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三政治模拟试卷3

2014-5-11 0:26:34下载本试卷

高三政治模拟试卷(三)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 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铅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不用上交。

第一部分 选择题(76分)

一、选择题Ⅰ: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2006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

A、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B、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C、增加农民收入                 D、建设现代农业

2、从2006年8月10日起,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正式在全国发行。《江泽民文选》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及其重大成果,系统阐述了__________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充分体现了江泽民同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和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作出的杰出理论贡献。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三个代表” 

3、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庆祝大会在青海格尔木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同时举行。有锦涛主席出席了格尔木市的庆祝大会,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学习和弘扬    的青藏铁路精神。

A、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吃苦 B、顾全大局、舍己为公、万众一心、艰苦创业

C、挑战极限,勇创一流八妇女节      D、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

4、2006年11月4日至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48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团团长,在北京举行了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会议共同宣读了_________

A、《中非友好合作宣言》             B、《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

C、《中非共同构建和谐的新世界宣言》       D、《中非发展新伙伴计划》

5、2006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14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河内签署了《河内行动计划》。本次会议的主题是______

A、走向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B、推动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

C、加强人类安全、反恐合作,实际区域稳定目标

D、建立安全和良好的商业环境,实现茂物目标

6、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选出新一届领导机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当选新一届中国作协主席,接替上届作协主席   ,成为中国作协57年历史中的第  任主席。

A、铁凝  巴金  三              B、曹禺  周扬  四

C、巴金  铁凝  二              D、孙家正  贾平凹 三

7、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起施行。新《义务教育法的核心和灵魂是    

A、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B、大力发展义务教育

C、实施素质教育                 D、推动教育公平均衡

8、2006年10月13日下午,第6l届联合国大会正式任命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下列关于联合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联合国是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的国际组织

B、世界能否和平与发展,关键取决于联合国

C、联合国成立以来,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D、联合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为宗旨

9、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三者的关系是

①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

②党中央是国家的最高机关,全国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③中国共产党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全国人大的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全国政协对其进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0、据统计,目前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在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这表明

A、各民族已实现了事实上全方位的平等    B、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C、少数民族在政治上享有特殊的权利    D、我国的国家结构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11、2006年9月19日上午,由枣庄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枣庄国际石榴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隆重开幕。共有1338名国内外客商参加这次投洽会,带来了182个投资签约项目,合同利用外资140多亿元。材料中政府履行的职能是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12、在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主要有

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    ②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

③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      ④通过舆论监督制度参与

⑤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  ⑥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

⑦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  ⑧通过基层民主制度参与

A、①②③⑦    B、②④⑤⑧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3、一项调查表明,近4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用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凭一时冲动而购买的,东西买回来之后,却发现并非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闲置一旁,造成浪费。这说明消费应

A、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B、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C、提倡适度消费               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14、2006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这部法律的通过和实施

A、有利于党内民主集中制的进一步的完善         

B、为理顺人大和一府两院的关系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

C、有利于公民参与民主监督 

D、进一步完善了党内的反腐机制,力保权为民所用

15、2006年新年开始,张先生打算用5万元进行投资。他没有医疗保险,希望在这方面有所投人。除此之外,他还想选择风险较小的其他投资方式。比较适合张先生的投资理财组合是

A、人身保险和股票              B、人身保险和政府债券

C、财产保险和金融债券            D、财产保险和企业债券

16、人们常说,“优质优价”、“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但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出现“优质不优价”、“好货也便宜”的现象。“优质”产品之所以“优价”,其根本原因是

A、优质优价符合国际惯例    B、生产优质产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多

C、优质产品价值量大      D、优质产品的使用价值大,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17、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一贯主张“诗言志”,他的大量诗作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可侵犯,不可欺辱和独立自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铮铮骨气,体现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建设祖国的战斗豪情,其影响之深,无与伦比。有外国人曾说毛泽东和中国革命,是“一个诗人赢得了新中国”。这主要表明

A、思想、理想、信念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B、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C、先进的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诗人的气质和风范成就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其先进性在于它

①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

③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     ④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网络世界是各种思想交织在一起的“万花筒”。我们应当用先进的文化武装自己,把腐朽文化拒绝在“视窗”之外。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网络文化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应兼收并蓄

B、网络文化是多元的,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C、网络世界充满矛盾,应当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D、网络世界是复杂的,应当明辨是非

 
21、2006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是一着“活棋”。这一步走好了,就能够带动内需和消费,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从哲学角度看,上述观点体现了   

A、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决定整体性能

和状态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规律具有客观性

22、漫画《颁奖会》体现的哲学启示是

A、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选择

D、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23、2006年5月16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治观念进一步强化。这表明

A、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B、理想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D、人创造了文化

24、融会中西、纵贯古今的大师——徐悲鸿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首反映中国古老而美丽传说的乐曲,展现了中华文化鲜明风格和特点,成为中西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②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重要性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的重要性   ④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25、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新的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神州大地上,于是在新城与旧城的关系上引起了许多争论。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拆旧建新,结果却失去了老城原有的特色和韵致;而新兴的城市又以大广场和“火柴盒式”的塔楼为基本格局,单调雷同,缺乏文化底蕴。对此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新兴城市代替老城市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B、新兴城市取代老城市是现代化的标志

C、改造老城市是一种破坏,所以不应该改建

D、老城改建应遵循继承与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26、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传播方式也不断进步与多样化,当今社会生活中用精炼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不仅具有娱乐性,还具有情感性、艺术性和哲理性特点的文化传播方式是

A、手机短信                 B、电视广播      

C、互联网                  D、人际传播

二、选择题Ⅱ: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错选、多选、少选,该题不得分。

27、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同时,进一步推进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市场化。加息和住房贷款利率市场化有利于

A、进一步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B、中央政府挤压经济泡沫,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

C、增加居民利息收入,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

D、进一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28、下列表格内容说明:

年份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某市居民恩格尔系数

44.5%

41.9%

39.2%

37.9%

37.7%

37.1%

A、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      B、该市居民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逐步降低

C、该市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D、该市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改善

29、无数共产党员立下一个个千秋丰碑。牛玉儒在担任呼和浩特市委书记期间,团结带领市委一班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明显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上述材料表明

A、共产党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践行者

B、我国国家机关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C、党的先进性要由广大党员的模范行动来体现

D、经济发展的速度是衡量领导政绩的主要标尺

30、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的差距从1983年的43倍扩大至2000年的60多倍。全世界有10多亿人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28亿人每天收入低于2美元,而世界最富有的两成人享用全球超过八成半的产品和劳务。这一事实表明

A、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B、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C、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D、贫富差距悬殊是危害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

31、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仅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明进步也产生了积极作用。20世纪末,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这说明  

A、中国的传统文化超越时代,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B、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精华,值得人类继承

C、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发展、创新

D、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32、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深刻影响海峡两岸的风土人情、行为方式和道德取向。同说汉语,同写汉字。读一本历史,抚—张古琴,文化像氧气,融化在血液中……。13亿加2300万人口共同植根于此,使我们精神上融为—体而不可分割。上述材料表明

A、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B、爱国就必然爱社会主义

C、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D、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33、“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这是千百年来传颂的至理名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上述材料说明

A、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B、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D、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34、这幅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A、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   

B、人的认识结果受主体的影响                 

C、认识受具体时空的限制  

D、人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     

甲:这是一只鸭子 乙:这是—只兔子

高三政治模拟试卷(三)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74分)

注意事项: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第三部分(答案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否则答案无效。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5题9分,第36 为选做题,7分,共16分。

35、在孔子诞辰2556周年之际,由山东省孔子协会、山东曲阜文庙发起的“世界文庙同祭孔活动”将邀请国内18个城市的文庙和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共10个城市的文庙在同一时间联合举办祭孔活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此次“祭孔活动”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请阅读材料,从哲学唯物论角度分析:你认为应当怎样继承和传播儒家文化?

36、选做题:在下列给出的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多答不加分,如果两题都做,则按第Ⅰ题给分。本题共7分。

Ⅰ、材料一: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他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决大多数人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材料二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二者有什么内在联系?

Ⅱ、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比较:

市场作用

政府干预程度

社会保障水平

美国模式

最大

最低

较低

德国模式

中等

中等

较高

日本模式

最小

最高

较低

  图表反映了什么?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有哪些基本点是相同的?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1分,共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37、背景:有人认为,要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是政府要践行“服务行政”的理念,政府所提供的服务必须是公民真正需要的服务,而不是政府想提供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

辨题:我国政府的职能就是为我国公民服务。

38、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属于这个民族,它是这个民族发展的见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8分,共36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9、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认为: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

材料二: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中山人,面对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最近10年以及未来20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加速,中山进入战略机遇期,同时也进入了“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矛盾凸显期。怎样减少现代化转型的阵痛,中山人不断进行着探索,他们现正以更高的热情进行着建设“两个适宜”的美好家园、构建和谐中山的具体实践。很多工作都没有先例可循,可贵的是,中山历届党委政府都本着对中山父老乡亲和中山长远发展负责的精神,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尽最大可能避免走弯路,闯出了一条适合中山自己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为中山人生活质量、生存价值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注:“两个适宜”是指适宜创业和适宜居住)

(1)材料1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点的?(8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中山人在建设“两个适宜”的美好家园过程中是如何坚持正确的哲学思想的?(10分)

40、表一:2003-2005年广东第三产业和GDP与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年均增长速度比较

广东

世界平均

低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第三产业年均增长(%)

13.7

3.1

5.1

3

GDP年均增长(%)

14.5

2.7

3.4

2.5

: 2005年广东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2002年下降了3.9个百分点,2003-2005年三年间年均下降1.3个百分点。

表2:2005广东新型服务业发展与发达国家对比情况:

商务

服务业

金融

保险业

房地

产业

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广东

3.5%

3%

6.5%

2.4%

1.3%

发达国家

10%

超过5%

10%

6%

8%

材料一:1978年广东的第三产业只占GDP的23.6%。2005年则占到了42.9%,而目前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69.1%和44.7%。广东省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根据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广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继续上升,应主要靠金融保险业、不动产和商务服务和社会服务业等新型服务业来拉动。

材料二:专家指出,在改革开放28年后的今天,广东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城乡发展失衡、珠三角和东西两翼、山区差距日趋扩大,表现在多个方面的,不仅有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更有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应给予高度重视。

⑴结合表一和材料一,分析说明广东第三产业取得了哪些成就。(4分)

⑵分析表一中存在的问题与表二是什么关系?(8分)

⑶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有关知识,指出广东加快发展新型服务业有何意义?(6分)

高三政治模拟试卷(三)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D 2、D 3、C 4、B 5、A 6、A 7、D 8、D 9、A 10、B 11、B 12、C 13、A

14、B 15、B 16、C 17、B 18、B 19、D 20、A 21、A 22、C 23、A 24、C 25、D 26、A

二、选择题Ⅱ(每小题3分,共24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

  27、BCD 28、ABC 29、AC 30、AB 31、BD 32、AC 33、ABD 34、BC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5题9分,第36 为选做题,7分,共16分。

35、对待儒家文化应有的态度是:

⑴坚持唯物主义态度,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看待它的存在、发展及作用,既不夸大也不否认。(3分)

⑵本着继承的态度,认真学习、深入理解其精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分)

⑶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为其添加更具时代特征的新内容,使之真正与变化发展的实际相符合。(3分)

36、

Ⅰ、⑴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⑵它们是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反映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7分)

Ⅱ、⑴反映了西方现代市场经济模式各具特点。

⑵它们相同的基本点是:都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都以市场竞争作为最基本的调节手段,国家调节经济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统治地位。(7分)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1分,共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37、⑴就政府的职能而言,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管理和服务,(2分)要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践行“服务行政”的理念,加强服务,而且要加强管理职能。认为我国政府的职能就是为我国公民服务是片面的。(3分)

⑵就政府的性质来说,我国政府是我国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2分)其职能还包括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所以说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3分)

题目的说法忽视了政府的阶级属性。(1分)

38、⑴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一定地域内由其社会实践产生并发展的。不同的社会实践,使每个民族的文化 具有显明的个性和特征,他是民族实践过程的反映,也是这个民族发展的见证。(5分)

⑵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是属于这个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因而各民族的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人们不仅要看到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征,而且也应该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共性和世界性。(6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8分,共36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9、⑴①十六届六中全会认为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4分)

(用矛盾主、次方面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关系原理答亦可)

②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4分)

⑵①坚持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的观点。中山人面对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把握发展大局,适时提出建设“两个适宜”的美好家园的目标。(2分)

②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发展形势。指出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加速,中山进入战略机遇期,同时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2分)

③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观点。为了构建和谐中山,他们在很多工作都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以更高的热情进行着建设“两个适宜”的美好家园的具体实践。(2分)

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闯出一条适合中山自己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亦可) (2分)

⑤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他们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用综合性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事物,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2分)

40、⑴广东第三产业发展增长迅速,从表一可知,近年广东第三产业年均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从材料一可知,广东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大幅提高,由1978年的23.6%提高到2005年的42.9%。(4分)

⑵表一显示:近年来,世界各国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都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而广东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反而低于GDP的增长速度,而且呈下滑之势。与同期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相比,广东第三产业增长速度相对缓慢。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广东金融保险业、不动产和商务服务和社会服务业等新型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表二)。(8分)

⑶①有利于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②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③有利于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