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三政治第二次调查测试试题

2014-5-11 0:26:34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政治第二次调查测试试题

  政 治 试 题 

命题:张锦成 张 军 庄卫军 审定:秦书珩 庄卫军


般关系的曲线是

8.“卖掉8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波音飞机”,是中美贸易的形象说明。这说明我们应该

   A.增加我国产品的出口数量  B.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

C.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D.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9.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一些地方粮价出现小幅上涨,引起舆论关注。国家有关部门也迅速作出反应,分批次向市场投放临时存储粮,以稳定市场。这表明

  A.粮食是国计民生的基础       B.保持粮价不变是宏观调控的目标

C.稳定粮价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D.粮食价格上涨必然引发通货膨胀

10.2006年1~11月全国财政收入累计达36084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加7142亿元,增长24.7%。预计全年全国财政收入将达到3.9万亿元左右。我国财政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A.税收的大幅度增长  B.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

C.投资的大幅度增长  D.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1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7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列选项中属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是

   A.大力增加财政支出  B.加大市场货币供应

C.适当提高银行利率  D.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12.“股票市场可以让你成为富翁,也可以使你沦为乞丐”,这句话表明股票的特征是

   ①高投入 ②高收益 ③高风险 ④流通性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13.近年来,大批年轻人追逐暴涨的房价购房,使自己变成“负翁”一族,成为“房奴”。这启示我们应

   A.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B.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C.革新陋习,科学消费  D.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14.江苏丰县因欠债遭五大银行联合封杀。如今,重塑诚信后的丰县获八大银行集体授信,截至2006年9月底,已有8亿多信贷资金注人该县。这表明

   A.诚信可以使得市场交易活动顺利进行

   B.诚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题中之义

   C.诚信机制的建立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D.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5.目前我国至少有85%的新迁住户要装修居室,家庭居室装修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家庭居室装修业的兴起说明

   A.刺激经济发展必须扩大内需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与水平

   C.劳务消费是居民最基本的消费

D.新的消费热点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16.保监会执行的新《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第75条规定“保险公司使用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所采用的语言应当通俗易懂、明确清楚、便于理解”。保险公司采用通俗易懂、明确清楚、便于理解的语言,这样做

   A.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B.鼓励公民投资多元化,实现消费者的监督权

   C.有利于投保者的索赔,尊重了消费者的求偿权

D.能够为投保人提供安全保障,确保生产生活安全

17.截止到2006年10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外汇储备

   A.就是美元等外国货币

   B.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其唯一职能

   C.越多说明其自主创新能力越强

D.是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8.韩国的面积仅为9.92万平房千米,人El 4500万,矿产资源匮乏。20世纪50年代初经济濒于破产,60年代开始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很快,80年代末就步入了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的行列。这一事例主要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A.生产的国际化  B.市场的国际化

C.资金的国际化  D.信息传播的国际化

19.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目前我国已进入对外贸易摩擦高发期。这启示我们

   A.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B.要把扩大对外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C.要努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水平

D.要努力扩大出口,保持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地位

20.近现代,由于政治、经济、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国家结构复杂,产生了多种结构形式。不同国家结构形式划分的主要是根据

   A.国家的特点和各民族的状况  B.国家权力集中程度不同

C.国家阶级力量的对比      D.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

21.从2007年1月1日起,所有死刑案件核准权都将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核准权

   A.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

   B.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C.有利于人民法院依法行政

   D.有利于司法公正、杜绝腐败

22.“可口可乐、麦当劳和好莱坞”通过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文化,但不管世界如何改变,各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不会被完全消灭。这是因为

   A.文化是一国的,也是世界的

   B.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的基本特征具有极大的稳定性

   C.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

D.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是相互影响的

2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

   A.人民政协  B.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政府  D.人民法院

24.潘基文是继缅甸人吴丹之后第二个亚洲籍的联合国秘书长。韩国人潘基文成为联合国秘书长的基本程序是

   A.由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共同推荐和任命

   B.由安理会推荐,经国际法院最终裁决

   C.经联合国大会推荐,由安理会委任

D.由安理会推荐,经联合国大会任命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错选、多选,少选该题不给分。

25.漫画“药品降价,又遇尴尬”意在提醒药品生产企业和医院、药店

   A.获取利润最大化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B.既要提高效益,更要遵守职业道德和承担社会责任

   C.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D.要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合市场需要的药品

26.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上市,由原有的国有独资银行成为股份制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有利于

   A.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B.扩大国有资本的在企业中的比重

C.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D.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27.签定劳动合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平等自愿原则和协商一致原则

   B.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

D.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有利于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

28.购买食物的人均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从下面图表中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

A.食物需求总量不断减少  B.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C.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收入差距已不存在

29.2007年1月8日,韩国泛泰手机正式退出中国市场,除了三星,大多数日韩手机在中国遭受了滑铁卢。专家指出,大多数日韩手机厂商本土化不强是这些日韩手机厂商最终落败的一个共同原因。这说明

   A.企业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应遵循价值规律

   B.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在竞争中确立优势

   C.广告宣传对企业的信誉与形象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D.市场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试金石

30.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这一重大任务的是

   A.实行农业反哺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方针

   B.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C.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D.推动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31.关于下列图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国在粮食生产率上高于乙国

   B.乙国在粮食上的生产率高于甲国在肉上的生产率

   C.如果甲、乙两国发展对外贸易,则甲国在粮食上具有比较优势

D.如果甲、乙两国发展对外贸易,则乙国在肉上具有比较优势

   32.2007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权威人士评价:“这既是一条经济线,又是一条政治线”。说它是政治线主要是因为青藏铁路

   A.有利于促进西藏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

   B.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C.有利于西藏市场机制的发育和人们市场意识的增强

   D.有利于我国边疆的稳定和国防的加强

   33.2006年9月18日,中国对美国国务院“2006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涉华内容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这主要是因为

   A.美国打着宗教自由的幌子,实质上是干涉中国内政

   B.我国不允许宗教界开展国际友好往来

   C.美方行为侵犯了我国宗教依据宪法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D.宗教与民族不可分,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企业所得税上对外资企业采取了有别于内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结束企业所得税“异税”时代的时机已经成熟。2006年12月24日,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进行首次审议,草案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

   (1)我国为什么长期实行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政策?

(2)结束企业所得税“异税”时代有何经济意义?

   35.2006年是中国反腐年,又有一批高官相继落马。纵观高官落马,主要存在这样一些原因:一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消极腐朽思想恶性膨胀;二是脱离群众,独断专行,言行决策缺乏有效监督。

   联系上述材料,对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你的建议。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只要企业参与竞争,市场经济就能有序发展。

 

   37.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各地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陆续展开,这次换届选举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乡级人大任期由3年改为5年后,县乡两级人大同步进行的第一次换届选举,涉及选民9亿左右。

   辨题: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有利于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五、论述题:本题18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说明。

38.材料一:中非贸易额增长情况(单位:亿美元)

时间

2000年

2003年

2005年

2006年l—9月

贸易额

106

185.5

397

406

材料二:中国援非项目统计(截止2005年底)

对非洲国家投资

为非洲国家培训人才

免除穷国债务

承担成套项目

62.7亿美元

1万余名

109亿元

176个

注:中国的援助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这些经济现象体现我国外交政策哪些特点?

六、综合探究题:本题19分。要求紧扣题意,结合情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展开探究和说明。

39.究竟什么才算和谐?人民群众对和谐社会有怎样的看法?现在离和谐还有多远?带着这些问题,某校高三(3)班学生开展了“构建和谐江苏”专题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他们搜集到以下一些资料。

材料一: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情况

 总量

同期增长

   苏南

    苏中

   苏北

 总量

同期增长

 总量

同期增长

 总量

同期增长

7345.3亿元

 21.8%

5050.2亿元

 20.8%

1399.8亿元

 21.1%

774.6亿元

 21.5%

注:近年来,江苏着力实现区域发展的大联动、大协作,以园区开发建设为平台,以项目转移为载体,以要素流动为推动,打造苏南.、苏中、苏北共同发展的大通道,创造了近年来少有的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赶超的新局面。

材料二:2006年前三季度江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支出情况

城镇人均家庭总收入

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

农村人均现金收入

农村人均现金生活消费支出

金额

  11505元

  7161元

  4690元

  2396元

增长

  14.3%

  9%

  14.2%

  15.8%

材料三:20%年11月,江苏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进行了江苏百姓眼中的和谐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有近九成的百姓感到幸福和比较幸福,但仍有许多人感到生活有压力。对江苏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情况表示满意的有65.0%,不满意的有15.4%,说不清的19.5%。分城乡看,对江苏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情况满意率农村高于城镇,农村71. 3%,城镇62.0%;分地区看,苏南、苏中、苏北满意率分别为58.2%、69.5%、69。1%,苏中、苏北高于苏南。  

(1)江苏在“两个率先”、“富民强省”目标的指引下,已经初显和谐之相,但也存在不谐之音。请你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江苏“和谐之相”和“不谐之音”的主要表现。

(2)2007年江苏省两会开幕在即,同学们围绕“构建和谐江苏的过程中如何统筹区域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两大主题,准备向两会提交他们的建议。同学们向两会提交建议的政治学依据是什么?  

(3)假设你也参与了综合探究活动,请你从“统筹区域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两大主题中选取一个主题,谈谈你的建议。    

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D

A

C

A

B

C

B

C

A

D

C

C

题 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 案

D

A

D

A

D

B

A

B

A

B

A

D

题 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 案

BC

AC

AC

BC

AD

BC

CD

BD

AC

注: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少选、错选不得分。

34.(1)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实行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有利于引进外资,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3分)

   (2)结束企业所得税“异税”时代,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2分)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3分)

  

   (2)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我国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③公民享有监督权,建议权是其重要表现(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给4分)

  (3)统筹区域发展:①建设特色产业,苏南加强自主创新,苏中推进没江开发,苏北加快工业化进程。②政策倾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给予相应的税收等政策优惠。③加强摹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交通设施尤其是苏中苏北的基础设施建设。④加强区域协作,加快苏南与苏北(工业)园园合作建设。(9分,每点3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给9分,其他建议和视其表述合理程度酌情给分)

   统筹城乡协调:①政策倾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给予相应的农业与农村税收等政策优惠。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③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依靠政策、发展科技、加强农业的产业化经营。④大力发展农村乡镇企业。(9分,每点3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给6分,其他建议和视其表述合理程度酌情给分)

   注:统筹区域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建议如都答不重复给分,统一以统筹区域发展的建议为判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