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08高三上册周练政治试卷

2014-5-11 0:26:32下载本试卷

08高三上册周练政治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2007.9.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历史上黄金曾担负流通于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价值尺度等货币职能。上述职能中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来执行的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2.张同学花60元在某商店购买了一台复读机,商店将其中的若干元用于纳税。在这一过程中,货币先后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D.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

3.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但并不意味着国家能够决定

  A.纸币的发行数量  B.纸币的购买力  C.纸币的发行时间  D.纸币的面值

4.王女士的孩子在某学校读书。新学期即将开始,学校向学生收取本学期的早餐费200多元。王女士于是把钱交给女儿,让其带到学校交费。但老师要求:所有交到学校的钱上,一定要有学生家长的签名。材料中老师的做法

  A.是正确的,这样可以保护人民币  B.是错误的,破坏了被涂人民币的整体形象

  C.是正确的,这样做有利于打击持假币现象 D.是错误的,影响了人民币的正常流通

5.下列选项中,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A.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B.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

  C.纸币贬值,物价下降        D.纸币供应量与流通需要量不符

6.要抑制通货膨胀,就应

  ①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      ②一味扩大商品生产规模

  ③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④减少纸币发行数量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2007年是考验中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一年,既要防上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

紧缩。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共性是

  A.由商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  B.表现为物价长期低水平状态

  C.表现为市场销售不振       D.表现为居民购买力下降

8.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说,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积极探索和拓展国家外汇储备合理使用的渠道和方式。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实现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B.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协凋健康发展

C.提高人民币币值,增加我国的国民财富

D.通过降低人民币汇率促进外汇储备增长

9.漫画所示,过高的房价

A.是供求关系造成的      B.是由其价值决定的

C.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D.会抑制人们的消费需求

10.2006年11月下旬,我国小麦、玉米、大豆和籽棉收购价格分别出现不同上涨,全国食用油平均零售价格较10月份上涨了6.04%。截至12月21日,国家根据市场需求,共安排临时存储粮在粮食批发市场竞价销售6次,累计成交86.8亿斤。国家的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稳定粮价  ②能确保农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③能使农产品价值量降低 ④是利用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体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2007年3月以来,汽车市场的降价声此起彼伏,这对有意购车的  望而生畏消费者来说是个不小的刺激。然而,现实的问题是,众多厂家的一浪高过一浪的降价潮,反而增加了待购族持币观望的态度,以及对其他同档次车型的降价预期,很多人都想等一等,是不是还有更优惠的在后头。这一现象  

  A.是消费者“买涨不买落”消费心理的表现B.说明消费完全是公民个人的事情

  C.说明价格变动对消费者没有影响    D.说明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映情况不同  

12.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运营,有相当一部分旅客改乘火车,这促使从西北地区和青藏公路沿线进入拉萨的汽车客运价格、民航机票价格下降。材料中铁路、汽车、民航运输服务属于

  A.互补商品 B 互为替代商品  C.价值相同的商品 D.使用价值相同的商品

13.在目前汽车竞争激烈消费者选择度非常大的时候,卖方市场早已经被买方市场所代替。同时人们要根据自己的职业、个性等来选择适合自已的车,如果哪个汽车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符合其要求,那么即使是企业单方面定义的“好产品",在消费者看来也并没有意义。 上述材料说明

  A.在卖方市场条件下,商品供过于求    B.在卖方市场条件下,商品供不应求

  C.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商品供过于求    D.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商品供不应求

14.上题材料对商品生产者的启示是

  A.应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B.应改进技术,提高效率

  C.应注重产品质量            D.应注重生产市场短缺的产品

15.时下,在长三角、广东、北京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自驾游、农家乐等休闲旅游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同时,读书、健身、数字娱乐、艺术欣赏、饮食、茶艺、收藏等各种各样的休闲方式层出不穷。上述材料表明

  A.消费方式随着经济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B.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C.享受资料消费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部分

D.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是发达地区居民的消费主流

16.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对租赁消费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租赁消费逐渐叩开了寻常百姓家门。小到一部电脑、一件礼服,大到一辆汽车、一套居室,只要你想租就有得租。租赁消费主要适用于  

  A.中高收人家庭           B.消费者使用次数有限的商品

C.未来收入预期好的家庭       D.劳务消费和精神文化用品消费

17.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  

①意味着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将继续下降

②表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逐渐改善

③表明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这是人们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的结果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广州市环保局调查显示,广州每天使用的塑料袋高达2亿个,全年由此产生的塑料垃圾高达60万吨。有人提议,对顾客有偿提供塑料袋,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和丢弃量。购物不使用或少使用塑料袋

  ①反映了绿色消费的要求           ②符合可持续消费的要求

  ③符合商家的利益,但不符合消费者的利益  ④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据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及相关监测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每学期的人均消费支出高达4819元,部分学生陷于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物质享受之中。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应该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勤劳俭朴的消费观 ②应该在大学生中强调合理与适度的消费

  ③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与社会无关,人们不应干预

  ④国家应对大学生个人的生活消费进行强制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美国学者罗伯特.J.格林说:“事实上,美国现在采取的是一党制如民共党,却伪装成两党制(即民主党和共和党)。不管你投哪家的票,你总归是投民共党的票。”我们从格林的分析中可知

  A.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的阶级基础相同 B.美国的选举制度是为一党服务的

  C.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没有任何区别  D.美国需要成立新的政党——民共党

21.法国一学者在评价西方两党制和多党制时, 认为多党制比两党制更为民主。因为两党制让选民二者选其一,非此即彼。多党制让选民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这一观点

  A.揭示了两党制的实质      B.看到了多党制的优越性

  C.没有认识到多党制的实质    D.不懂得两党制的历史进步性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少选或多选,该题不得分。

22.2007年,天津市武清区石各庄镇积极发展特色种植,引导农民开发农作物新品种,以新奇特占领市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事实对商品生产者的启示是

  A.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B.要增加商品价值量

  C.要努力开拓创新     D.要完全为消费者着想

23.“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在空调涨价的刺激下,激发了更大的购买热情,因为买家都怕以后会花更多的钱乱这一现象说明。

  A.价格下跌,购买者一定增加      B.价格上涨,购买者就会减少  

C.消费行为受价格的影响        D.消费行为受人们的心理预期因素影响

24.右图反映的我国主要资源价格的涨落 

A.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  

B.是受供求关系决定韵结果

C.决定着人们的消费水平和质量  

D.调节着生产的规模  

                      2006年以来主要资源价格变动趋势图

25.2007年6月27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上行至7.6165,再度刷新此前创下的新高纪录,自年初以来升值幅度达到2.46%。这意味着

  A.用100美元可以兑换更少的人民币  B.用100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C.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升高       D.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跌落

26.“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某消费者因偶尔失眠,在广告的狂轰滥炸下,也模仿别人开始服用脑白金。由此可以看出

  A.该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由从众心理引发的

  B.攀比心理可能引发人们的消费   

  C.人们开始注重享受性消费  

  D.人们消费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受外部因素影响

27.中国81%的消费者在外出就餐时存在食物剩余的问题。据统计,仅上海餐饮业每天产生滤去液体后的泔水垃圾就达1100多吨,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超过2000吨。在这些垃圾中,保守估计被浪费掉的食物就达1200吨。这一现象启示我们 

  A.应坚持量入为出               B.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C.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D.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高三政治试题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2分。

题号

l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每小题3分·共18分。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三、简答题:18分

28.近年来,受一些不良消费风气的影响,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令人忧虑的变化,把勤俭节约看作寒酸和低贱,把吃苦耐劳看作迂腐和“傻冒”,把奢侈阔气当作时髦和荣耀,把挥霍浪费当成慷慨和大方,贪图安逸、追求享乐、铺张浪费的奢靡之风滋长蔓延 。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29.穿名牌,带手机,每月少则消费三四百元,多则消费上千元,过生日请客搭礼要花上百元。别以为这是社会上哪个阶层的消费,这其实是我国许多城市中学生消费的现状。据调查发现,许多中学生之间相互比穿着、搞人情之风盛行,他们出手甚至比成年人还要阔绰。

 (1)调查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并指出如何克服中学生当中存在的这种现象。(3分)


(2)通过调查,说明上述现象的危害性。(6分)


四、辨析题(10分)

30.背景材料:2007年第一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5元,同比增长1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60元,同比增加166元,增长1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支撑了消费的持续增长。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5%,增速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辨题: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唯一因素。


五、论述题.32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说明。

 31.2007年6月,车市降价潮再次爆发。价格大战变成一部热闹的“连续剧”,短短一个多月内,几乎所有汽车厂家的主流车型皆被巨潮袭卷而“跳水”,即便是一直相对稳定的中高级车市也未能幸免。日前,广州本田宣布,“广本喜悦分享100万辆"活动正式启动,其中雅阁降价2万元,再送5800元大礼,最低价格历史性地下探至17.98万元。

(1)汽车价格竞争对买卖双方和社会发展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6分)


(2)你认为汽车企业应该怎样做才能在竞争中取胜?(9分)


32.材料一:美国政治制度中存在着双重的分权制衡,正如麦迪逊和汉密尔顿指出,在美国的制度中,“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个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材料二:参选率是评价选举民主程度的重要指标。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国家民众对于各种选举的积极性普遍下降,用消极的不投票的方式抵制其选举制度。以美国总统大选为例,1960年的投票率为64%,1964年为63%,1968年为60%,1972年为56%,1976年为53%,1980和1984年均为52%,1988年为50%,1996和2000年均为49%。

  材料三:试看美国总统的竞选经费:1952年艾森豪威尔竞选总统的经费为660万美元;1972年尼克松竞选总统的经费为6240万美元;1992年布什竞选总统的经费为1亿美元,克林顿竞选总统的经费为1.3亿美元;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的费用接近10亿美元,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的费用达17亿美元。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的力量全部取决于金钱,所以他们要取得政治权力就只有使金钱成为人在立法上的行为能力的唯一标准。他们一定得把历代的一切封建特权和政治垄断权合成一个金钱的大特权和大垄断权。”

   材料四:美国就像是一个大公司:国会是董事会,总统是CEO,全体纳税人和选民就是股东,而一些特定的利益集团就是其中的大股东们。既然是公司,其全部的活动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利益。可问题在于,很多时候,大股东们的利益和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是不一致的。并由此在美国国内产生一种很奇怪的现象:美国的全体纳税人为政府发动的对外战争买单(包括金钱、鲜血乃至生命),而一小撮利益集团从中获益。可以说,少数利益集团的存在是美国政府频繁发动对外战争的根源。

阅读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双重分权制衡”是指美国实行的哪两种制度?“两个政府”是指哪两个政府?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说明美国大选投票率偏低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四,请你评价一下美国的利益集团?7分


周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2分。

题号

l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B

B

B

B

A

A

B

D

C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C

A

A

B

D

C

A

A

C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每小题3分·共18分。

题号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AC

CD

AD

AD

AD

BC

28.(1)勤俭节约不仅是个人生活之事,而且关系着人的理想和品格。无数事实说明,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大凡都是从生活上严格要求开始的。相反,一个人从生活上放松自己,就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3分)

  (2)勤俭节约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必须坚持勤俭节约的精神。(2分)

  (3)要继承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就必须从小事做起,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之中,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2分)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百年大计。越是文明进步,越要崇尚节约。(2分)

29.(1)①原因: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②克服措施:量人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6分)  

  (2)上述现象的危害有:造成家庭负担;中学生的高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校园的书香氛围。同龄人之间的攀比常使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感到十分的尴尬,自卑感无形中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中学生的高消费已经影响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学业等。(12分)

30.(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的收入越多,对各种消费品的消费量就越大。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4分)

(2)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则会普遍提高。(3分)

(3)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等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辨题观点只看到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而忽视了其他影响因素是片面的。(3分)

31.(1)①对于卖方来说,直接影响汽车生产者的利润。降价竞争一般会使企业眼前利益下降,但若能扩大市场份额,则可以薄利多销,使其收入增加。②对于买方来说,使购车者的支出减少,直接受益。③对于社会来说,促使商品生产者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最终会促使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9分)

  (2)①自觉遵循价值规律,通过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②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贡量的产品,面向市场组织生产,搞好售后服务。④注重树立品牌意识

32.答:(1)联邦制与三权分立制,联邦政府和州政府。4分

  (2)美国大选投票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有:

  ①有相当数量的选民对总统选举失去兴趣,民主意识逐渐下降,对金钱民主失去了信心。

  ②一些社会群体对旷日持久、宣传多于务实、许诺多于落实的选举产生逆反心理。

  ③在选举中存在着歧视现象,有不少黑人被取消了选举资格,少数民族如华裔、拉美裔等也不受重视。

  ④美国的民主选举本身就是一些垄断财团的民主,是美国诸多利益集团争夺政治权利的舞台。

  归根结底,美国的两党制(总统大选)的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一项政治制度,不可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美国大选投票率才会偏低。

  (只要言之有理,提出至少4条原因,并有合理、到位的分析,即可得8分)

  (3)8分

  ①从利益集团参与美国政治活动的现实来看,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公民与政府间的桥梁。资产阶级各派及其代理人通过利益集团竞争和分享国家权力,相互制衡,维护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②同时利益集团又有虚伪性和消极作用:

  第一,利益集团数目众多,但对国家决策产生决定作用的只有少数集团,而且劳动人民利益集团的影响力很小。

  第二,利益集团作为公众参与政治的“中间人”,垄断了公众接近政府权力的途径。

  第三,利益集团内部缺少民主机制,为少数人所控制。

  第四,利益集团参与政治,容易滋生政府腐败。

  ③从这几个方面深入考察利益集团,我们不难发现,利益集团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在民意的幌子下控制权力,这是它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