积极投入群众实践之中,改造主观世界,增长知识与才干,达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从其他角度回答问题,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