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三政治第二学期期初调研考试

2014-5-11 0:26:33下载本试卷

高三政治第二学期期初调研考试

             

命题 孙国瑾 詹文广 审题 顾正勇

说明: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序号填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手机因价格昂贵曾经是身份的象征,如今却成了人们手中的玩具。这一现象说明

   A.手机的价值背离了价格

  B.生产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C.生产手机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手机生产厂家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

2.2006年12月31日,刘先生买了5万元中国银行的股票,该股此后一路高涨,后来听分析人士说还要大涨,刘先生更舍不得卖了。可是到了2007年1月5日,该股股价大跌,刘先生亏了1000多元。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股票投资的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B.股东享有定期从股份公司取得利润分配的权利

   C.股票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D.—股票具有较强的流通性 

阅读漫画《节能之路》,回答3—4题。

3.漫画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A.节能是GDP快速增长的根本途径

   B.只要节约能源就能促进经济增长

   C.节约能源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节约能源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4.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追求绿色GDP

   ②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③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④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我好累……”是打工族的共同心声,广州某女工因加班而猝死,这一事件唤起了社会关注民工合法权益的呼声。女工猝死事件中,企业侵犯了民工的

   A.获得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B.社会保障的权利

   C.休息、休假的权利      D.提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2006年,我国进一步降低了进口轿车关税,一些国产轿车也随之纷纷降价。据此回答6—7题。

   6.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大战一般是由规模较大的企业主动发起的。企业的这一举动

   A.会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    B.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5.自“超级女声”在全国唱响以后,各式各样展示青少年能力和才华的比赛一个接一个,有专家指出,青少年参加这类比赛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沉迷其中而影响正常的学习。这启示我们要

   A.满腔热情地支持新事物成长  B.重视真理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

   C.坚持适度原则         D.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6.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在青藏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全体参建人员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青藏铁路建设者的英勇壮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②科学的价值观决定了实践的成败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④理想需要在奋斗中实现

   A.①②⑧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2006年,海峡两岸贸易快速发展,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暄”是目前两岸经贸关系的形象写照,下列诗句与此句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A.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  B.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8.“世界上既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主要说明

   A.事物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B.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

C.事物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  D.事物是系统与要素的统一

19.中国是一个产煤大国,也是矿难频发的国家。为此《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中指出:要全力扭转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从政治学角度看,减少矿难必须

   ①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履行政府职能  ②保证国有经济在煤炭产业中的主体地位

   ③坚持对人民负责,加大执法力度    ④贯彻依法治国原则,重视保护人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两会”期间在政府网站开展的“我有问题问总理”提问征集活动中,有近20万名网友跟贴向总理提问。这体现了

   A.公民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提高    B.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C.公民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D.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提案权

21.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是

   A.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B.我国各族人民都一律平等

   C.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D.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22.2006年4月13日,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我国政府申明,支持我国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人的全面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这表明我国政府

   A.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B.注重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D.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2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A.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坚持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D.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依法治国

   24.2007年1月1日,联合国第8任秘书长潘基文正式行使秘书长职权。联合国秘书长是

   ①联合国各机构的行政秘书  ②由安理会推荐产生的

   ③由联合国大会任命的    ④联合国的行政首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⑧  D.①④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不怕命坏,就怕病败”,农家最怕患大病。截止2006年年底,江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90.5%,全省参保农民医药费用实际补偿比由2005年的23%增加到28%,有1.1万参保农民报销万元以上。据此回答25—26题。

   2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组织、出资为农民办的一件实事、好事,近年来,我省各级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但调查资料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少数地方甚至出现了“村干部怨气火,群众意见多,好事在群众中并不叫好”的现象。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26.中央财政从2007年起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补助。这表明财政

   A.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  B.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障

C.保证了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D.可以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27.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对长征精神有新的认识,并发扬光人。这样才能

   A.发挥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

   B.不断深化、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C.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发挥主观能动性

D.更好地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28.景观照明被认为是“打扮城市的美容师”,造就出“不夜城”的繁华娇媚。然而,随着电力日益紧张,在耗电耗能的“人造不夜城”和节能之间,一些城市选择了后者,不再营造“人造光彩”。这种变化体现了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2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缩小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国家在分配领域采取上述措施,是因为

   A.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

   B.收入分配上的相对平等能确保社会成员实现同等富裕

   C.公平是效率的基础,公平能促进效率的提高

D.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0.2006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企业破产法》,从立法上确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破产制度。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

   A.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    B.防止社会成员收入的两极分化

C.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  D.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31.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有经济的股份占60%,集体经济的股份占15%,外资企业的股份占10%,私营企业的股份占10%,个人股份占5%,公司建立了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责权明确,运转协调。这说明该企业

   A.实行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 B.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

C.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           D.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

32.“中部崛起”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举措。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

   A.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B.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C.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作用的结果  D.缩小城乡差别的要求

33.党中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说明中国共户党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者

   C.坚持科学执政这一基本执政方式    D.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经济领导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34.近年来,中国与非洲的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2006年1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指出中国对非政策的总体原则和目标是: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互惠,共同繁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相互学习,共谋发展。同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峰会主题为“友谊、和平,合作、发展”。

以上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点的?

35.在铁道部宣布“今年起春运铁路票价不再上浮”的消息传出后,我省物价局也随后调整政策,宣布今年春运我省公路客运票价原则上不再实行加价20%的规定。“今年春运不涨价,我们回家的心情会更好。”乘客这样说。

请根据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的道理,谈谈如何认识今年我省春运公路也不涨价的这一现象。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背景:新课程的实施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促进了他们潜能的开发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减轻了课业负担。但不少家长担心这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和升学,纷纷要求学校增加课时,加深难度,并忙于为孩子添教辅、请家教。

辨题:只有被人家接受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37.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就是国家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

五、论述题:本题18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说明。

38.          表1.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情况

进口产品名称

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集成电路及芯片制造装备

数控机床、轿车制造

光纤制造装备

所占百分比

80%以上

70%

100%

注:目前我国医药95%、芯片80%以上,数控机床和纺织机械70%以上,汽车90%以上的专利都是国外的。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全世界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表2我国和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情况比较

材料: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15年时间(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06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为我国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描绘了蓝图。

   阅读图表和材料,回答问题:

   (1)表1、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简要分析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3)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国家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六、综合探究题:本题19分。要求紧扣题意,结合情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展开探究和说明。

39.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专题学习中,某中学高一(1)班的同学就“农村露天垃圾处理问题”组成探究小组,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农村垃圾的存放和处理问题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垃圾随手乱扔;垃圾箱数量不够,质量不好;缺乏有效管理;一些垃圾污染土壤、水源、空气:没有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回收和处理不规范,造成更大的污染等问题。

假如你现在加入该探究小组,请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就农村垃圾回收和处理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2)某部门准备对农村垃圾回收和处理举办听证会,你认为必须邀请哪些方面的代表参加,并简要说明理由。

   (3)请你就农村垃圾处理设计两个方案,并简要说明这些方案中包含的哲学道理。

高三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34.(1)中非之间互利互惠,共同繁荣,彼此合作发展体现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2)中非之间真诚友好,平等相待,友谊和平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3)我国与非洲各国团结合作,共谋发展体现了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4)我国加强与非洲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体现了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以上每点3分,答出3点得9分)

35.(1)竞争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公路为与铁路争夺客源,采取了不涨价的措施;

(2)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制约的,过高的价格会影响需求,客运涨价会导致客源下降,从而影响经济效益;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今年春运公路不涨价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  

(4)市场竞争会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宏观效益的提高。

(以上每点3分,答出3点得9分)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1)判断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要看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而不能用人们接受与否来评价。(3分)

   (2)实施新课程改革,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也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它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正确的价值观。它会随着人们在实践中对它的认识而发展,也最终会被广泛欢迎和接受,并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4分)

(3)一种价值观如果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即使在某一时期被人们接受,也是错误的,也会阻碍事物的发展。(3分)

(考生若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角度作答,说明有些家长教育孩子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是旧的教育观念的反映,是与教育规律相违背的,也不符合与当今时代发展要求,但改变它也需要一个过程。也可酌情给分)

37.(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国家确实要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