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
至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和答题卡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选择题答案请填涂在答题栏相应位置上,在其他位置作答无效。非选择题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写在第Ⅱ卷的相应位置上。
4.考试结束,只交第Ⅱ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
42分。
1.甲乙丙三人生产同样的犁。生产一架犁,甲需要10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只要8小时。综合分析可知,生产一架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不能确定
|
A.世界黄金总体供不应求
B.生产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C.购买黄金可以保值增值
D.黄金市场被人为操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
A.国有经济在各个领域必须居支配地位
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D.必须减少和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4.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7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上调活期存款利率0.09个百分点。这是利率市场化机制进一步完善,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
A.有利于增加储户的利息收入 B.不利于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
C.能够加快中国银行业的股份制改造
D.有利于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联单,促进经济发展
5.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
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1
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案是
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 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
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 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
6.某“80 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1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 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D.知识创新的奖励收入
7.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要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从根本上说,这是
A.公有制形式多样性决定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C.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的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8.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
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其“统一性”在于
①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们都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③它们都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它们都是与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相联系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非典”时期,一瓶熏醋卖到上百元;艾香薰由2元一包涨到18元。这家公司销售能“杀
死SARS超级病毒”的消毒剂,另一家公司就销售能“抵抗非典型性肺炎”的药丸。材料
警示我们
A.价格战是市场竞争的基本手段 B.广告宣传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C.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D.企业经营者必须注重诚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10.商业保险与储蓄的不同点是
A.二者都是投资方式;
B.商业保险是为了安定生活、防范后患,储蓄是为了更好地消费
C.商业保险和储蓄都可以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收入
D.商业保险和储蓄遵循相同的原则规定
11.下列关于债券与股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都是有价证券,都有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②都有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③债券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其安全性比股票大
④股票具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其收益比债券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下列各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和奖金 ②股金分红、技术股份分红和房屋租金
③农民出售各种农产品获得的收入 ④国债利息和购买彩票获得的奖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在撇开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下列图示能体现价格对商品需求量影响情况的是
y
y
y
y
x x x x
A B C D
14.漫画《跟不上趟》中老农的经营行为着重表明
A.价格变动会使生产者的利润增加或减少,促使生产者调整规模
B.价格变动会使市场销售量增加或减少,促使生产者调整生产规模
C.价格变动会使产品质量提高或降低,促使生产者调整生产规模
D.价格变动会使商品价值量增加或减少,促使生产者调整生产规模
15.“破窗理论”是一个俏皮的经济学名词,原意是玻璃门窗被砸破,虽然造成一定的损失,但由此带来的玻璃制造商、建筑商受益,以及引发新的建设链条的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破窗理论”主要体现了
A.生产与分配的辩证关系 B.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C.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D.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
16.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
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
家的前途和命运。上述材料中对党的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的认识坚持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 B.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统一
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统一
17.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人们认识到仅有敬业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到“精业”。
这表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认识了现象就能认识本质
C.人的观念随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D.认识的发展是没有规律的
18.“讲和谐,就是通过调和的办法解决因事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而产生的矛盾,求得均衡。”
这说明
A.调和的方法是解决矛盾的最好方法 B.均衡是一种无矛盾状态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D.解决矛盾要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一次,李明同学在家里做荷包蛋,他在锅里倒入凉水后,磕入鸡蛋,点着火,然后盖上锅盖煮起来,水开后他发现煮成了一锅鸡蛋粥。他询问家长后才知道,要水烧开时磕入鸡蛋。他按照这种办法做了一次,结果荷包蛋做成了。回答19—20题。
19.用技术与设计的术语解释上述现象就是:不同的流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要成功地做出
荷包蛋,必须将生鸡蛋磕入开水中,而不能磕入冷水中。下列哲学原理不能描述这一现象是A.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一分为二
20.对于这件事,物理老师可能会用物理知识解释,化学老师可能会用化学知识来说明。“同
一件事物,不同的人可能会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或从不同角度得到不同的启迪。”下列成语
能正确地概括这句话的是:
A.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B.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21.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得发挥了中国传统的空间观、
宇宙观和建筑观,两种建筑在外形上相呼应,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这表明
A.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B.建筑艺术对建筑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C.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灵感来源于主观
D.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新的联系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22.某大学一女生认为“修养学识是要有,但是如今的社会就是先敬衣冠后敬人,再有修养,
如果穿着不上档次,出门吃饭买东西连服务员都不热情。退一步讲,别的同学都有,我要是
没有,怎么抬得起头?”该女生的观点反映了部分青年人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
A.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 B.重视物质享受,忽视精神追求
C.追求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 D.盲目追求时尚与流行
23.2007年7月23日,这一天,中国工商银行按总市值排名取代美国花旗银行,成为了世
界第一大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A.公司财务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B.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表现
C.出资转让比较困难 D.最低出资限额10万元至50万元不等
24.“金猪年”60年一遇,人们都希望得个“金猪宝宝”,从春节的初一开始,全国各地一
批批的“金猪宝宝”商品相继诞生,且销量特别好。下列哪些情况下可以买到价廉物美的“金
猪宝宝”
A.生产此类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并且供求平稳
B.市场竞争激烈,无形的手自发调节
C.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
D.此类商品技术含量高,质量、档次逐步升级
25.国务院决定自今年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
20%调减为5%。下列对本次利息税调整评价正确的有
A.调整利息税是利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的体现
B.对股票价格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C.是防范通货膨胀的根本措施
D.会使居民的消费水平得到根本性提高
26.黑格尔说:“老的那些宗教真理,虽然小孩也会讲,可是对于老人来说,这些宗教真理包含着他全部生活的意义,即使这些小孩也懂得这些宗教真理的内容,可是对于他来说,在这个宗教真理之外,还存在着全部生活和整个世界。”能正确解析以上观点的有
A.一个人对真理的认识程度总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
B.是真理还是谬误往往与人的年龄有关
C.哲学不仅是一系列概念的运动,而且蕴涵深刻的生活体验
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7.在台海“两岸经贸合作发展论坛”上,国民党人士谈到,必须与大陆结合台湾才能发展,他们认为“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不力”,这个观点体现的哲理是
A.由于人的利益需求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具有多样性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C.要重视量的积累,量变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高三第二次月考答案纸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2分。
题号 | l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答案 | |||||||||||
题号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
答案 |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每小题3分·共18分。
题号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答案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三、简答题【共2题。共18分】
28.某市电视台记者采访发现,农民工就业市场上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女工在拼命找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却招不到女工。尤其是服装缝纫等以女性员工为主的行业,对女工需求量很大。
| ||
|
2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
|
四、辨析题【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给分,共10分】
30.背景材料:由于股市的火爆,与上年同期发行首日即销售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的情况相比,5月10日发行的2007年凭证式(三期)国债遭到罕见的冷遇。
|
五、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1.(15分)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 2006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
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 |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 | |
1月份同比上涨 | 5.5% | 6.9% |
5月份同比上涨 | 5.8% | 6.1% |
座位号
表二2006年上半年主要建筑材料增长情况
钢 材 | 水 泥 | 电 解 铝 | |
产 量 | 2.2195 亿吨 | 5.41179 亿吨 | 595亿吨 |
同比增长 | 25.78% | 20.8% | 50.6% |
材料三 近期,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场。2006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抑制以房地产行业为代表的投资过热行业,调控房地产市场。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1分)表一与表二有什么联系?(2分)
|
(2)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意义。(6分)
|
(3)针对当前购房热,请你为消费者提出合理建议,使他们成为理性的购房者。(6分)
|
六、综合探究题:本题17分。要求紧扣题意,结合情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展开
探究和分析。
32.材料一:由于近几年生猪价格过低,饲养成本上升,部分地区发生疫情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生猪生产下降。今年4月以来,生猪及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猪肉
价格一涨,苦了居民,喜了农民。农民有了按劳等值的收获,当然高兴。但城市居民的生活
受到影响,富了的城市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城市居民还是低收入者,面对十几元一斤的猪
肉实在尴尬。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生猪生
产发展和稳定市场供应工作。会议提出,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大对生猪生产扶持力度。(二)强化生猪防疫。(三)做好猪肉等副食品供应工作。(四)加强市场监管。(五)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六)采取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发放临时补贴等措施,确保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
材料三:中国人民银行指出,从去年12月以来,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的涨幅有
明显增加的趋势。今年一季度CPI是2.7%,二季度到了3.6%,如果从单月来看,六月份到达4.4%,七月份到达了5.6%。通过认真分析发现,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类价格上涨引起的。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猪肉价格上涨体现了经济生活的哪些道理?(4分)
|
(2)请你谈谈猪肉价格上涨对生产和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4分)
|
(3)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政府针对猪肉价格上涨所采取措施的哲学依据。(5分)
|
(4)CPI的涨幅连创新高,可能会出现什么经济后果?并针对此现象提至少两个解决方案。(4分)
|
第三次月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2分。
题号 | l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答案 | D | A | B | D | B | C | B | C | D | B | B |
题号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
答案 | C | B | A | B | D | C | C | D | C | A |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每小题3分·共18分。
题号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答案 | AD | AB | AD | AB | AC | BC |
28.(1)①劳动者要增强劳动者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以法定程序、合法手段维护权益。②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和素质,树立竞争就业观,积极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③劳动者要根据自身条件,树立平等就业观,明白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都可以有所作为。(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计6分。)
(2)①市政府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②市政府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③市政府必须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④市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为提高劳动者素质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说明:只要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4分。)
29.①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②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才能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并促进其他社会矛盾的解决。
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④大力发展生产力,有利于解决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社会问题,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以上要点第点2分,计8分)
30.(1)股票投资收益一般高于国债,但并不必然高于国债:股票投资的收入一部分来源于企业利润,公司有盈利股票投资才有收益,如果公司倒闭,股东反而要赔本;投资股票的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价上升的差价。但由于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性很大,有可能使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
(2)当前我国股市投资火爆,一是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形势较好,投资者普遍看好我国经济前景;二是由于居民储蓄较多,资金流动性过高;三是由于股民投资热情过高,风险意识不强。辨题认为投资者应注意防范股市风险是正确的。
31.答案:(1)表一反映了2006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价格涨幅有所缓解。但存在着房地产
过热的情况。(1分)房地产过热,势必拉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扬,引发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
的生产高速增长、投资过热。2分)
(2)①联系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2分)
②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止房价的非正常上升,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2分)
③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实施调控,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对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具有重大意义。(2分)
(3)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作为购房一族,一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要坚持适度消费,求实消费,房价高攀,银行贷款率提高,告诫我们要慎重购房。(2分)二要明确消费目的,要合理购房,反对盲从、攀比。(2分)三要学会理财,合理投资房地产。(1分)
(这个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有即可酌情给分,但该问题的得分不得超过6分)
32.(1)①价值决定价格。由于猪饲料等价格的上涨,饲养成本上升,从而导致了猪肉价格上涨。②供求影响价格。由于前几年生猪价格过低,并且许多地区疫情严重,极大挫伤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从而使生猪和猪肉供应偏紧,价格上扬。(4分)
(2)①从生产上看会调节生产规模。肉价上涨,养猪有利可图,会刺激农民扩大生猪养殖的规模,逐步增加生猪和猪肉的供应量;②从生活上看,会减少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需求,降低消费水平。同时会增加人们消费一些与猪肉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如其它副食品、蔬菜等。(4分)
(3)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1分)联系材料分析,政府决策的正确性。(2分)
②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分)。联系材料分析(1分)
要求:解答本本题必须要求联系材料分析,如果学生没有哲学观点,则该题0分;如果仅讲哲学原理,不联系材料分析,则该题最高得分不超过3分。
(4)①猪肉等副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物价连创新高,有可能意味着整个市场需求过旺,供需失衡,通货膨胀的来临。(2分)②面对通胀的压力,国家必须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调控经济。如国家在今年连续提高银行利率、提高存贷款准备金率、适当增加进口减少顺差等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