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三9月份月考政治试卷

2014-5-11 0:26:36下载本试卷

高三9月份月考政治试卷

一、最佳选择题(20×3′)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专家育种基地培育出了多种彩色小麦。彩色小麦富含硒、钙、铁、锌等微量元素,比普通小麦有更好的保健作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据此回答1-3题。

1、彩色小麦的保健作用是指:(   )

A、彩色小麦的使用价值;        B、彩色小麦的价值量;

C、彩色小麦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D、彩色小麦的科技含量;

2、种植彩色小麦:(   )

A、能减少生产小麦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B、有利于实现小麦的价值;

C、必定能提高农民收入;          D、有利于提高小麦的价值量;

3、由于彩色小麦的市场前景广阔,且有一定保健作用,相比较农户种植其他农作物而言,更能获得收益。故商品生产者要获得价值,就必须:(    )

①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②让渡使用价值;

③增加商品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④减少商品的价值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由国家商务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举办的“百城万店创品牌”活动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启动。该活动以“创产业品牌、创商品品牌、创服务品牌”为重点,坚持诚信建设,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活动,努力创造良好的市场经营和服务环境。据此回答4-6题。

4、之所以要创商品品牌,是因为:(   )

A、创商品品牌能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B、创商品品牌能缩短劳动时间;

C、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品牌商品有利于实现其价值; 

D、品牌商品的价值由其自身来体现;

5、之所以要加大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力度,是由于这些商品:(   )

①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②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③不是人们的劳动产品;     ④不利于商品生产者的公平竞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关于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对的有:(   )

A、先有商品后有货币;    B、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C、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D、商品交换时可以用货币作媒介;

7、假定市场上待售的商品价格额为1000亿元,且这些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若发行纸币5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两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 (  )

A.0.5元货币的购买力   B.1元货币的购买力   

C.2元货币的购买力     D.4元货币的购买力

8、下列有利于化解通货膨胀的直接措施是 (  )

A.调整汇率    B.降低利息   C.增发国债   D.提高贷款利率

9、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   )

①全民所有制;②集体所有制;③国有经济;④混合所有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10、我国现阶段,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农民耕种的土地、使用的农田水利设施属于:

A、国有经济性质;    B、集体经济性质;             (   )

C、全民所有制性质;   D、私人所有制性质;

某地一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原来的国有资本2亿元全部入股,又吸引了社会公众、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外商股份2亿元。在增资的基础上,对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据此回答11-12题。

11、改组后的企业从所有制性质上看属于:(   )

A、混合所有制经济;   B、单纯的国有经济;

C、集体经济;       D、合作经济;

12、改组改革后的企业之所以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是因为:(   )

①盘活了企业资产;      ②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③摆脱了政府对企业的管理;  ④充分发挥了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3.2005 年 2 月 18 日《人民日报》报道 , 在 2004 年的劳动力市场中 , 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的用人需求占到六成左右。这表明          (   )

A. 产业结构调整中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    

B. 所有制结构调整中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

C. 地区结构调整中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    

D. 城乡结构调整中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

“无为而治”是我国古老的政治智慧 ,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 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回答14-15题。

 14、浙江某市领导班子常用 “无为而治” 来概括他们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路。 20 世纪 80 年代 , 该市采用 “ 放任自流” 的方式 , 创造宽松环境 , 推动了民营经济的繁荣。该市这一思路的经济学依据是                   (    )

 A.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B. 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

C. 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      D.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政府管理得越少越好

15、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 , 该市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 政府开始更多地 考虑 “有为”, 如出台保护民营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 大力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 维护该市商誉 , 通过总体规划 , 引导民营产业合理布局等。这表明 (    )

A. 社会主义经济必须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基础

B. 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扶持、规范和引导

C.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平等

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住脚 , 企业经营者要长“三只眼”, 第一只眼睛盯住企业内部员工 , 使员工的满足程度最大化 ; 第二只眼睛盯住用户 , 盯住市场 , 使用户对企业的满意程度最大化 ; 第三只眼睛盯住国际市场 , 使企业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据此回答16-17题。

16、 盯住企业内部员工意义在于               (   )

A. 有利于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

C. 有利于企业正当竞争           D.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16、 盯住用户是因为                    (    )

A. 企业生产目的是满足用户的消费需要    B. 用户需要才能降低生产成本

C. 用户需要才能顺利的实现商品价值     D. 用户需要是供求关系的最终决定者

18、“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 , 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搞好国有企业必须   (    )

 ①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之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②面向市场 , 根据市场供求来生产

③遵循价值规律 , 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 , 增强产品竞争能力

④国家放手企业发展 , 不对企业进行干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我国法定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类公司的共同点是(  )

A.两者都可以发行股票,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B.两者都是“有限”和“合股”

C.股东人数无上限,资产规模无下限

D.资产都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

20、GNP和GDP的区别是                      (    )

A.前者算的是最终产品价值,后者算的劳务价值 

B.前者以领土为计算范围,后以本国居民为计算范围

C.前者以本国居民为计算范围,后以领土为计算范围

D.前者是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后者是非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

二、非选择题(2×20′

21、材料一: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重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投入

各类技工所占比例

初级

技工

中级

技工

高级

技工

发达国家

60% 以上

75%

15%

15%

50%

35%

中国

20%左右

30%

80%左右

60%

35%

5%

材料二:有关资料显示,由于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商品较少,因此,在大规模的出口贸易中,我国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得到的只是份额很少的加工费。数据显示,中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只有20% ,拥有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额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贸易中的“贴牌”现象仍十分普遍。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10分)

(2)根据材料二,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10分)

22、表1:中财政投入“三农”资金(亿元)  

注:2005年我国仅减免农业税、取消特产税,就减轻农民负担233亿元;“十五”期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达11300多亿元,年均递增17%。

表二: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前三季度)

农民人均纯收入

2366元

2476元

2622元

2936元

2450元

比上年实际增长

4.2%

4.6%

5.8%

11.9%

11.5%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47.7%

46.2%

45.6%

45.2%

45.5%

注:恩格尔系数是表明生活富裕程度的系数,国际上公认的标准是:恩格尔系数在50%-60%为贫困,40%-50%为小康水平,30%-40%为富裕。

材料:农业不发达,农民不富裕,农村不繁荣,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一和表二(含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表一和表二之间有什么内在经济联系?(4分)

(3)综合上述表格和材料,运用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12分)

答题卡

一:选择题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次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211                         

                              

                             

                             

                             

                              

  2                          

                              

                              

                              

                                

                               

                              

                               

                                

                               

22  1                          

                              

                              

                               

                                 

   2                           

                                

                                

                                

                               

   3                           

                              

                                

                                

                               

                                 

                                

                               

                                

                                   

                                 

                              

政治试卷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60分)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C

B

C

B

D

B

B

题次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A

B

D

C

A

B

C

二、非选择题(40分)

21、(1)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科技产品比重小,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小,GDP增长更多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大量投入,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5分)②我国劳动者专业技术水平总体较低,高级技工比重小。(5分)

(2)①只有提高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5分)②只有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5分)

22、(1)表一反映了中央对“三农”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加,农民负担逐年减轻。表二反映了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但生活仍然不富裕。(4分)

(2)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减轻农民负担,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4分)

(3)(12分)①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

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门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和谐发展与全面进步。

④搞好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确保广大农民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