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政治复习哲学上册测试题

2014-5-11 0:26:32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政治复习哲学上册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   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从词源上说,哲学是”philosophy”,即“爱智慧”,它意味着“对智慧的真诚热爱、忘我追求和批判性反思”,因此,哲学被称为“智慧之学”。这一说话强调了:  (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哲学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2.自去年8月被无情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后,冥王星再次遭受“创伤”。据法新社近日报道,两名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布研究成果,这颗冰冷、神秘的星球在矮行星中也算不上老大。冥王星的“悲惨命运”反映了:         (   )
A.客观事物因人类意识而出现变化
B.意识的正确反映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C.人类的出现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性
D.改造自然以认识自然为前提。
3.“冥王星是天蝎座的守护神,守护星的波动,意味着我以后的人生之旅也更加莫测”。与这一观点相符的选项是:                         (   )
A.万物非天不生         B.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C.“人贵有自知之明”      D.气者,理之依也
4.长期以来,我们强调“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的主宰”,然而今天我们却不得不面对的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物种灭绝、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不断。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
①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②积极创造条件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多地为人类服务
③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④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嫦娥一号从入轨到正式进入绕月轨道将飞行1585219公里,在 未来两周内,卫星将经过4次变轨、2次-3次中途修正和3次近月制动,最终建立起距月球200公里的环月轨道,对月球开展科学探测。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和运行,从根本上取决于
                                     (    )
A.科学家意识能动作用是否发挥充分     B.人民更多地掌握了航天领域的规律
C.中国航空航天局的决心和信心增强     D.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6.中国探月计划“嫦娥工程”分“绕”、“落”、“回”。按计划,2017年将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或机器人到月球表面。根据设想,这台机器人,可以进行样本采集等工作,并将采集到的土壤和岩石样本进行即时检测,然后将即时检测结果发回到地面控制中心。上述材料说明                                    (   )
①机器人能延伸人的某些功能          ②高智能机器人可具备独立思维能力
③机器比人能更好的适应环境          ④机器人可以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类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据《今日美国》报道,一名四肢瘫痪的25岁美国青年,头骨中被植入一种瓶盖大小的芯片,从这一芯片上接出的100个 微小传感器与轮椅或电脑连接,这样他就可以仅仅用思想来操作事务,甚至玩电脑游戏。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意识可以直接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       ②科技的发展使意识具有物质形式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④物质的改变需要物质的手段来实现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中新网10月25日电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2%。各国政府都把CPI作为通货膨胀指标,根据物价的变化来制定货币政策以及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实现稳定物价的宏观调控目标。从唯物论角度看       (   )
A.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主次方面会相互转化
C.符合实际的认识才具有能动作用 
D.主观认识要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
9.漫画《吃一堑,长一智》中,主人公
A 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 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C 看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D 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10.2007年4月,太湖部分水域大规模爆发蓝藻,无锡市太湖饮用水水源地受到严重影响。表面看,导致此次供水危机最直接的原因是蓝藻爆发、气温升高、降水不足等自然因素造成的“天灾”,但这场生态灾难的背后,挥之不去是人祸的影子。材料蕴涵的辨证法原理是                                (    )
①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③系统和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④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上述办事方式( )
A 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B 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C 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D 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
12.东北二人转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中国成立后,艺术家们对“二人转”在内容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健康、幽默、风趣的优良传统,在形式上不断出新,伴奏乐器增加了扬琴、琵琶等,并兼用武扬鼓、锣、钹,综合艺术质量不断提高。这说明发展(  )
A.是物质运动的一种方式和属性    B.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
C.是新出现的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 D.是事物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
13.流量联盟、短信联盟、流氓软件产业链等电信增值服务,在将互联网带进盈利时代的同时,也揭开了互联网所以幸与不幸的序幕。这表明             (  )
A 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B 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C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D 矛盾存在并贯穿于事物发展始终
14.经济全球化密切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使原来区域性的传染病成为全球性灾难的风险大为提高。 (  )
A 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 矛盾具有对抗性,防止传染病就要遏制全球化
C 矛盾具有客观性,要区分内外因
D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要注意分析转化的条件
15.2006年《百家讲坛》栏目中的《于丹〈论语〉心得》讲座因为生活气息浓厚被观众热捧。对此,于丹解释说:“我在大学讲了很多年古典文学,但是在大学里的讲授方法肯定和《百家讲坛》不同,在大学里是一种学术性的讲授。而在《百家讲坛》则是另外一种讲授,是一种传播的、感悟的讲授。”于丹的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
A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B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 要尊重客观规律          D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 
16.有专家分析:“韩国流行文化能引起中国人的关注,首先是给了我们足够的新鲜感,
再深入说,就是文化的认同感。中韩文化的同质性是两国文化交流的基础”。这一分析从哲
学上启示我们                (    )                            
A.立场不同,对事物认识不同
B.具有共性的事物才会被接纳
C.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D.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事物的本质
17.“韩流”涌入中国以来,一方面赢得许多青少年的“青睐”;另一方面讨伐之声也不绝
于耳。下列对待“韩流”观点正确的是                   (   )
①“韩流”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应兼收并蓄 ②对待“韩流”要一分为二 ③对待“韩流”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应该发扬光大中国文化,把“韩流”同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8.        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矛盾分析的方法    D.规律的客观性
19.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当动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之比是常数时,该动点的轨迹为圆锥曲线。常数的值不同,圆锥曲线的形状就不同。当常数小于1时,轨迹是椭圆;当常数等于1,轨迹是抛物线;当常数大于1,轨迹是双曲线。上述结论表明                              (    )
①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② 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④ 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多样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大学里对失败的不宽容的态度造成了学术上的浮躁心理,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但过度的宽饶则是对学术的纵容。这一论断表明了                 (     )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发展要通过质变实现,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C.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必然引起质变
D.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21.《焦点快评:天才产生与宽容民主的学术环境》,这一标题侧重强调了 (     )
A.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B.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C.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007年7月举办的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广西提出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构想。回答22~23题
22.合作区今后将加快建设和完善南宁—河内—金边—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的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以发展通道经济,逐步形成贯通中南半岛的南宁至新加坡的经济走廊。从哲学上看,这一思路的合理性主要在于                        (     )
A.广西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出海大通道
B.人们已经掌握了通道经济的规律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D.外因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23.在广西的通道战略及总体发展战略棋盘中,加快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全面开放开发被放到了一个核心位置。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抓住主要矛盾                     B.矛盾普遍存在
C.抓住主流,把握事物的本质               D.抓住时机促进飞跃
24.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有卖出去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以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出去,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可以移植到花盆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豆子。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把握人生机遇是必然的
B.遭遇人生挫折是偶然的
C.要正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D.要正视前进道路的曲折性
2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是              (    )
A.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B.发展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C.   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D.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3大题,第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共计50分)
26.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时曾这样说:"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着眼于生活困难群体。因为在中国城乡,生活困难群体占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农民。一个船队,决定它的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试分析这一论述的哲学依据。(16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江苏华西村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独特的做法。改革开发之初,全国推行分田到户,华西村人根据本村人多地少,工业发达,集体家底厚的优势,搞起了“集体承包”,由30名种田能手承包了全村500多亩良田,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中去。90年代中期,华西人又依据国家对经济“抓大放小”政策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对本村“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紧紧抓住华西村经济命脉的大企业不放,将一些效益较差的小企业给个人经营,对有发展前途的小企业予以资金扶持。面对华西村的巨大成功,华西人用“吃透两头”“两个一致”来形容他们的经验。“吃透两头”是吃透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两个一致”,则是一头与中央保持一致,一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
(1)材料中“吃透两头”“两个一致”的唯物论依据是什么? (8分)
(2)从辩证法角度说明华西村做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哲学启示。(8分)
28.网络语言是汉语在网络环境下的变体,在网络语言中,病句、数字、符号、汉英杂糅表达方式成了正宗语言和网民的习惯用法,有的甚至走下网络,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新语言。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灵活变通的表达方式与常规语言相比具有新奇、简单、幽默等特点,应该走进大雅之堂。坦然接受它,是对语言规律的尊重;也有些人认为,它违背语言本身的发展规律,网络语言、词汇并无正确性和逻辑性可言,妨碍了我国语言文字的进一步规范和普及。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将会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在书面用语上,会影响到孩子的思维逻辑训练。
(1)上述两种观点在思想方法上有什么共性?(2分)
(2)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网络语言? (16分)
参考答案:
1~5     DBACB    6~10   BDDBA  11~15 CBCAB
16~20 CCCDC   21~25  A CADD
26.①根据中国城乡生活困难群体特别是农民占相当大的比重的实际,提出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着眼于生活困难群体,既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5分)又体现了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工作方法。(5分)
②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船队速度理论"体现了办事情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的道理。(6分)
27.(1)“吃透两头”“两个一致”正是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华西人一方面吃透本地工作实际,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的根本要求,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4分)另一方面吃透中央政策文件的精神实质,并以此为指导,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4分)
(2)①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学会运用科学工作方法。华西村人无论是坚持“集体承包”还是“抓大扶小”,都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把党的大政方针与本村具体实际相结合。(4分)
②坚持发展的观点,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华西村从一个农业小村变成工业强村,是与他们一次次抢抓机遇,实现超前发展、科学发展分不开。(4分)
(学生如答其它观点,只有言之成理,均可得分。第二问总分不得超过8分。)
28.(1)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观点,否认了事物的矛盾,都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2分)
(2)①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我们对待网络语言应作全面客观的分析,网络语言有利有弊,不能只看到一个方面。(4分)②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应该反对网络上的粗话、脏话、废话,但一些生动形象的网络习惯用语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所以应该予以保留。一概否定或肯定都是错误的。(4分)③要坚持适度原则。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不能过度,否则很容易被网络语言中的一些不健康因素所影响。(4分)④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我们既要看到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成长的有利因素,并充分发挥它的促进作用,又要看到网络语言的不利因素,并尽量抵制它的不良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