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08届高三政治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5-11 0:26:32下载本试卷

         08届高三政治第一次月考试题

政治试题

            (时量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回答1—6题。

1、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我国政府时时刻刻接受人民监督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D.政府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2、权力有两面性,为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  )

A.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B.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加强权力机关的制约和监督

3、我们可以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这种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  ) 

A.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B.舆论监督制度

C.网上评议政府和民主评议会    D.信访举报制度

4、扩大政治参与,推动民主决策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形式。政治参与,民主决策是实现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下列不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是(  )

A.在调整某项政策前进行专家咨询   

B.将涉及公众利益的有关决策进行公示

C.对某政府执法部门的执法情况举行听证会   

D.决策前进行调查研究

5、近年来,从审计“风暴”到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从政务公开到党务公开,中国社会在满足公民的知情权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立法听证会”、“价格听证会”也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词语。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社会的这一变化,你会选择(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日益巩固  

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C.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D.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落到实处

6、某市政府规定,“凡是市政府发布或经市政府同意以部门名义印发的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文件,均需进行解读”。强调解读文件“要使用人民群众读得懂、听得明的语言”。这一措施(  )

A.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管理权和监督权 

B.体现了政府审慎用权、民主决策的工作态度   

C.能使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政府决策     

D.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

7、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6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2%,“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 这需要政府加强(   )

A.管理职能      B.经济职能  

C.公共服务职能   D.立法职能

8、当前,少数地方政府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追求产值,甚至弄虚作假,贪大求洋,热衷于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形象工程”必须制止,是因为它违背了(  )

A.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B.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D.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9、今年2月2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首次审议就业促进法草案,对今后促进就业、扩大再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业促进法草案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为此要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优先扶持,帮助“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各级人民政府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A.各级人民政府是国家的权力机关

B.帮助失业人员就业是政府的责任

    C.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执政理念  

D.实现就业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

2007年3月16日,《物权法》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回答10—11题。

10、《物权法》是人大立法史上审议次数最多的一部法律,自1993年起草工作开始以来,经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7次审议,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1万多条意见,专门召开了100多次座谈会,并请专家反复论证。这一过程体现了(  )

    A.人民群众是立法的主体     B.党领导立法工作的进行

    C.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精神   D.人民群众享有质询权

11、《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它规定对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要给予平等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一规定(  )

①说明不同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相同的 ②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④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各种权利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在我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它们的关系是( )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三者是辩证统一的,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  ③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④人民群众是党领导下依法治国的主体力量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起草了“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随后“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上正式通过。这一过程表明:(  )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权力机关  ②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务院行使行政权  ③“十一五”规划纲要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④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7月16日,中共陕西省纪委在太原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黑砖窑”事件涉及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渎职的处理情况,基本查清了“黑砖窑”事件中涉及的有关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监管不力、失职渎职,以及个别党员干部参与“黑砖窑”承包管理等严重问题。所查处的案件共涉及临汾、运城两市的8个县,95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受到处分。“黑砖窑”事件昭示我们(  )

①要加强党员和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②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监督 ③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④中共党委必须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这一准则的基本内容包含:(  )

①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一样,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 ②各政党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③各政党都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④各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完全平等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包括个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共同奋斗的结果。我国民主党派是(  )

A.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工人阶级政党

B.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执政党

C.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参政党

D.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

  2007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日子。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光辉照耀下,全区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奋发图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内蒙古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答17—18题。

  17、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自治区域来说,这一制度有助于(   )

①因地制宜发展本地各项事业 ②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③在统一主权下行使地方自治权 ④保证国家安定,提高综合国力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③④

18、党中央、国务院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从政治上讲是为了(   )

A.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巩固国家政权

B.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为少数民族人民提高生活水平提供物资保障

D.促进民族团结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

19、下列属于民族自治机关的是(  )

A.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B.广西百色市那佐苗族乡人民政府

C.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20、2007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也列席人大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来自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的2 000多名政协委员围绕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切实履行职能,积极建言献策。上述事实表明 (  ) 

①政协对国家重大问题可以发表意见  ②政协有权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  ③政协对部分提案有权进行表决  ④政协可以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建议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这是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期间的顺口溜。对此,国家正在加强对医药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监管,积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从政治常识看,国家的这一举措表明(  )

①国家在履行管理经济的职能     ②国家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③医药卫生费用属于国家公共财政支出 ④体现了政协在国家管理中的决策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2007年6月8日在德国北部海滨小镇海利根达姆闭幕。八国集团就应对气候变化达成一致,承诺“大幅度”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同意在联合国框架内进行减排谈判。回答22—23题。

  22、八国集团就应对气候变化达成一致,这表明(  )

  A.八国的根本利益完全相同

B.八国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

C.八国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根本一致

D.国际关系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23、胡锦涛主席在应邀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上指出,我们应该携手推动国际社会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目标和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开展积极、务实、有效的合作。为了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胡锦涛主席上述讲话表明( )

  ①中国积极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②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 ③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 ④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07年8月9日开始,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举行“2007——和平使命”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上合六国元首到和平使命军演现场观摩2小时。回答24—25题。

24、上海合作组织成立6周年来,以其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了它的职能和定位,它是一个(  )

    A.专业化的国际军事组织

    B.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多边的、区域性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D.多边的、区域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25、上海合作组织合作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一理念(  )

    A.与世界各国的外交政策是一致的

    B.与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是一致的

C.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认可

    D.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进行国际交往的准则

二、综合题(共50分)

26、目前我国网民已达1.11亿,占世界网民总量的11%,成为世界一个庞大的网络群体,网络传播方式以其即时、互动为特点,更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舆论平台。2006年元旦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这是推动政府改革,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促进政务公开、改进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能,便于公众知情、参与和监督,具有重要意义。中南海高层在肯定网络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央一再强调国家要依法加强对网络的管理。温家宝总理也多次指出:“每一个公民都有利用互联网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时也要自觉地遵守法律和秩序,维护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

(1)结合所学的政治学的知识,谈谈中国政府网开通的依据及意义。(10分)

27、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在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采取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的办法,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10分)

28、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关键是要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对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7分)。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主要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8分)。

  

29、材料一,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延续了2002年以来快速增长的态势,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净增3387.8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贸易顺差过大既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也不利于对外经贸合作的持续发展。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这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世界的高度认识减少顺差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2007年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好落实,这也预示着我国外贸战略的重大调整。

材料二,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高于大多数国家,在世界市场中所占份额也快速提高,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内将会进入贸易磨擦的多发期。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关税的大幅降低,许多国家在技术和环保上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为我国产品设立了更多的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1)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我国外贸战略的理论依据。(7分)

(2)运用国家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如何妥善处理贸易摩擦问题上的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问题(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D  4C  5B      6D 7C 8B 9B 10C 

11A 12D 13B 14A 15B    16C 17C  18D 19C 20B 

21A 22B 23C 24D 25B

二、综合题

26、依据:我国的国体,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机构的性质,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加强政治职能(2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2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政治自由、监督权、参与权、知情权等(2分)。

意义:有利于推动政府改革,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促进政务公开、改进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能(2分);有利于公众知情、参与和监督,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分)。

27、①在我国,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农民作为权利的主体,享有平等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2分)。②工农联盟是我国政权的阶级基础,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维护农民的利益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分)。③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2分)。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2分)。⑤党和政府有责任通过相应政策和措施解决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保障农民的健康权益( 2分)。

28、(1)①政党领导国家政权,是当代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讲,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3分)。②抓好党的自身建设,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协调各方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2分)。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抓好党的自身建设,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和人民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2分)。

(2)①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推进党的建设(2分)。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水平(2分)。③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党在全歌会的影响力和凝集力(2分)。④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2分)。

29、(1)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无论是强调扩大出口,还是提出积极扩大进口,都是国家利益的要求和体现。(3分)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2分)平等互利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之一。我国坚持互利合作,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实现共赢。(2分)

(2)①国家具有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职能,要根据有关国际技术、和环保标准制订我国的相应法律法规,并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提高产品质量,应对国际挑战(4分)。②国家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应对非关税壁垒预警机制的研究和完善,为企业提供信息和服务,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2分)。③履行国际交往职能,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政府与贸易磨擦国积极磋商达成协议,使我国经济发展有了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