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政治10月考试题

2014-5-11 0:26:31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政治10月考试题

            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2分。)

1、有人对“打的”现象作过一个形象的描述:青年人没钱也打的,中年人有钱才打的,老年人有钱也不打的。这主要反映了

 A.消费结构的变化          B.消费观念的差异

 C.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经济的发展

2006年8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回答2—3题。

2、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总是高于同期同档次的存款利率,这是为了

   A.获得利润   B.限制贷款   C.增加储蓄余额   D.服务社会

3、假定不考虑其它因素,人民币存款利率上调,可以

 ①促进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②增加居民的存款利息收益 

   ③导致银行存款增加         ④导致人民币大幅度升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4、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述在一般意义上价格与供给关系的是  


     

A          B           C            D


5、某公民把自己的闲置资金用于投资,

共选择了股票、金融债券和存款储蓄三

种投资方式。下列柱形图是对这三种投

资方式特点的描述,①、②、③应分别是

     

A. 股票  金融债券  存款储蓄      B. 存款储蓄  金融债券  股票

C. 金融债券  存款储蓄  股票      D. 无法确定

6、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生产对消费具有重要决定用的是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稳步提高

C.居民投资意愿的增强,商业银行推出了各种理财产品

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

7、右图是对某校180名高中学生进行的调查统计,该图显示

  A.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都是健康向上的

  B.中学生养成了挥霍浪费的消费习惯

  C.生日的快乐与所花金钱的多少成正比

  D.不少中学生还不是理智的消费者

8、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商品使用频率不高,没必要买。如新郎、新娘在婚庆上穿的礼服, 一件质量上乘的礼服售价在千元甚至在万元之上。这种“金缕玉衣”如果穿一次后就 束之高阁,则十分可惜。对这类商品,适合的消费类型是

   A.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B.劳务消费和贷款消费

   C.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D.租赁消费和有形商品消费

9、防止经济生活出现过高通货膨胀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发生通货膨胀时通常会出现

A.商品普遍滞销       B.居民的收入在减少

C.居民纷纷抢购消费品    D.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波动较大

10、2006年底,国务院国资委出台《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明确了161户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的调整路线图,提出要合理收缩中央企业的分布范围,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重大基础设施等六大领域集中。这种调整

①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②有利于国有资产质的提高

③有利于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有利于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1、针对养殖、经营户非法使用化学制剂“孔雀石绿”的现状及危害,地方农业部门和公安及工商行政部门联合依法对鱼类养殖、经营户非法使用化学制剂“孔雀石绿”现象进行了严肃的查处。这主要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

 ①经济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行政手段   ④道德手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2、十届全国人大五次合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一规定

  ①有利于维护杜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②重在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

  ③重在提高股份制经济在公有制经济中的比重

  ④有利于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持续增加,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趋势。针对美国对中国汇率制度的指责,你认为我国政府应该

 A.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根本基点,不予理睬

 B.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按照美国要求改革汇率制度

 C.以市场为基本调节手段建立起完全市场化的汇率制度

 D.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在合作中找到解决办法

14、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第一年,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0.7%;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品产销两旺,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趋向合理,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比重明显增加,10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率首次超过7%。居民家庭支出结构发生变化,轿车日益成为大众消费品。企业整体经营效益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市场规模扩大  ②能耗总是减少  ③居民存款增加  ④依靠科技进步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15、今年我国首次实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制度,在下图所示“所得项目”中属于资本要素分配的是

纳税人姓名

Taxpayer’name

身份证号码

ID number

所得项目

Categories of income

应纳税额

Tax payable

已缴(扣)税额

Tax pre_paid and withheld

①工资、薪金所得

Wages and salaries

⑤稿酬所得

Author’s remuneration

⑦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Interest,dividends and bonuses

⑧财产租赁所得

Income form lease of property

A.①⑤      B.⑤⑦     C.⑦⑧     D.①⑧

16、王某是私营企业老板,月投资利润7000元;其妻在建设银行工作,月收入2500元,女儿是外企会计,月收入4000元。王某、其妻、其女的收入分配方式依次是

①按劳分配 ②按资本要素分配 ③按劳动要素分配 ④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A.④①③      B.④③③      C.④②②      D.②①③

17、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将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对这次调整利率理解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②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协调发展

  ③有利于提高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      ④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企业而言,提高资源利用率,意味着

 A.生产成本下降,生产规模扩大  B.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规模缩小

  C.生产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提高  D.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

19、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形成   产业格局。

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②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③农业基础牢固 ④服务业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有人认为国家是运用强制力量而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的政治组织。其错误在于( )

  A.抹杀了国家的根本属性        B.认为国家是社会进步的产物

  C.国家需要借助于强制力量实现其统治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21、我国之所以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因为: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③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④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 我国区、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 )

  A.等额选举   B.直接选举     C.间接选举   D.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23、在我国,既是公民的最基本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标志的是           

A 生存权和发展权              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24、2005年,我国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新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一般采用的是差额选举。村民参加选举的热情比以前高了很多。这表明                         

A、在多年的民主实践中,农民的民主素质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B、这种选举也是间接选举   

C、这种选举有利于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D、这选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

25、2005年1月,民政部公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稿)》,特别增加了政府不得干预属于居民自治范围的事项,并强调任何组织不得指定委派或撤换居委会成员。这表明 ①居委会的活动与政府无关 ②居委会是我国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③居委会成员是由居民直接选举的 ④居委会成员不受居民的监督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26、.“权利的真正源泉在于义务。”这句话以为着: ①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②履行义务是实现权利的前提 ③只有先实现权利然后才能履行义务 ④履行义务必然要享受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27、几位年轻人联手创办了一家广告策划公司。他们开业经营的基本要素有

A.一定数量的资本   B.管理人员及员工  C.经营场所    D.拥有大量客户

28、推广使用节能灯对节能降耗意义重大。如果我国所有家庭都将白炽灯替换为节能灯,年节电总量接近三峡水库一年的发电量。由于节能灯的价格是白炽灯的数倍,尽管全球90%以上的节能灯在我国生产,我国居民节能灯的使用率却不到20%,这不利于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从材料看,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的途径是

A、居民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B、鼓励发展核电、风力发电等新型能源  

C、政府倡导节能消费方式      D、家庭消费从经济能力出发

29、2007年4月2日24时,首次年收入达到12万元的年收入者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宣告截止,个税申报遭通尴尬,工薪阶层成了纳税的主体。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

A、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务服务水平   B、发挥税收对经济发展的监督作用

C、增强公民的纳税人意识        D、对违反税法的人予以刑事处罚

30、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思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人减少。这启示我们

A.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 B.生产决定消费,政府应促进经济发展

  C.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      D.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

31、2004年11月29日,台湾一科技有限公司在东南大学一场招聘会上,宣称台湾为“本国”,遭到学生抗议,一位同学指出其错误后,该企业负责人依然不改,在场的300余名大学生集体愤然退场。大学生的上述表现( )

  A. 自觉履行了公民对国家的义务       B。坚持与分裂国家主权的言行作斗争

  C.不利于团结台湾人民,维护国家统一    D.说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32、北京市在2004年冬季征兵工作中规定,入伍的城镇户口义务兵每人每年将获得1万元优待金,农村户口义务兵每年不低于4200元。同时规定,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可处年优待金标准1至3倍的罚款。这说明( )

  A.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B.获得优待金是履行服兵役义务的前提

  C.公民应自觉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D.公民的义务是不能单方面放弃的

33、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 )

  A.会直接影响民主选举的效果    

  B.表明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有待加强

  C.选举方式和过程的不规范是产生上述想法的原因之一

  D.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无关

34、差额选举与等额选举相比的优点是(  )

  A.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B.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C.能更真实地反映民主的实质和要求

  D.通过竞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4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分

35、从2004年起,我国189家中央企业负责人将开始实行年薪制,平均年薪达25万元。有关专家指出:生产和消费的主体都是“经济的人”,如果不能通过合理的分配方式得到利益实现,生产和消费都将会失去动力。这次改革,事实上确定了企业家是区别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一种“生产要素”,以其独立的市场价格参与分配,效率体现得更充分,激励作用更强。

运用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改革举措的认识。

36、材料一:现在,同一种产品可以同时分布在十几个、几十个国家生产,使每个国家发挥其技术、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使最终产品成为万国牌的“国际性商品”。例如,波音公司,其飞机零件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

材料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商品和资本将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它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请简要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经济学道理?

(2)中国应如何面对材料二中提到的“双刃剑”?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1分,共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37、在我国,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的公民权利越多。

38、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就是要“开门立法”,保证公民在立法上的平等。

39、2006年5月31日,中国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在日内瓦出席国际劳工组织第95届大会发言时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福。促进就业和实现基本的社会保障是各国政府必须特别关注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

   表一:2001-2006年我国就业情况,如下表:

 每年新增劳动力

每年向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每年城镇下岗失业没再就业

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

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

800万

800万

600多万

2200-2300万人

1400-1500万人

表二:广东省2006年第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技术等级

需求人数(人)

求职人数(人)

求人倍数(人)

无技术等级或职称

423125

542403

0.88

初级专业技术职称

160421

179473

1.78

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77183

65254

2.07

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22311

16691

2.22

注:求人倍数为岗位需求与求职人数的比例。

表三:广东省2006年第二季度劳动力市场部分行业供求状况

行业类型

需求人数(人)

求职人数(人)

求人倍数(人)

行政业务人员

3828

12565

0.30

企业管理人员

9353

17676

0.53

治安保卫人员

27370

9099

3.01

社会服务人员

18256

6612

2.76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

  (2)表二和表三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5分)

  (3)请你结合材料,探讨增加就业的一些措施。(9分)

40

表一 2006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

  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

 1月份同比上涨

  5.5%

  6.9%

 5月份同比上涨

  5.8%

  6.1%

表二2006年上半年主要建筑材料增长情况

  钢  材

  水  泥

  电 解 铝

  产  量

  2.2195 亿吨

  5.41179 亿吨

  595亿吨

  同比增长

  25.78%

  20.8%

  50.6%

     

材料三  近期,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2006年4月27日中国人民

 银行宣布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抑制以房地产行业为代表的投资过热行业,调控房地产市场。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 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表一与表二有什么联系?(5分)

   (2)谈谈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实施调控的必要性和意义。(7分)

   (3)针对当前购房热,请你为消费者提出合理建议,使他们成为理性的购房者。(6分)

高三政治10月考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D

C

B

A

D

D

C

B

B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

C

D

A

C

B

A

A

B

B

A

D

A

题号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答案

ABC

AC

AC

CD

AB

 ACD

 ABC

 BD

35(1)目前,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189家中央企业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就是上述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的具体体现。 

(3)实行这一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必然能够极大地调动这些企业负责人的积极性,从而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6、(1)材料一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它是社会生产力和国际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2)第一,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第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从本国实际出发,主要依靠本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来发展自己。尤其要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7、(1)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因此,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

  (2)在实际生活中,公民受教育程度会影响其实际享有权利的范围和程度,因此,提高公民的受教育水平,是公民充分地享有广泛权利的重要途径。

  (3)在我国,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要不断的加强民主建设,公民才能享有更多、更广泛的权利。

38、(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指要保证公民都能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等地适用法律。具体来说,任何公民都应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5分)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和国家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开门立法”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权利的尊重,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保证公民在立法上的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在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不是指公民在立法上的平等。法律具有阶级性,在立法上是不可能人人平等的。(5分)

  (3)题目观点片面理解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内涵,是错误的。(1分)

39 (1)表一反映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3分)

  (2)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合理,就业结构性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注:学生写“劳动力的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也可),劳动者的就业观念有待转变。(5分)

   (3)答案在专题材料(9分)

  一等:能较好地联系材料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增加就业的措施可行性较强。(8-9分)

  二等:能联系材料实际,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些较合理的就业措施。(7-6分)

  三等:未能联系材料实际,但能运用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尚可的就业措施。(5-4分)

  四等:未能联系材料实际,且语言不通顺,提出的就业措施可行性较差。(3分以下)

40、(1)表一反映了2006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价格涨幅有所缓解。但存在着房地产过热的情况。(3分)房地产过热,势必拉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扬,引发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的生产高速增长、投资过热。(3分)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调节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盲目发展,造成房地产行 业投资过热,房价持续高攀。因此国家必须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止房价的非正常上升,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4分)

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实施调控,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1分)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对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具有重大意义。(2分)

(3)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作为购房一族,一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要坚持适度消费,求实消费, (2分)房价高攀,银行贷款率提高,告诫我们要慎重购房。(1分)二要明确消费目的,要合理购房,反对盲从、攀比。(2分)三要学会理财,合理投资房地产。(1分)

(这个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有即可酌情给分,但该问题的得分不得超过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