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三第三次月考政治考试题

2014-5-11 0:26:32下载本试卷

高三第三次月考政治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合计48分)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在努力追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争取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据此回答1—2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不起基础性作用的有:

 ①供求关系   ②价格机制  ③竞争机制  ④宏观调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④      D.③④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就像“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着人、财、物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所以:

①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②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全面市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③市场为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完全正确的信息,促使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④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06年前三个季度,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运行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继续保持上年的发展势头,经济效益平稳较快增长,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据此回答3—4题。

3.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根本的途径是:

A.鼓励有优势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兼并    B.采用先进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C.依靠科技进步,走集约型增长道路    D.规范破产行为,真正实现优胜劣汰

4.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A.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B.解决社会总需求落后于社会总供给的矛盾,控制经济过热

C.解决社会总供给落后于社会总需求的矛盾,抑制过快消费

D.调整生产力布局,实现企业技术进步

2006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 “十一五”规划纲要)。据此回答5--6题:

5.沿用了五十年的《计划》第一次变成了《规划》。这种新的变化的最深刻原因是:

A.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需要          B.依法治国的需要

C.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          D.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6.《纲要》指出:“形成一批有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在现代企业之所以注重知名品牌,是因为:

①知名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意味着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形成规模效益 ②知名品牌具有更大的使用价值,所以价格高,利润空间大 ③知名品牌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④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是产品之间的竞争,企业发展需要名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中国改革发展思路中占据了20多年的一个重要命题——“先富论”,在“十一五”规划中转变为“共同富裕”的主调。回答7—8题。

7.“十一五”规划“共同富裕”的主调,体现了: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效率优先的分配原则 ④建构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让部分人和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进而实现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过程,表明:

①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②任何量变都会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④实践是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畅销全球的书籍讲述了这样一则寓言: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与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生活在迷宫之中,他们同时发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奶酪仓库,幸福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有一天,奶酪不见了。嗅嗅和匆匆随变化而动,并寻找到了新的奶酪。而哼哼和唧唧则固守在逝去的美好幻觉当中,消极等待,抱怨不休。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唧唧重新走出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新的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郁郁寡欢,坐而待毙……据此回答9-10题。

9.现实生活中,“奶酪”随时有可能被人动了。这反映了市场经济的特点是:

A.平等性      B.竞争性      C.开放性     D.基础性

10.求新求变已成为企业生存的本能。下列做法符合该经营理念的是:

①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  ②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 ③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④清理、废除与WTO相违背的有关政策、法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规定:“非公有资本可以投资参股下列领域的国有文化企业:出版物印刷、发行,新闻出版单位的广告发行,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音乐、科技、体育、娱乐方面的节目制作,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上述文化企业国有资本必须控股51%以上。”回答11--12题。

11.按上述“规定”组建的企业:

①属于股份制企业 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③扩大了公有资本支配范围 ④实行厂长(经理)负责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12.国有经济进而有为,要在做大做强上下工夫,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这种支柱作用表现在:

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③在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国有经济中,国有大中型企业贡献最大 ④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06年7月5日至6日,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议上强调,英才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提高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实施,切实做好试点工作,把这件关系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办好。据此回答13—14题。

13.从经济常识角度看,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①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粮食生产的有力措施②有利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④是国家履行经济职能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从政治常识角度看,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反映了:

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②科学发展观③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④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回答15--16题。

15.“心忧炭贱愿天寒”表明了炭的贵贱是:

A.由天气因素所决定               B.受市场需求影响的

C.由卖炭翁伐薪烧炭的劳动决定的         D.由市场上炭的供应量决定的

16.《卖炭翁》已被一企业注册为“卖炭翁”竹炭店的商标。该企业还把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句作为广告用语,在短短三个月发展连锁店400多家。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自身的文化内涵  ②传统文化也可以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多方面的  ④广告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鸟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据此回答17--18题。

1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18.“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常被用来形容过去的一些昂贵的商品现在变成了大众消费品。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B.大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C.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D.商品市场日益繁荣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回答19--20题。

19.“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给我们的经济学启示是:

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B.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也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C.商品的基本属性是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 D.商品的使用价值呈现出精神化趋势

20.“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喔”是大家熟知的酒广告词,深得大众的认同。这是因为它体现了:

A.企业不一定要以赢利为经营目标    B.企业赢利与对消费者负责是完全统一的

C.企业经营者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D.企业经营者有高度的政治觉悟

随着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四大工程的相继开工建设,上海市民用上新疆的天然气,江苏游客乘火车可直达“日光城”,华北喝上长江水。这些多年的梦想正在化为美好的现实。据此回答第21--22题。

21.四大工程的建设:

   A.有利于优化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B.体现了国家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C.反映了市场对经济资源的调节作用  D.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2.四大工程在祖国大地上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改变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布局。这表明:

   A.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D.行政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目前,非洲53个国家中有47个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始终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1月12日,我国政府在北京首次发表对非洲政策文件——《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2006年11月3日—5日,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中非决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据此回答23—24题。

23.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的经济意义有:

 ①必然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②有利于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 ③有利于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④有利于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表明:

A.国家因其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B. 当今国际关系主要表现为合作共处  

C. 国家的外交努力是建立良好外交关系的最有效手段

   D.共同的国家利益是中非携手的基础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了关于“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回答25 — 27题。

25.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在我国,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①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②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③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④是依法治国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可见: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是否知荣辱,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人格能否确立,而且关系到民族、国家兴衰

C.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D.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27.下列对右图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A.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B.暂缓经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必须统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应协调发展

我国海洋面积广阔,是一个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如何科学利用海洋资源是一个意义十分重要的课题。回答28 —29题。

28.为保护海洋资源,避免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行动。这主要表明:

  A.我国政府是服务型政府          B.国家与人民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C.国家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执行者     D.国家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9.保护和节约海洋资源,我们必须:

 ①实行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  ②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 ③加强国家对海洋资源的宏观调控 ④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06年1月9日至11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纳要(2006 — 2020)》,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2006年2月9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央确定经过15年努力,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回答30 —32题。

30.党中央、国务院对新世纪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高度重视,这说明: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实力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③国务院积极履行文化职能 ④党和国家履行管理经济建设的职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 2020)》强调要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其哲学依据是:

  A.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发挥主观能动性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32.当前,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因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①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②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 ④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33.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变化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把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写进宪法。(4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道理?(2分)

3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材料一: 从世界经验来看,100多年来,世界上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技术创新绝大部分源自企业。发达国家80%的科研工作是在企业中完成的。

在我国深圳,90%以上的研究开发机构设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在企业,研究开发经费的90%以上来自企业,90%的专利是由企业申请。经过10多年发展,深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已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的“半壁江山”,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国内大中城市前列,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最高、出口最多城市。

  (1)材料一中的经济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请你运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二:目前,海尔已经拥有博士、硕士等高级科研带头人近500名。在海尔保证足够的科技资金一直是第一位的事情,每年提取销售收入4%的科研经费是雷打不动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洗衣机市场的新产品近一半是海尔投放的。当国内空调市场价格战甚嚣尘上之际,海尔空调却埋头于科技创新,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地以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对舒适性、方便性等多方面的需求。目前海尔空调在国内外市场上需求旺盛。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说明企业如何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8分)

(3)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同时还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简述其哲学依据。(4分)

35.东盟已成为本地区和国际舞台上一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巩固和发展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关系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发展同东盟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巩固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外交政策。

2006年10月30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南宁举行。 会后,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东盟纪念峰会联合声明》。温家宝发表了题为《携手奋进,共创中国——东盟关系的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

2006年10月31日,为期4天的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开幕。温家宝指出,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努力实现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超过2000亿美元的目标,把双边经贸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请从政治常识角度,简要说明我国与东盟建立和巩固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因和意义。(8分)

36.2006年10月8—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大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为了落实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长沙市第十一届党代会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构建和谐长沙”的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长沙经济蓬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及地区差距扩大、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治安问题突出、腐败现象较严重、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妥善处理和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有效解决社会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从当前来看,政府要积极发展经济,扩大和促进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长沙”。

(1)运用经济常识分析说明应该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8分)

(2)请从政治常识角度,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为了构建“和谐长沙”,政府应该做些什么?(8分)

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1.5分×32=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C

A

D

C

D

C

B

D

B

D

A

D

B

D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B

A

D

C

D

C

B

D

A

B

B

D

B

A

C

D

33(1)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我国的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2分)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生产,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群众的生活,吸收私人资金,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2分)

(2)①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材料二宪法有关的论述,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②同时也为政府监督和管理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法律依据。(4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或一切从实际出发) (2分)

34(1)①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2分) ②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国民经济的细胞),它们的生产和经营决定着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机和活力。(2分) 价值规律的作用引起市场竞争,企业为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必须不断改进生产技术,自主创新。(2分)【答出下列观点,酌情给2分。这既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带来经济效益),又在客观上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技术进步。】 

(2)①企业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证足够的科研资金投入,把企业的发展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改善管理,形成鼓励自主创新的机制。(4分)②企业要面向市场,不断地创新出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2分)③在分配关系中,更加重视技术要素分配,建立起企业内部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2分)

(3)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③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而起作用。(4分。只答出“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或“联系观点”、“矛盾观点”给2分。)

35(1)原因:①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面对世界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我国发展同东盟的关系,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3分)②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中国发展与东盟的关系符合双方的利益,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东盟的日益发展是双方关系不断发展的基础。(2分)

(2)意义:①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3分)②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2分)(本小题最多8分)

36(1)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对生产关系进行相应调整。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防止两极分化;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增加个人收入。③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④加强宏观调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利用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有效的收入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⑤在进行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要特别强调进行社会结构的调整,逐步消除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考生准确答出其中四个要点,可得8分;答出五个要点且均符合参考答案的,可得10分。从其他角度回答且符合题意的,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8分。)

(2)①切实履行国家的政治职能。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尤其是要加大反腐的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②全面履行政府的经济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不断完善政府管理经济的制度体系,从而增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消除导致经济不平衡和导致社会分配不公的种种因素。③还要重视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④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制止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⑤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体系,依法处理政府的各项事务,切实杜绝滥用权力的行为。

(考生准确答出其中四个要点,可得8分;答出五个要点且均符合参考答案的,可得10分。从其他角度回答且符合题意的,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