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3月周考政治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手机短信为人们相互交流提供了便利,但是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烦恼。如有部分手机用户最近经常收到这样的短信:“本集团是一家大型地下钱庄,办理高息贷款业务,方便快捷,有意者请联系。”回答1—2题。
1.地下钱庄非法经营的存在表明:( )
A.市场调节有弱点和缺陷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不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D.应以宏观调控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2.手机短信为人们相交交流提供了便利,但是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烦恼。从哲学上看表明( )
A.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3、“十一五”期间,政府将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受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说明:( )
A.贫富差距过大,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B.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C.加强市场监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D.社会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2006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中国与西班牙签署的引渡条约。这是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第一个引渡条约。据此回答4—5题。
4、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与西班牙签署的引渡条约,这说明全国人大拥有:( )
A.立法权 B.任免权 C.监督权 D.决定权
5、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中国与西班牙签署的引渡条约的政治意义是:( )
A.有利于捍卫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B.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C.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D.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期间他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据此回答6——7题。
6、“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反映了:( )
A.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B.任何国家的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C.约束和控制住老百姓,国家就会安宁 D.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7、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国家主席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以下说法符合我国情况的是:( )
①国家主席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 ②国家主席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③国家主席不领导行政体制 ④国家主席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
A.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 ①③④
8、《江泽民文选》于2006年8月在全国发行。学习《江泽民文选》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广大干部群众的实践和思想实际。材料说明学习《江泽民文选》要 ( )
A、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C、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主义学风 D、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国务院制定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要求,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回答9—10题。
9、国家积极采取措施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是因为 :( )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 B.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C.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前提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0、我国不仅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而且还拨出专款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寺庙的修缮,仅修缮西藏布达拉宫的费用就达上亿元。这表明 :( )
①我国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信仰宗教 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③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④我国公民的信教自由权利能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回答11——12题。
11、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决定任命曾荫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即日起就职。这主要表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对香港的主权 B.中央政府依法授予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治权力
C.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行政管理权,自行处理地方行政D.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高度自治权
1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完成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可以充分考虑台湾的历史与现状,采取比香港、澳门更加灵活的策略,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给台湾更多的自治权。这一政策:( )
①体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②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④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材料一: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凸显,一些主要原材料、能源、水、土地纷纷告缺,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当务之急。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我们要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局出发,全面分析能源资源形势,深入研究能源资源问题,全面做好能源资源工作,促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我国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资源保证。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12分)
(2)用辩证的唯物论有关知识。谈谈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正确性。(8分)
(3)请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回答,如何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12分)
14.(10分)2006年6月,美国中国问题专家容安澜在北京就中美关系等问题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我个人不怀疑中国希望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因为这符合中国的利益。尽管如此,我认为中国崛起对全世界来说,包括中国自己,是一个挑战,因为它大大改变了世界的现实。“挑战”不同于“威胁”,它昭示着一种重大的变化,美国不应该鼓吹“中国威胁论”。我对美中关系的发展很乐观,两国利益相容。
请用所学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20分)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A | D | B | D | B | D | D | C | D | C | A | B |
13、
(1)①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
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
工业化道路;④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2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从我国资源、环
境、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现状这一实际出发的,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助于我国加快现代化
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3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是
科学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3分)
③规律是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建设节约型社会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有利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分)
(3)①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立法机关加强立法,健全能源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法律体系;
②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加强对能源资源保护开发的监管;③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让浪费和破坏资源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④完善法律监督机制,切实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
作,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风气。( 12 )
14、
①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有利于为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符合中国的利益。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6分)
②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中国是捍卫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的发展不会威胁别人,所以,美国不应鼓吹“中国威胁论”。(8分)
③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中美虽在人权、台湾问题等方面存在分歧,但在经贸合作、反恐等方面存在合作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对美中关系的发展保持乐观。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