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检测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30分.
2007年5月,无锡发生因太湖水受污染而导致自来水无法正常饮用的“蓝藻事件”。回答1~2题。
1.在“蓝藻事件”中,有人利用手机短信散布谣言,称“太湖水致癌物超标200倍”,在市民中引起了恐慌,严重扰乱公众的正常生活秩序。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①国家应加强信息管理,维护社会秩序 ②国家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②公民应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公民应增强法制观念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007年7月6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座谈会,就《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征求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的意见。这里,政协所履行的职能主要是
A.协商职能 B.管理职能 C.执行职能 D.监督职能
3.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以务实、开放、包容、进取著称,齐鲁文化以重德性、崇礼乐、扬人文、尊传统而扬名神州大地,这说明
A.不同的文化形式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B.不同的文化遗产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C.不同的地域文化具有不同的特性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4.文化生活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某班同学为了研究学校所在地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状况,应运用的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是
A.实地调查研究法 B.收集有关资料,撰写小论文
C.文献资料查阅法 D.举办一场专题讨论会或辩论会
5.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这是因为
A.网络文化是最具时代性的现代大众文化
B.网络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快速直接的
C.文化竞争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网络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诞生了《诗经》《周易》等优秀文化作品。回答6~8题。
6.由此可见
A.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思想运动影响着文化的发展
C.多种思想观点的对立、争论是《诗经》等作品产生的源泉和动力
D.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7.《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已被翻译成英、日、德、法、俄等多种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这无疑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这说明
A.中华文化比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更优秀 B.世界上各国的文学都继承了《诗经》的风格
C.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只属于自己的民族 D.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8.200多年前,《周易》传到欧洲,欧洲哲学家和科学家从中得到启示,提出二进制数学。后来二进制数学又成为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之一。这一现象说明
A.中华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母体 B.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C.文化交流、借鉴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
D.文化发展是先进民族文化不断取代落后民族文化的过程
2007年9月26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和江苏省副省长仇和在扬州市共同为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揭牌。这标志着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在扬州市正式启动。回答9~10题。
9.下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是世界上各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大运河沿线的一些地方曾经打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旗号,对大运河主干河道和沿线文物古迹进行了破坏。这表明:
A.文化遗产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B.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D.文化遗产没有得到任何重视
11.鸦片战争后,中华文化走向衰微。振兴中华需要有先进文化,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为此而不懈努力,如魏源翻译了《海国图志》,成为近代睁眼看世界、主动发起“文化自救”的先行者。这说明魏源等人认识到了
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B.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2.中国的网络编辑行业,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壮大。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示的第三批十种新行业中,“网络编辑员”名列其中。到2006年12月底,中国网络编辑近三百万人,远远超过传统媒体从业者。这表明
A.传统文化已经没有市场 B.科技创新推动文化发展
C.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中国的网络文化是世界最先进的文化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距今已有200年历史的传统文艺。回答13~14题。
13.传统文艺
A.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B.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D.包括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
14.京剧与歌剧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代表着不同民族的文化。但有人称京剧为“东方歌剧”,因为京剧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于—体,在形式上与歌剧很相似。这种现象说明了
A.不同文化都有相同的表现形式 B.不同文化需要相互交融
C.不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D.不同文化必须和谐共处
15.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承载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下列关于北京奥运会火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火炬的设计是一种文化创新 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③火炬的设计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崛起
④火炬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浓缩和展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少选或多选,该题不得分.
16.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A.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B.要求司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法律
C.有利于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D.就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7.2006年4月22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明多样性
A.就是尊重文化多样性 B.是各国外交政策的必然选择
C.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18.2007年1月12日下午14:30,汉英对照《大中华文库》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
发布大厅隆重举行全球首发式。这是
A.文化交流 B.文化传播 C.文化继承 D.文化融合
19.“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传统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20.“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加快教育结构调整,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下列对教育认识正确的是
A.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教育只能传承文化 D.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三.简答题
21.(12分)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取之不尽
(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四.辨析题: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22.(15分)某镇政府计划为某村招商引资,镇政府向村民详细介绍了该项目情况,并请村民商议。村民会议投票表决,同意在本村引资建厂。几年后,该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深受村民欢迎,镇政府威望也进一步提高。
辨题:政府事事让村民决策,就能增强政府权威。
五.综合探究题:要求紧扣题意,结合情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展开探究和分析.
2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9月20日,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九届亚洲艺术节在南通开幕。艺术节传承了东亚文明中“和合文化”的传统,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
材料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而不同”、“和为贵”、“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材料三:江海文化是南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浓厚的历史底蕴,但过于偏爱和僵化传统,则难以跳出狭隘地域和“小传统”的限制,会使南通文化成不了大器,很难有积极作用。我们要大力革新江海文化,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南通。
请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请你谈谈对“和而不同”文化理念的认识。
(2)材料二中,简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3)请你参考材料三,围绕江海文化拟定一个探究性学习课题;并要求对课题采用社会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试写出社会调查的一般步骤。
(4)结合三则材料,请你就革新江海文化的途径提两条建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答案 | D | A | C | A | D | B | D | C | A | B | A | B | C | C | B |
二.双项选择题
题 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 案 | AC | CD | AB | AC | AB |
三.简答题
21.(1)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视翻拍的文化现象。(2分)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翻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的作用。(2分)但是,漫画更主要的是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中国古典名著中获取创作的源泉,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应该有正确的态度。(2分)
⑵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分)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1分)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1分)影视翻拍中国名著时不应该“全盘照搬”或者“断章取义”。(1分)
②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2分)
四.辨析题
22.(1)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等职能,所以政府不能事事让村民决策。(3分)
(2)我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所以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应该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4分)
(3)政府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3分)同时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既要切实履行政府职能,又要尊重村民民主管理权利,(4分)才能树立政府权威。
(4)题目的观点是片面的。(1分)
五.综合探究题
23.(1)①“和而不同”体现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和”指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普遍规律(共性),“不同”指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个性),说明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和形式是多样的,不仅可以相互共处,而且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2分)
②“和而不同”说明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和繁荣世界文化的客观要求。(2分)
③“和而不同”也说明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分)
(2)文化对一定的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2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2分)
(3)课题:“江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2分)
在确定调查课题后,社会调查分为四个相关联的步骤:第一,设计调查方案;第二,搜集资料;第三,整理与分析资料;第四,撰写调查报告。(2分)
(4)①在实践基础上对传统的江海文化进行文化创新。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继承传统的江海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⑧加强江海文化和国内其他地方文化及外国文化的交流,博采众长。
④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扩大文化视野,兼收并蓄,发扬光大江海文化。
(注:能回答两点即可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