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世界资本主义政治

2014-5-11 0:26:37下载本试卷

文本框: 班级 姓名 学号 世界资本主义政治

一、选择题

17—18世纪英国、法国和北美发生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3题。

1.以1640年召开议会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依据是

A.英国发生了反对王室的起义  B.议会拒绝通过国王的征税法案

C.议会提出限制王权的要求  D.国王以讨伐议会的名义发动内战

2.导致雅各宾派专政的根本原因是

A.国内外形势的急剧恶化  B.中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C.革命必须取得农民的支持  D.罗伯斯庇尔等人的革命理想

3.关于北美独立战争的原因的全面表述是 ①在北美已形成了统一的市场 ②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③英国力图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④北美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近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对于世界历史有重要影响。结合有关史实,回答4-8题。

4.在启蒙运动中,卢梭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度。与其他启蒙思想家不同,卢梭进一步提出了( )

 A.天赋人权和权利平等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政治民主和个人自由  D.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5.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内阁行使行政权力。最先提出和建立内阁制度是在

 A.文艺复兴运动期间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C.美国独立战争期间  D.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6.17~18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 )

 A。推翻了君主制度  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C.向法治化国家过渡  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7.中国近代历史上,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要求政治现代化的主张最早出现于( )

 A.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潮  B‘早期维新思想的主张

 C.戊戌变法中的(定国是诏)  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8.法西斯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制度中,它与正统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①实行“一党专政”  ②抛弃了议会民主制  ③对外争夺殖民地  ④强化思想文化控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世界各地社会历史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其历史事物有个性和共性特征。回答9~10题。

9.法国大革命时期,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之间斗争激烈,这说明

 A.他们代表的根本阶级利益不同  B.资产阶级内部不可能联合·

 C.他们在建立何种制度方面对立  D.资产阶级各阶层间存在着利益冲突

10.英国“圈地运动”和美国“西进运动”产生的影响中的不同点是( )

 A.给当地居民带来深重灾难  B.导致当地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化

 C.开拓了资本主义发展市场  D.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在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据此回答第11~12题。

 11.日本法西斯专政区别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是 ①法西斯分子通过政变取得权力 ②建立起法西斯党的一党专政 ③ 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  ④公开扩军备战准备侵略战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下列各项中,德日法西斯专政形成的相同因素是 ①群众的复仇心理 ②统治集团上层的支持 ③军界首领的要求 ④经济危机的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法制的进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据此回答13-15题。

13.“自由”、“平等”之所以被资产阶级视为天赋人权,并写入(人权宣言),其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反对君主专制的需要

C.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  D.维护私有财产的需要 。

14.1933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鉴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律说明( )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控制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政府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工人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

15.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曲折发展相同,中国的立宪历史也曲折发展。下列宪法制定的先后顺序是 ①(钦定宪法大纲)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中华民国宪法) ④(中华民国约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③②④⑤

 在两极格局解体以后,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依据有关历史知识,回答16~20题。

16.美国在18世纪后期建国,在不到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首屈一指的强国。以下对其原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领土面积的迅速扩展  B.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

 C.对种植园奴隶的剥削  D.大量引进人才和技术

17.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首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倡议,但结果是国际联盟为英法所控制,美国没有加人国际联盟。以下各项解释,正确的是( )

A.美国的经济实力不如英法  B.西欧仍具有与美国抗衡的实力

C.英日同盟在远东牵制了美国  D.国内的种族矛盾削弱了美国的实力

18.1945年日本投降,美国出于其全球战略,对中国的政策是( )

 A.直接出兵参与中国内战  B.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

 C.扶持亲美反共政府  D.出兵占领中国台湾

19.1948年底,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说:“最初是日本广泛非军事化的旧方针与要把日本建设成为自立国家的新方针产生了矛盾。”因此,新的“对日占领政策是扶植强有力的日本政府”。美国对日政策改变的原因和影响是①中国内战中蒋介石败局已定 ②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③美国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  ④不利于根除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战略防御的态势。下列各项,与形成这种势态有关系的是( )

A.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滞胀”  B.“马歇尔计划”成为美国经济的负担

C.西欧、日本加紧与美国的经济竞争  D.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20世纪以来,美国竭力谋求世界霸权。据此回答21~23题。

21.美国“总统再也不能像在我国如此之长的历史中那样仅仅是个国内人物了。我们在力量和资源上已上升到头等地位,从今以后,我们的总统必须永远是世界列强领袖之一,……他可以命令我们到世界任何地方去”。 材料表明美国倡导建立国联的真实目的是

A.维护世界范围内的和平和合作  B.依仗经济优势谋求国际事务中的霸主地位

C.维护殖民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D.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抗衡

22.20世纪40年代,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举措有 ①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②倡议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③开始实施“欧洲复兴计划”  ④采取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③④

23.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的主要表现包括 ①日本和欧共体在同美国争夺世界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②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  ③日本和欧共体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④中美结束二十多年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两极格局结束后,新的世界格局还未形成。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也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特点,回答24~25题。

24.下列属于美国借助北约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的史实是( )

A.二战后初期扶植日本  B.1950年美国侵朝战争

C.1991年海湾战争  D.1999年轰炸南联盟

25.(联合国宪章)以及其他国际法都明确规定,必须遵守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别国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得干涉别国内政。美英绕过联合国发动对伊战争说明

A.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B.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C.联合国在霸权主义面前软弱无力 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9年起,每逢总统就职典礼的全国性日子,人们都要赋予为合众国作出奉献以新的意义。在华盛顿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创立和熔铸成为一个国家。 在林肯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维护这个国家,使它避免从内部发生分裂。

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而瓦解。

8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后来的这若干年一直是生气勃勃的年代——是这个民主国家的人民获得丰收的年代。因为这些年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安全,而且我希望,也带来了更好的认识,即生活的理想是用物质以外的东西来衡量的。 对我们的现在和未来而言,一个民主国家的这段经历是最重要的:

它成功地度过了国内危机;它抛弃了许多邪恶的东西;它根据持久的路线建立了新的结构。而通过所有这些,它坚持了民主的实际。

     ——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

材料二:世界各国人民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面对着未来,他们既充满希望又满腹忧虑。在这疑虑的时刻,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期待着合众国的善意、力量以及明智的领导。

    ——杜鲁门总统就职演说(1949年1月20日)

回答:

(1)华盛顿与林肯先后领导了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这两次革命的主要政治任务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1933年,美国开始了罗斯福新政。与传统的经济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新政在历史上产生了哪些积极的作用?

(3)上述材料表明美国1941年和1949年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各是什么?运用所学知识,分别简要说明相关历史背景。

(4)材料一中提到的“人民的任务”都得以完成。以林肯和罗斯福执政时期的美国历史为例,归纳任务完成的相同原因。

答案::CBDDB CBCDD ABABB CBCBA BCB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