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高三级政治第二次月考试题
政 治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76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决定因素有( )
①待售商品的数量 ②商品的价格水平 ③货币的流通速度 ④居民货币的持有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 )
A.货币也是商品.它和商品没有根本的区别 B.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
C.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 D.商品货币都是永恒范畴
3.下列对汇率认识正确的是:( )
A.汇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B.汇率调整其实是我国财政政策的调整
C.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D.汇率的变动完全受市场供求的影响
4.下列情况属于外币汇率升高的有 ( )
①100美元兑换人民币由540元上升到820元 ②100元人民币兑换俄币由50卢布上升到900卢布 ③本国货币币值下降,外国货币币值上升 ④本国货币币值上升,外国货币币值下降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5.2006年中国轿车市场产销量上升,在汽车厂商扩张生产的情况下,供给的增加大于需求,降价是必然趋势。这表明( )
A.商品的价值决定交换价格 B.商品的供求影响价格
C.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 D.商品的价格决定供求,供求反映价格
6.近些年,彩电的发展从“纯平”到“等离子”再到“液晶”,其质量和功能大大提高。但多数知名品牌彩电的价格却在下调。彩电价格下调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彩电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增加 B.市场供给超过消费者需求
C.生产彩电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D.政府主导的价格机制逐步形成
7.在超市里,商品的陈列是有讲究的,例如:在照相机旁边放置胶卷,在香皂旁边陈列皂盒,在剃须刀架旁摆放剃须泡沫,在牙膏旁边放置牙刷等。按上述方法陈列商品的目的在于
A.使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B.有效地刺激顾客随机购买的欲望
C.使商品价格通常处于上涨趋势 D.能保证商品销售出去
8.如果函数用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那么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a+bY,(其中a、b是参量)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决定消费支出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商品价格水平 B.消费者偏好 C.风俗习惯等 D.收入水平
9.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商品使用频率不高,没必要买。如新郎、新娘在婚庆上穿的礼服,一件质量上乘的礼服售价在千元甚至在万元之上。这种“金缕玉衣”如果穿一次后就束之高阁,则十分可惜。对这类商品,适合的消费类型是( )
A.劳务消费 B.贷款消费 C.租赁消费 D.生存资料消费
|
该图显示( )
A.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都是健康向上的
B.中学生养成了挥霍浪费的消费习惯
C.生日的快乐与所花金钱的多少成正比
D.不少中学生还不是理智的消费者
11.2005年11月11日,由5个分别以鱼、熊猫、
奥运圣火、藏羚羊、京燕为创意的“福娃”组成的
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在北京面世,第二天奥运吉祥物相关产品便火爆上市。据专家预计,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利润可能突破3亿美元。由此可见
A.生产决定消费,为消费创造动力
B.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C.消费者的需要就是经营者的追求
D.消费者应理性消费,避免盲从
12.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这有利于
①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②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③增强综合国力 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列观点中属于对公有制正确认识的是
①公有制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②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③公有资产必须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占优势④必须保证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放宽市场准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之所以要“放宽市场准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能够
①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②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③使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多样化 ④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离开了企业,社会经济活动就会中断和停止,这说明企业
A.是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和流通者 B.是社会活动的基本单位
C.是推动生产力的关键 D.是从事交易活动的组织
16.利润是公司经营的目的。一个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主要是
①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②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③加强企业的兼并和破产,实现企业重组 ④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7.利用利率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这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道德手段
18.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
A.吸收存款 B.经理国库 C.发放贷款 D.办理结算
19.老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买了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股票2000股,每股票面金额为10元,预期每年可以获得6%股息,而当时银行存款的年利率为5%,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年后老王的2000股股票价格应为
A.12000元 B.20000元 C.24000元 D.2000元
20.小明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工程师,每月的工资是5000元,另外小明的爸爸还以技术参股的方式与别人合开了一家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占公司股份的20%,业余时间小明爸爸还喜欢炒股,如果分析得当,也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请问,小明爸爸的收入分配方式有( )
A.按劳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B.按劳动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脑力劳动要素分配
21.下列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 )
A.农民种植土地获得的收入 B.张大妈出租房屋的收入
C.王工程师在国企的奖金 D.个体户小李的月收入
22.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这是国家财政的一项重要作用。下列可以说明这一作用的有
①国家投入巨资建设青藏铁路
②国家拨款给山西、内蒙等9个中西部省(自治区)抗击“非典”
③国家加大农村水利建设的力度,重点投资治理大江大河
④国家发行国库券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小杨月收入为5000元,那么他要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
A.505元 B.385元 C.630元 D.510元
24.某厂所在的地区在07年夏天的洪涝灾害中受灾严重,由于保护措施做得好,该厂并没有受灾,但是该厂依然以受灾为由向该地区的税务部门申请了税收优惠政策达到100多万元,后经查处,该厂不仅要缴纳全部税款,而且主要负责人还受到了相关法律的惩罚。上述材料某厂的行为属于 ,查处的处理结果表明税收具有 。( )
A.骗税、 无偿性 B.偷税、 强制性
C.骗税、 强制性 D.偷税、无偿性
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的鲜明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实现共同富裕
C.加强宏观调控 D.落实科学发展观
26.有专家指出“21世纪的经济将没有国界”。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格局正在形成
B.各国经济的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C.发达国家的合作逐渐加强,矛盾日趋消失
D.生产力由一国的社会化发展到世界的社会化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少选的-该小题不得分。
2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 C.流通手段 D.世界货币
28.下列表格内容说明:(ABC)
年份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某市居民恩格尔系数 | 44.5% | 41.9% | 39.2% | 37.9% | 37.7% | 37.1% |
A.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
B.该市居民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逐步降低
C.该市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D.该市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改善
2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具体说是由
A.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决定的 B.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C.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D.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决定的
30.2007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导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国家如此重视职业技能教育是因为
A.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水平
B.劳动者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才能适应社会需要
C.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就会提高经济效益
D.劳动者技能提高有利于增加商品的价值
31.对商业保险认识正确的是
A.遵循自愿原则 B.费用由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的
C.以强制性、非盈利性为特征的 D.以商业性、盈利性为特征
32.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科学技术支出881.21亿元,比2006年增长20.1%,地方财政也相应增加投入。这一举措
A.可以更好地引导全社会重视科技创新和增加科技投入
B.能够促进我国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C.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D.是为巩固国家政权提供物质保证
33.公民要有纳税人意识,就应该:( )
A.争做直接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B.公民以国家主人翁地位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C.公民对贪污和浪费国家税收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D.不违反税法,树立“纳税光荣”的意识
34. 读右边漫画《毫不手软》,从经济生活角度看
A.漫画中的手是指价值规律 B.漫画中的手是指国家的宏观调控
C.经济、资源、环境要协调发展 D.我国应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级中学
2008届高三级第二次月考试题
政 治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Ⅱ卷 主观题(共74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
35.(8分)材料:2007年以来,我国物价指数持续走高,尤其是农产品表现突出,鸡蛋、食用油、方便面等价格上涨明显。你认为鸡蛋、食用油、方便面等价格上涨后会对人们生活和生产者产生怎样的影响?
36.(9分)胡锦涛指出,要发挥好对外开放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请回答:
(1)我国现阶段基本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什么?
(2)如何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四、辨析题:本犬翅共2小题,每小题11分,满分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37.(11分)背景材料: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宣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等部门30日宣布,今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大力倡导“诚信兴商”的经营理念,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
辨题:市场机制正常发展,必须加强诚信教育。加强诚信教育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38.(11分)国家财政盈余必然促进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赤字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9题17分。第40题18分,满分35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9.(17分))材料一:我国人均占有资源及预计资源短缺情况
煤炭 | 原油 | 电力 | 天然气 | |
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 60% | 10% | / | 5% |
2005年短缺 | 8000万吨 | 1.4亿吨(进口) | 2500万千瓦时 | 80~100亿立方米 |
注:据估计到2020年,在45种重要战略资源中,我国有9种严重短缺,有10种短缺。所谓严重短缺,是指资源的外资依存度(即依赖进口)在40%~70%之间,超过70%以上为严重短缺。
材料二:我国资源利用情况
能源综合利用率 | 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 | 矿产资源回收率 | 单位产值能耗 | 机动车油耗 |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比发达国家低10% |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 比国外先进水平20% |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 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 |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0% |
材料三: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分
(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什么问题?(3分)
(2)根据上述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进行研究,请完整写出你的选题。“从 看建设节约型社会”。并回答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收集研究材料(至少二种)。(6分)
(3)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合理化建议。(至少四点,8分)
40.(18分)材料一:1978年到2005年我国GDP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
项目 | 全国GDP(亿元) | 农民人均收入(元) |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978年 | 3624 | 138 | 405 |
2005年 | 182321 | 3255 | 10493 |
增长幅度 | 50.3倍 | 23.6倍 | 25.9倍 |
材料二: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市,是最低的山西省的1.69倍,2000年这一比值增加到2.48倍。2005年城镇居民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之比最高达到10.7倍。据统计,到05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跨过0.4,达到了0.47。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
材料三: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到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材料四:2006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健全全国统一市场,完善区域互动机制,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支持特色产业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深化分工合作,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大国家这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生活道理?(6分)
(2) 材料一与材料三、材料二与材料四有什么内在的联系?(4分)
(3) 你认为怎样才能解决上述材料中反映出的问题?(本问为开放性试题,只要回答3点以上,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8分)
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级中学
政 治 答案
一、1—5ACCBB 6—10CBDCD 11—15ABCDA 16—20AAACA 21—26BCBCAC
二、27BC 28ABC 29BC 30AB 31AD 32ABC 33BCD 34BD
三、简答题
35.参考答案:
(1)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应运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鸡蛋、食用油、方便面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后,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的急剧减少。
(3)价格的变动也会对生产产生影响有以下几方面: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对生产者来说,鸡蛋、食用油、方便面等上涨,生产者利润增加,这时生产者的积极性会提高,促使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从而保证对市场需求的满足。
36.(1)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
(2)①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3分)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分)③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2分)
四.辩析题:
37.(1)市场经济的运行要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交易必须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原则。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辨题认识到市场机制正常发展必须加强诚信教育是正确的。
(2)由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市场交易中的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3)总之,要使市场经济得以健康发展,必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辨题观点未看到法制对规范市场秩序的作用,具有片面性。
38.参考答案:
(1)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国家财政收
支平衡,则财政资金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3分)如果国家财政
盈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对经济发展不利。(2分)
(2)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来过日子,财政赤
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分)。但在物价持续下跌,经济发展缓慢的情况下,国家通过
适当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待业调整,则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对于拉动经
济增长则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3分)。
(3)题中观点没有全面分析国家财政盈余和国家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而是不全
面的。(1分)
五.论述题
39.39.(1)材料共同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联系发展中,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3分)
(2)所填内容只要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关即可。资料收集的办法:网上收集、问卷调查、向有关部门咨询、亲身体察等。(6分)
(3)①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利用经济手段、市场机制,鼓励各行各业节约资源,降低污染排放;限制和淘汰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
④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⑤企业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自觉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40.答案:
(1)材料一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情况,我国总体经济实力及城乡居民生活都有很大提高,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说明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经济现象。3’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地区差异明显,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3’(6分)
(2)材料一中我国在总体经济有很大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都有很大提高的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所以在材料三中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2分)
材料二反映我国在东、中、西部总体发展的同时,不同地区之间收入分化越来越严重,所以在材料四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2分)
(3)①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③通过国家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对人们的收入进行调节。
④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
⑤加大扶贫的力度,倡导先富帮后富。
⑥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⑦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问为开放性试题,共7分,只要答出4点,言之有理,即可得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