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三级政治上学期月考试卷

2014-5-11 0:26:36下载本试卷

高三级政治上学期月考试卷(三)

24.房贵、上学贵、看病贵成为新的民生三大问题,高房价、高学费和高医药费打乱了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由于远期支出的不确定性,人们只好在近期扩大储蓄以规避可能的社会风险。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这一状况持续存在

A.将会加剧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物价稳定 

B.是居民消费心理日趋成熟的表现

C.会抑制消费需求,不利于生产发展  

D.将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25.2006年,民生问题被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教育、卫生、房地产价格等重大问题都得到高度关注。从经济常识看,是因为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当前国家的中心工作是促进就业    

D.实现充分就业有利于保障社会稳定

全球著名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正式挂牌上市,股票当天从发行到收盘,上涨了354%,成为中国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据此回答26—27题。

26.下列关于股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股票价格与同期银行利率成正比

    B.股票是有限责任公司向社会发行的入股凭证

    C.股票是股东取得股息的有价证券

    D.居民购买股票取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27.百度的成功上市给国有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这说明           (  )

    A.中国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成功上市

    B.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C.实行股份制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D.股份制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28.2006年春天,广东从化的流溪香雪、南京梅花谷、武汉东湖梅岭、无锡梅园、成都幸福梅林等赏梅胜地吸引了众多的游人,赏梅在不少地方成为一种时尚,并由此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说明           (  )

    A.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的资源

    B.发展旅游业应该成为振兴第三产业的主渠道

    C.满足人们消费需求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D.享受性消费已经成为我国不少地方的消费主流

29.在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中,美国有249个,法国有46个,日本有45个,而我国只有4个。而在品牌价值方面,《商业周刊》公布的全球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为673.9亿美元,我国企业对此望尘莫及。这一差距说明     (  )

    A.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B.我国企业的品牌意识比较淡薄

    C.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任重道远

    D.政府经济政策不利于企业的品牌塑造

30.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投资理财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小李工作一年结余了一万元,正在考虑用这笔钱进行投资。朋友小王建议李3000元投资储蓄存款,2000元投资股票,3000元投资国债,2000元购买保险。小王坚持分散投资理念的理由,主要是考虑投资对象的                   (  )

    A.风险性        B.反还性        C.流通性        D.保险性

31.2006年夏重庆市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受旱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灾情之重均属历史罕见。于是财政部积极安排资金支持重庆的抗旱工作,使当地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财政部安排支持重庆市抗旱救灾的资金属于       (  )

    A.经济建设支出                  B.文化和卫生事业支出

    C.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32.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本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                                   (  )

  ①引导投资和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②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恰当地衡量风险;③维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④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某地国民生产总值的所有制结构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其他经济

2003

51%

33%

12%

4%

0

2004

24%

35%

14%

16%

11%

33.上表表明该地                                                 (  )

    A.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受到了挑战

    B.非公有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C.已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D.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006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中国与西班牙签署的引渡条约。这是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第一个引渡条约。据此回答34—35题。

34.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与西班牙签署的引渡条约,这说明全国人大拥有    (  )

    A.立法权        B.任免权        C.监督权        D.决定权

35.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中国与西班牙签署的引渡条约的政治意义是         (  )

    A.有利于捍卫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B.创造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C.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D.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40.材料一:

2001—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及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年份

GDP总量(万亿元)

及增长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元)及增长率(%)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及增长率(%)

2001年

109655

8.3

6859.6

8.5

2366.4

4.2

2002年

120333

9.1

7702.8

13.4

2475.6

4.8

2003年

135823

10.0

8472.2

9.0

2622.2

4.3

2004年

159878

10.1

9421.6

7.7

2936.4

6.8

2005年

182321

9.9

10493

9.6

3255

6.2

  注:表中数据均来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材料二:在某农村走访调查中发现,该村搞单一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耕作方式陈旧,作物品种老化。只有140多户的小山村,却有富余劳动力80多人。而据进一步调查发现,在我国的许多农村存在这种现象。

(1)认真阅读图表给出的信息,概括指出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6分)

   

  (2)运用学过的知识,针对上述图表和材料反映出的问题,为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设。(10分)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材料二: 2006年9月25至28日,第一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长沙隆重召开。此次“中博会”通过投资促进、货物贸易、旅游推介和论坛交流等多种方式,搭建中部地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平台,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中部崛起,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材料三:有关人士指出,和谐同改革、发展一样也需要成本。在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民工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维护的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对沿海发达地区而言,一个亟待求解的课题就是通过支付必要的“和谐成本”,让外来务工者充分享受社会公共资源提供的保障制度,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社会的良好发展环境。如果只让外来工“做贡献”,不让他们分享公共资源,换句话说,我们不去支付必要的“和谐成本”,社会矛盾将会越来越大。一旦出现不稳定因素,党和政府维护稳定所付的成本要比目前付出的“和谐成本”大得多。

(1)联系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区域经济如何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16分)

(2)从经济常识角度看,我们应怎样支付“和谐成本”?(9分)

(3)结合有关政治常识道理分析说明政府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15分)

答案:24—25 C B   26---30 CCACA      31----35 DDCDB

40.(1)“十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较高水平的稳定增长(或“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每点2分)

  (2)①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②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④普及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⑤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增加农民收入。(每点2分)

41. (1)①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要重视城市经济的增长,也要重视城市社会的进步。②区域内各城市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要面向市场、加强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协作和联合。③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④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每点4分)

(2)①进一步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维护外来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分)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分)③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适当增加政府为维护“和谐社会”的财政支出。(每点3分)

来,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分)

(3)①这是政府履行自身职能的需要。国家作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决策,并予以支持,开展中博会,这主要体现了国家在履行经济职能,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也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5分)②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组织和活动原则。(5分)③这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