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政治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政 治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请将第Ⅰ卷的答案连同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3.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 )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2.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无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埃及金字塔上的这段铭文从哲学上看 ( )
A.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3.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
A.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C.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4.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 )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5.成语“守株待兔”的寓意主要在于 ( )
①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感知到的事实出发 ②不能把事物的个别现象、偶然联系当作规律 ③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④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在中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说明 ( )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 ②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④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对于个别领导干部的弄虚作假的作风,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上级对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联——下级对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横批——官出数字。这副对联警示人们 ( )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有神论
|
C.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D.坚持创新,反对僵化
8.漫画《宝宝快跳》中父母的要求 ( )
①急于求成,忽视了量的积累 ②是主观主义,没有从
实际出发 ③看到了创新需要解放思想 ④未按客观规
律办事 ⑤说明了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2005年10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公布了2005年中国珠峰高度测量的结果,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度为8844.43米,精确度为±0.21米。新的珠峰高度与1975年的数据相比“矮”了3.70米。但人们对珠峰的高度测量却更加准确了。据此回答9—10题。
9.新的珠峰高度测量结果的出现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C.事物的发展具有规律性 D.人们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
10.对珠峰高度的测量存在一定的误差,这说明 ( )
A.对任何事物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认识结果的误差完全是由于客观的外部条件引起的
C.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
D.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11.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A.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B.局部的性质和意义的体现离不开整体
C.既要统观全局,又去照顾局部
D.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民日报》报道,目前已知我国至少有38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23种入侵微生物。外来物种给农业的生态系统、畜牧和鱼类的栖息环境、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人类健康都带了很大的威胁。据此回答12—13题:
12.外来物种离开原生长地,由于天敌减少,在适宜的生态和气候条件下会疯狂生长,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导致物种的减少和灭绝。这说明 ( )
A.有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有些事物之间不存在联系
B.事物联系的条件不同,其引起的联系的状态也就不同
C.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联系不仅仅存在于事物之间,而且存在于事物的内部
13.外来物种的危害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必须杜绝外来物种的引进,保护本地物种
B.必须树立整体和全局观念
C.必须注意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创造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条件,限制其不利条件
D.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应无条件地吸收外来物种
14.《管子·形势解》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上述材料的哲学寓意是 ( )
①整体离不开部分 ②部分离不开整体 ③实现事物的质变必须经过艰苦的量的积累 ④坚持适度原则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15.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必须始终不渝地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告诉我们( )
A.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的中心工作
B.办事情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2005年12月初,罕见暴雪考验胶东半岛,烟台、威海两市遭遇了40多年来最大的降雪,据此回答16—17题:
16.据烟台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大雪有助于提高墒情,有利于冻死虫卵,总体上有利于小麦过冬;但大雪却使农业设施受损,农产品交通运输受阻。这表明 ( )
A.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
B.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C.利用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D.世界是复杂多变不可捉摸的
17.在市区的菜市场里,各种蔬菜都有,且比较新鲜,但价格高的惊人;白菜价格,每公斤1.5元,黄瓜每公斤5元。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
A.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18.循环经济体现了现代的思维模式和活动方式,其哲学依据是 ( )
①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 ②系统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被发现和利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城市建筑不协调,有些建筑个体不顾城市的整体,个性过于张扬,不能形成良好的城市形象;有些城市在建设规划中,不尊重自然山水,往往让人们有山不见山,有水不见水。这两种城市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要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 B.要注重量的积累
C.要树立整体观念,确定最佳方案 D.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文彦博数豆”是我国古人对未成年人教育的典型事例,说的是文彦博小时侯放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要虚心向群众学习
D.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1.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原理的有 ( )
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避之 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22.目前,中国垃圾堆放量已接近65亿吨,人均年产废旧物资达400公斤,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一次性制品造成的。有关部门统计,仅北京市每年仍掉的塑料袋就约有23亿个,达1.87万吨;一次性塑料餐具2.2亿个,达1320吨。专家认为,一次性消费既是物质富足、方便快捷的象征,也充当着把资源变成垃圾的“加速器”。这表明 ( )
A.事物都是对立的 B.事物都自相矛盾
C.事物具有两面性 D.事物都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23.2006年3月2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规定自2006年4月1日起,对我国现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调整。其中汽车部分行业消费税税率调整对比如下表:
车型 | 排量 | 税率 | 前后对比 |
乘用车 (含越野车) | 小于1.5L(含) | 3% | <1.0L未变,1.0—1.5L的降2% |
1.5L—2.0L(含) | 5% | 1.5L—2.0L的未变 | |
2.0L—4.0L(含) | 9%—15% | 2.0L—4.0L涨1%—7% |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消费税的调整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D.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4.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哲理是 ( )
①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矛盾不相同 ③事物的矛盾是人们的主观感受 ④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5.黑格尔说:“第一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庸才,第三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蠢才。”这启示我们 ( )
A.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 B.要注意区分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
C.要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D.要注重量的积累,只有继承,才能实现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2005年7月9日,朝美两国代表在北京会晤,同意在7月25日开始的一周内重开六方会谈。至此,已经拖延一年多的六方会谈进程再次启动,而因朝鲜宣布拥有核武器、无限期退出六方会谈引起的半岛紧张局势,也随之缓和。虽然就新一轮六方会谈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下断言为时尚早,但通过美国和朝鲜两个主要当事国在近期的一系列表态可以看出,双方对最终解决朝核问题都展现出了积极的姿态和一定的灵活性,新一轮六方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试运用哲学知识谈谈你对朝核问题前景的看法。(10分)
27.2005年11月11日,万众期盼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精彩出炉,五个可爱的福娃闪亮登场,从此被赋予了生命,和中国人民一起,大声向世界说出“北京欢迎你”。具有丰富内涵的熊猫、藏羚羊、京燕、鱼和奥运圣火交相辉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形成有机的一体。
|
请你运用哲学知识谈谈设计师们是怎样实现奥运吉祥物设计的突破的?(12分)
28.材料一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既是机遇难得的“黄金时期”,又是充满风险的“矛盾凸显期”。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谨防重蹈一些国家的覆辙,避免发生由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等引发的社会动荡和倒退危机。为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材料二 2004年,我国城市2200多万困难居民实现了“应保尽保”,近500万农村人口接受了医疗救助。一些城市还适时提高低保标准,减轻物价上涨对困难家庭的影响。
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为什么要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重要位置。(12分)
29.材料一: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决定授予叶笃正、吴孟超院士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另有313项获得国家一、二等奖。
材料二: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水稻基因“粗细”图谱完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CPU芯片成功投产……这些令人瞩目的最新成果,正是我国科技实力迅速增强的体现,也是创新体系建设水到渠成的产物。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4分)
(2)请运用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从哲学上看,我们应如何理解科技创新的作用?(6分)
(3)上述材料给我们在思维方法上以什么启示?(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 4.C 5.C 6.A 7.A 8.B 9.A 10.C 11.B 12.B 13.C
14.C 15.B 16.A 17.B 18.B 19.C 20.A 21.B 22.C 23.C 24.A 25.A
二、非选择题
26.(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其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虽然六方在实质性问题上还有较大的分歧,但这是前进中的曲折,在六方的共同努力下,朝核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妥善解决。(2)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不是无条件的,需要会谈各方发挥主观能动性,求同存异,不断扩大共同利益的交汇点。
27.(1)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福娃灵感就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设计者们充分发挥合理想象,吉祥物创意新颖,构思巧妙。(2)坚持联系的观点。吸收了奥林匹克文化的精神,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把中国与世界连结起来,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3)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创新。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不同于往届奥运会,他们组成一个幸福的小团队把激情与欢乐、健康与智慧带往世界各地。(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福娃形象有浓厚的中国韵味,体现了中国风、民族情、现代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其他角度回答也可以,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肯定)。
命题意图 本题以29题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为背景,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开放性,能力要求较高。
考核目标 本题能力考核目标涉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相关要求,要求有原理、有材料,通过分析材料找出哲学依据,并用材料加以分析论证。
考查内容 本题涉及“从实际出发”、“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的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跨度大。
28.(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贫富悬殊扩大,就业形势严峻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会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2)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我们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还有许多曲折的路要走,只有在前进中不断地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才能保持社会稳定,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矛盾,是我国的中心工作,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但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社会问题已经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须构建和谐社会加以解决。
29.(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高度重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并取得了丰硕成果。(2)从哲学
上看,创新是一种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的发展,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新理念、新发明、新办法,新技术,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也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因此,我们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增强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便将来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解题思路:该题以我国实施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工程并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为背景材料,考查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要求在正确理解材料含义的基础上概括出所说明的问题。第(2)问主要从发展的实质入手分析科技创新是一种发展。创新就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是一种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然后指出创新要增添新的内容,最后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第(3)问则要求结合考点知识并联系材料从思维方法的角度说明材料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