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会考调研题
第 Ⅰ卷(选择题 共56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回答1-3题。
1.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在中国人民和文化中世代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关于精神力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使中国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②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
③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物质因素而存在
④市场经济越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每一届奥运会的会徽都不相同,都具有各国地方特色,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特殊性原理 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C.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D.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3.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组织的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是
A. 非专业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区域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D.专业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北京奥运会会徽依据《商标法》、《著作权法》、《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获得专利保护。会徽(“中国印”)使用权出售收入已大大突破预定的2亿美元。回答4—6题。
4.奥运会会徽未经奥组委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进行使用。这说明北京奥运会会徽
A.有价值,有使用价值,不是商品 B.有价值, 没有使用价值,不是商品
C. 有使用价值, 有价值,是商品 D. 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不是商品
5.有关执法部门全力保护奥运会会徽知识产权,依法查处各类侵权案件。这表明
A.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B.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
C.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D.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6.奥运指定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指
A.交换双方的使用价值相等 B.生产两种商品的劳动时间相等
C.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相等 D.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左右。”回答7—9题。
7.上述目标强调说明
A. 粮食是基础的基础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C. 农业包括粮食作物 D. 粮食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8.农民面对鼓起来的钱袋,把成绩归功于“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重视量的积累,积极促成质变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9.在我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关键是
A. 增加农业收入 B.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C.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D.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10.下面对我国个人所得税,认识正确的有
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
②“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是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
③我国个人所得税采取比例税率
④我国个人所得税采取累进税率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以假丙二醇作原料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9人死亡,多名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回答11—13题。
11.在市场上出售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药品, 侵犯了消费者
①知情权 ②生命健康权 ③自主选择权 ④求偿权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12.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事件,引起全国的广泛关注,各省纷纷采取措施,防范假药的危害。此事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13.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依法被查封,相关责任人员受到法律追究,体现了
A. 平等自愿原则 B.依法治国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
2000年,中非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到2005年,中非贸易额已达到397.5亿美元,比2000年接近翻了一番,5年间年均增幅高达32%。2006年上半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55.8亿美元,同比增长41%,其中中国对非出口113.3亿美元,从非进口145.5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0%和51%。中国在非洲的贸易伙伴已遍布非洲各个角落。14—16题 。
14.上述材料表明,2006年上半年我国对非洲
A. 外贸出现逆差 B.外贸结构得到优化
C.外贸出现出超 D.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15.五年来,中非贸易每年以超过32%的速度增长。下列关于中非贸易增长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 在中非贸易发展中,我国要最大限度地追求顺差
B.中非贸易增长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C.中非经济的互补性,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增长
D.发展中非贸易符合中非双方利益
16.对外贸易的扩大,可增加关税,关税是指一个国家的海关依法对
A.查获的走私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B.进出口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C.出口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D.进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
17.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我国外汇储备逐渐增加。外汇储备可以用于
①平衡国际收支 ②偿还对内债务 ③偿还对外债务 ④ 稳定汇率
A. 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近几十年来,非洲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这是因为
A.国际贸易摩擦加大 B.国家间经济合作加强
C.国家间发展程度不同 D.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
19.在国际关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历来是中国团结与合作的对象。这是因为
①第三世界是国际社会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②团结第三世界符合中国国家利益
③合作是第三世界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④第三世界国家在南北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唐朝诗人杜荀鹤的《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险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双方是对立的
21.这首诗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
①在艰难险阻中,要保持高度警惕 ②在平安顺利时,不要忘乎所以
③要从小处着眼,居安思危 ④创造条件,使事物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一些名言警句之所以能够千古传颂,重要原因在于它们都蕴涵深刻的哲学思想。回答22、23题。
22.下列名言中不能体现因果联系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②④
23.在下列名言中最能体现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是
A.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4. 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根据自然界中的原型黄河构建了数字黄河、模型黄河。数字黄河是对原型黄河的数字虚拟,模拟黄河即在实验室建造原型黄河的模型。通过虚拟和模型实验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原型黄河的规律,为我国治理黄河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借助虚拟与模型方式认识对象,是现代科学认识的重要方法,深化了关于认识过程的哲学思考,这表明
①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刻再现和反映
②理性认识可以通过感性形式表现出来
③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手段是不断发展的
④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渗透,二者已没有本质区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5.2006年11月8日,北京市18个区(县)开始选举新一届区县人大代表,下半年选举北京市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由选民 选举产生,每届任期 年。
A.直接 三 B.间接 三 C.直接 五 D.间接 五
26.当选的人大代表,对与百姓生活相关的问题能够提出建议案。人大代表有权提出建议案的依据是人大代表
A.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的人员,可以决定政府定价。
B.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能够直接反映群众意见
C.言论不受法律追究,可以对政府实施有效监督
D.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享有宪法赋予的特有权利
经过10多万筑路大军历时5年的艰苦奋战,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至此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回答27、28题。
27.修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是进入新世纪,党中央从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各民族________的大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A. 政治地位平等 B.共同融和 C.共同发展繁荣 D.享有相同权利
28.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这是因为
A. 经济对政治的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B.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团结的物质保证
C.民族平等、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D.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重要政治制度
第 Ⅱ卷 (非选择题 共44分)
二、问答题 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紧扣题意,适当分析。(每题6分,共18分)
29.某校学生在学习八荣八耻,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同学早晨洗漱时任凭自来水哗哗地流;在校餐厅门口的两个泔水桶里,装着将满的剩余饭菜,不少同学将大半碗剩饭倒入其中,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写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请你用相关理论对此事进行一个评析。
30. 2006年上半年,国务院温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近期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当前经济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会议提出,要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进一步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要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请从国民收入的分配角度,说明“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必要性。
31.2004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以全票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反分裂国家法草案的议案,决定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对于立法权问题,有人说:“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利。国家立法权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
三、简答题 在横线上作答,紧扣题意,简明扼要(共15分)
32.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解、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汇汇率 。
33.下图表示:
价格
![]() |
价值
“等价交换”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34.有人说:“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一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一个。”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这种说法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35.我国有"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太阳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
两小儿的辩论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哲学道理。
36.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和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分别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 、 、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四、论述题:(11分)
37.材料一:
材料二: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回答:
(1)图一说明什么现象?
(2)结合材料二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遵循哪些政治常识?
(3)依据唯物辩证法的病根本观点说明,建立和谐社会为什么不能仅仅以GDP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
高三政治会考调研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A | A | D | C | C | D | A | A | D | A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C | B | A | A | B | C | D | C | A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
答案 | D | C | A | C | D | D | C | B |
二、问答题 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紧扣题意,适当分析。(每题6分,共18分)
29.哲学理论:①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2分)消费行为反映了个人价值观和消费观的扭曲。我们应当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个人消费观。 (2分)
(或)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个人活动既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也对社会发展起推动或阻碍作用。(2分)建立节约型社会要求个人厉行节约,浪费行为则不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2分)
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个人的生活作风,更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 (2分)
(学生写经济学理论言之有理也可给分,如消费与生产、科学消费)
30.答:国民收入按其用途,最终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2分)
积累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相一致,(2分)如果积累资金过多,超过生产资料的增长,必然会引起生产资料的短缺,价格上涨,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抑制固定资产的投资。(2分)
(或:积累资金多,消费资金必然减少,影响人民生活的改善,不利于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1.答:认为“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利。”是正确的。(2分)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地方省级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备案。(2分)地方人大有三级,县乡没有立法权。笼统讲是错误的。(2分)
三、简答题 在横线上作答,紧扣题意,简明扼要(共15分)
32.答:下降
33.答:价格波动
34.答: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5.答: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6.答: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支源
四、论述题:(11分)
37.(1)经济发展,存在城乡差异。(3分)
(2)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对人人民负责的原则,(2分)坚持依法治国。正确运用经济管理职能。(2分)
(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分)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应该用科学发展观,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GDP在实施经济发展的一个指标,不反映全面,如污染环境等。只用GDP作为衡量标准,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