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08届12月份文综政治月考试题

2014-5-11 0:26:31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12月份文综政治月考试题

24 .经济活动中,包装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延续,它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是因为( ) A.精美包装增加了产品的使用价值

B .包装是十分有效的营销手段

C .精美包装能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D .包装过程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25. 如果我们把不同的商品放在一起,会发现这些商品的价格各不相同,有的高,有的低;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在同一种商品上,也会发现这种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时高,有时低。对这两种情况出现的价格的“高、低”的正确认识是(  )

  A. 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造成的

  B. 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

  C. 本质不同,前者是由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后者是由于价值量不同造成的

D. 本质不同,前者是由于价值量不同造成的,后者是由于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

某位农民想方设法从外地买来一种新培育出的优良玉米种子,因害怕周围邻居都用这样的种子而使自己失去竞争优势,便封锁信息,独自种下。收获的时候,该农民发现优良的种子并未高产。经专家分析,很快查出原因,该农民的良种玉米接受了邻居劣种玉米的花粉。回答 26 一 27 题。

26 .优良的种子未获高产,这对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是( )

A .发展现代农业要重视科技创新

B .发展现代农业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C .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D .发展现代农业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27.上述材料体现的人生价值观道理是( )

A .成就别人才能惠及自己

B .成就别人就必须否定自己

C .己所欲,慎施天下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8.读右边漫画《毫不手软》,从经济生活角度看( )

①.漫画中的手是指价值规律

②.漫画中的手是指国家的宏观调控

③.经济、资源、环境要协调发展 

④.我国应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29.对商业保险认识正确的是( )

①.遵循自愿原则 

②.费用由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的

③.以强制性、非盈利性为特征的 

④.以商业性、盈利性为特征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30.2007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导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国家如此重视职业技能教育是因为( )

①.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水平

②.劳动者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才能适应社会需要

③.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就会提高经济效益

④.劳动者技能提高有利于增加商品的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31.右图是对某校180名高中学生进行的调查统计,

该图显示(  )

A.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都是健康向上的

B.中学生养成了挥霍浪费的消费习惯

C.生日的快乐与所花金钱的多少成正比

D.不少中学生还不是理智的消费者

32.下列情况属于外币汇率升高的有  (  )

①100美元兑换人民币由540元上升到820元  ②100元人民币兑换俄币由50卢布上升到900卢布  ③本国货币币值下降,外国货币币值上升  ④本国货币币值上升,外国货币币值下降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小玲、小敏在参加冬令营活动时迷路,天色渐晚,想点火求救,却找不到火源。情急之下,她们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制造火源。于是,她们找来几段干稻草,用随身携带的药棉裹紧,封住两头,放在木板上,以另一块小木板压住,朝一个方向不断转动。当稻草碾碎,闻到焦味时,将棉条断开,稻草遇氧而燃,终获火种,两人很快获救脱险。回答33~34题:

33、小玲、小敏取火成功,是由于她们( )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B、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             D、坚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34、小玲、小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表现她们能正确认识和处理( )

  A、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35、“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其哲学寓意是( )

 ①人的意识和客观事物不可能相一致 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根本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不起任何作用 ④客观事物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存在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8.在中国经济系统和循环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绿色经济系统、绿色循环体系和循环经济基本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要注重我国各地区的绿色制度政策创新体系、绿色科技支撑体系、法律保障体系、绿色经济激励体系、绿色监督管理体系、绿色评价预测体系和人才技术绿色培训体系的建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绿色经济持续发展。(注: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1)简要说明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经济学意义。(6分)

   (2)有人认为:“衡量经济建设成就的唯一指标是GDP的增长。”对此谈谈你的看法。(4分)

39.在看待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三个经济学家作了如下辩论:

第一个经济学家笑说::如果现在人民币升值,咱口袋里的人民币就值钱了,出国也神气多了.”

第二个经济学家反对:“如果现在升值,恐怕你还没出国,就失业了。”

第三个经济学家总结:“如果人民币汇率稳定,随着经济发展,咱口袋里的人民币还会多起来,出国时还能神气起来”。

 用学过的经济知识,谈谈你的看法。(16分 )

40.(24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城乡参加养老保险人数统计表

年份

城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占城市职工比例(%)

农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占农村人口比例(%)

1990年

33.15

33.5

20.31

5.4

1997年

59.83

59.4

26.83

6.7

2006年

87.25

86.3

45.12

11.0

注:在过去的10多年,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财政支出中,社保支出的比例年均增长2%。

材料二:正在起草的《社会保险法》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国务院关于《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明确规定:“十一五”期间对社会保障实行财税、信贷等优惠政策;加强社会保障事业宣传,为建立“既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制度营造舆论环境。

(1)分析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5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知识谈谈如何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9分)

(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坚持“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原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其正确性。(10分)

               参考答案

24__28 DDBAC   29__33 BADBB  34__35 CB

38.参考答案(1)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6分)

(2)此观点是不科学的。因为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GDP的增加,甚至把GDP作为衡量建设成就和成绩大小的唯一指标,往往会带来一系列让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4分)

39. 参考答案(1)汇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杆杠。一个国家的汇率制度和政策,应当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通盘考虑,慎重决策(4分)

(2)汇率变化好比一柄“双刃俭”,对经济、金融的影响也有利有弊。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高,中国老百姓手中的人民币更加值钱。但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序上会抑制出口增长。同时,也会造成出口企业的生产萎缩,加大就业压力。(6分)

( 3)①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②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③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6分)

40答案.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5分)1989年以来随着该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公共财政投入逐年增加(2分),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和比例有较大发展,2006年增幅尤为明显;但城乡之间仍存在差距(3分)。

(2)①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财税、信贷等经济杠杆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3分)②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社会保险法》并运用相关经济法规来确保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3分)③辅之以行政手段。国家采取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社会保障事业。(若从舆论手段角度回答,酌情给分)(3分)

(3)(10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2分)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考虑国家、企业、个人的承受能力,兼顾“发展生产与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原则。(3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要重视意识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2分)“发展生产与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这一原则对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