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文科政治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4-5-11 0:26:35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文科政治第二次月考试题

政治试题

时量:90分钟;命题人:陈跃永  审题人:蒋谷平、雷胜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48分)

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来说都是一样的,降价决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让利行为,对外来说,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对内来说,则是企业自身的一场“内部革命”。据此回答1~3题:

1、“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表明了

A、市场占有率是由价格高低决定的    B、产品价格可以影响市场需求

C、价格变动与产品的生产供应密切相关  D、降价能导致商品价值量增加

2、材料中的“内部革命”主要应包括

①增加产品的价值量        ②增加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

③强化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调整收入分配,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3、企业的“内部革命”主要是要能够

①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②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④使企业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

专家指出,我国在成功治理通货紧缩之后,去年9月以来的价格水平一直是较快上涨态势,今年1至5日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3%,通货膨胀的压力明显增大。回答5—6题。

4.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

①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②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③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

④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5.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的共同目标是 (  )

A.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B.解决社会总需求落后于社会总供给的矛盾,控制经济过热

C.解决社会总供给落后于社会总需求的矛盾,抑制过快消费

D.调整生产力布局,实现企业技术进步

北京时间2004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据此回答23—24题。

6.中国人民银行在间隔9年之后再次宣布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这一决策出台的依据是(  )

    A.世界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          B.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

    C.中国人民银行的正确决策          D.中国经济持续的高增长率

7.从2004年4月份开始,我国政府部门虽然采取了严格调控措施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水平比去年同比上涨5.2%,已经连续4个月超过警戒线水平。因此,通过调整银行利率来调节宏观经济势在必行。国家通过调节银行利率来实施宏观调控最根本的目的是在于

    A.控制固定资产投资               B.抑制通货紧缩   C.抑制通货膨胀  D.协调总供给与总需求

8.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本次人民币基准利率的上调,可以                 (  )

①促进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②增加居民存款的利息收益

③导致银行存款余额增加            ④导致人民币大幅度升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9.本次升息,确定了0.27%的基准幅度,这是权衡了各方面关系之后所确定的,两个多月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个幅度是符合我国宏观调控实际的,这启发我们         (  )

A.要善于抓住机会促成飞跃          B.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

C.做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           D.要重视实践的决定作用

2005年2月25日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有制经济36条”)正式出台。回答9—10题。

10.《意见》规定,今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方面的条件。这一规定

A.表明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适应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

  C.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D.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11.“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调、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体现了

    A.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B.国家的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 

   C.依法治国的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12.某股份有限公司,10家国有经济的股份占53%,8家集体经济的股份占5%,并成立了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职权分明,运转协调,该企业的特点是

A.该企业还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该企业发行的股票可上市交易

C.该企业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       D.该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

13.“以价格打开市场,以质量扩大份额”。这一企业经营战略说明的经济学道理主要是

A.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     B.价格与供求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C.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D.商品的价格由其质量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

14.下列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B.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能有价值  D.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15.日常生活中,人们选购商品时,总是力争做到“货真价实”、“价廉物美”。对此应这样来认识

①“货真”、“物美”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标准 ②“价实”、“价廉”是从价值高度提出的要求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总是不可分割地属于商品的所有者④人们选购商品时,总是力图找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最佳结合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在一头牛——1两黄金——10匹布的商品交换中

①表明1头牛与10匹布的价值量相等②表明黄金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正在充当一般等价物③表明1两黄金既是1头牛的交换价值,又是10匹布的交换价值④表明1两黄金是1头牛的交换价值,10匹布是1两黄金的交换价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7.上题还说明,商品交换分作了两步:第一步是将自己的商品换成一般等价物;第二步再将一般等价物换成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在这里

①一般等价物并不是交换的目的,而只是交换的媒介②商品交换已经不再是物物交换③黄金已不再是商品④商品交换已经不再是直接的物物交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近几年物流业在发展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贪大求全、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这告诉我们

A盲目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B物流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

C市场调节具有快捷、高效的特点   D企业在市场上平等竞争,优胜劣汰

19、物流产业兼有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配送加工业等行业的优点,它的发展有助于减少企业产品库存、加快资金周转。这表明

A物流业有助于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  B市场经济自发发展会导致垄断

C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减少    D物流业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产物

20、国有经济进而有为,要在做大做强上下工夫,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这种支柱作用表现在

  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③在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国有经济中,国有大中型企业贡献最大

④国有大中型企业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为了遏制开发商通过各种炒作手段制造稀缺、哄抬房价,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宣布,从今年7月1日起,上海市各售楼盘必须通过网络对自己楼盘销售的真实情况进行公示。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的做法

①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②履行了市场监管的职能 ③体现了国家的政治职能  ④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去年9月以来,面对少数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言论,中国领导人强调,中国在汇率问题上历来是既独立自主又高度负责的。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中国政府的态度表明: ①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②中国作为主权国家行使独立权 ③中国作为主权国家行使自卫权  ④国家利益是制定国家政策的主要依据 :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信息,2006年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将着力调整供应结构,切实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回答33—35题:

23、房地产市场中,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格是由(    )决定的

A、供求关系    B、使用价值    C、价值      D、政府调控

24、今年有关部门将从规划和土地供应管理方面着手,严格控制大户型、低密度、高档住宅。“大户型、低密度、高档住宅”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    B、发展资料消费    C、享受型资料消费  D、劳务消费

25、为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杜绝哄抬、炒作房价,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切实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国家应

①履行好经济职能  ②依法行政  ③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④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材料一  我国国民经济所有制的结构变化


注:截至2002年底,我国个体工商企业有2377万户,从业人员4742万人,注册资本3782亿元;私营企业达243万户,从业人员3409万人,注册资本24756亿元。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5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把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写进宪法。(5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哲学道理?它对于我国今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什么指导意义?(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1:我国GDP及资源消耗占全世界的比重

项目

GDP

原油

原煤

铁矿石

钢材

氧化铝

水泥

占全世界的比重

3.9%

7.4%

31%

30%

27%

25%

40%

表2:我国科技发展与创新型国家的差距

项  目

地 区

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发明专利数

科技进步

贡献率

创新型国家

2%以上,有的达3%

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总量的97%。

70%以上

中   国

1.23%

占世界总量的2%

39%左右

(1)根据表1、表2,简要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6分)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 试运用政治常识的道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7分)

28.材料一:温家宝在“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要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

 材料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但目前有少数地方将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就是兴建新村庄,只注重农村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的东西。我们要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不能单一追求某一方面的增长,要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个字的要求,不能只取“村容整洁”这4个字。

材料三:2005年秋冬,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再度袭来。为了防止禽流感爆发,国务院高度重视,为此专门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和落实全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确定了十二项防控禽流感的措施,并安排中央财政专项经费20亿元。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从经济角度说明如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7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常识说明,我们如何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7分

(3)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分析,国务院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禽流感的防治工作? (7分)

  

政治试题(答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II(非选择题,共50分)

26.(1)

(2)

(3)

27.(1)

(2)

28. (1))

(2)

(3)

政治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A

C

A

B

D

D

B

C

A

C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D

D

B

A

D

B

A

C

C

C

II(非选择题,共50分)

26.

(1)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我国的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生产,繁荣市场,方便人民群众的生活,吸收私人资金,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6分)

(2)①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材料二宪法有关的论述,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②同时也为政府监督和管理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法律依据。(6分)

(3)①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或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②我国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客观上要求我国宪法给予法律认定,同时宪法的修正又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完善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5分)

27.(1)(1)表1数据显示,我国资源消耗占全世界的比重远高于GDP占全世界的比重,说明我国资源利用率低,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表2数据显示,我国与创新型国家相比,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小,发明专利数少,科技进步贡献率低,说明我国创新能力不足,已经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6分)

(2)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可以提高科技水平,促进生产力发展;可以开发新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可以丰富人们的家庭消费,提高生活水平。(8分)

(3)①要加强立法,完善能源资源有效利用的法规。②行使经济职能,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行使文化职能,提高广大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加节约意识。③建立和完善节能监督机制,从各环节加大监督执法力度。④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积极参与全民节能活动。(10分)

(4)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社会关系的调整和改革能够反作用于生产活动,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我国深化体制改革,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能够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发展,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立。(8分)

28.答:第一,要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人民收入,特别是要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3分)

第二,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2分)

第三,通过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尽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3分)

第四,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2分)

(2) 答: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以及城市对农村的支持程度这些客观情况来进行。(3分)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防止片面的观点。我们要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不能把新农村片面地理解“村容整洁”。(3分)

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树立全局观念,要实现20字新目标,必须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能孤立地看到“村容整洁”这一个问题。(3分)

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结合实际,不能搞一刀切。(3分)

(3)答:①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决定了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一切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都是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5分)

②当再度袭来的禽流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时。国务院具有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他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安排充足的财政经费防控禽流感的大面积爆发。(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