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三文科综合政治部分能力测试

2014-5-11 0:26:37下载本试卷

高三文科综合政治部分能力测试

出题人:张玉刚  邱慧英  王颖

本试卷分第І卷(选择题)和第I 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І卷1至5页,第I I卷6至8页。全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试卷由学生保存。

4、第І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但是“一分钱买不到一分货或多于一分货”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这说明 

A、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受供求关系决定

C、供求影响价值         

D、有的商品价格有市场决定

2、“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只有最终需求旺了,经济才能最终启动起来。”这段话强调的是

A、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          

B、消费对生产具有决定作用

C、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D、投资对生产具有决定作用

3、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多,课税越重,所得越低,课税越轻。因此个人所得税的显著作用是

A、可以消除两极分化             B、可以消除贫富不均

C、有助于扩大个人消费            D、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

4、要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从根本上看必须

A、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扩大就业总量

B、加大改革力度,减员增效

C、国家加大对失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就业那里

D、国家要扶持失业人员,增加失业救济

5、零点调查公司最近对我国7个大城市居民的统计表明,7成以上的城市居民知道我国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但仅三分之一的人准备改变生活方式,以节约资源。解决我国的能源危机必须

A、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B、树立科学发展观

C、大力发展新能源            D、增加能源进口

6、今年春季,广东受到干旱咸潮的双重威胁,给珠三角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广东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统一指挥,迅速启动应急供水方案,实施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方案。这是政府在行使 

A、经济建设职能    B、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C、文化职能     D、政治统治职能 

7、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并具体量化了“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从政治常识角度看,中国共产党具体量化了我国“十一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是坚持_____的体现

A、民主执政      B、科学执政        C、依法执政       D、经济管理职能        

8、“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

C、真理和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9、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①.是文化选择多样化的反映 ②.是抵制落后、腐朽文化的需要  ③.是奏响文化主旋律的举措 ④.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这一句话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消费心理,经济学家称之为“炫耀性消费”。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与人生价值观正确关系的是

①.消费方式是人生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②.消费品位折射着人生的价值追求  ③.炫耀性消费扭曲了人生价值     ④.炫耀性消费提升了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并将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施行。据此回答34-----35题。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

①保障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    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③推进依法治国      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这表明      

 A、国家鼓励个人贷款购房     B、央行适当紧缩货币供应

C、国家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   D、央行适当放松货币供应



I I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5分)

材料一: 2006年10月11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对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而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政府解决很多具体的民生问题如:就业这个民生之本的问题,我国政府从国情出发,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中央财政每年增拨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就业再就业,为引导农民按需有序流动就业, 国家制定了《2003 --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很大,这成为制约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之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请回答

(1)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制定上述就业政策?(8分)

(2)这一就业政策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经济意义?(6分)

(3)“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蕴涵着什么哲学观点?(6分)这对于我们解决就业问题有什么启示?(6分)

(4)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几点建议。(至少三点)(9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过去两年,中国政府在实践中积极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并在实践中将“和谐”理念从中国内政延伸到外交,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从和谐中国到和谐世界,体现了中国内政外交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2006年APEC会议在越南河内举行,会议的主题是“走向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 。胡锦涛在APEC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强调,中越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理想相同、命运相关,中越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是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维护和发展中越友谊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中国党、政府和人民高度重视发展同越南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愿同越南党、政府和人民一道,坚持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方针,把两党两国关系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材料三:世界局部区域图(图7)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9分)

(2)结合材料二 ,分析胡锦涛关于中越关系主张的

政治学依据。(8分)

河北省邯郸四中06---07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06.11)

政治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C

D

A

B

A

B

B

B

A

D

B

13.答案: (1) 6分 ①国家性质,政府性质  ②国家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治职能。 ③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内容只要正确请酌情给分)

(2)8分 ①增加收入  ②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发展。  ③缩小收入差距,可以缓解社会矛盾, ④有利于共富、小康、和谐。(内容只要正确请酌情给分)

(3)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的方针蕴涵着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6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容只要正确请酌情给分)

这一方针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解决就业问题中,①劳动者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树立务实的就业观,自主选择职业(3分)。(内容只要正确请酌情给分)

②政府应当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规范市场秩序,完善法律制度,努力提供保障和服务,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3分) (内容只要正确请酌情给分)

(4)从农业、农民、农村三方面回答即可。(9分)(内容只要正确请酌情给分)

13.(1)9分  ①矛盾的观点,矛盾即对立统一,中越两国应在对立中实现统一,实现和谐。 ②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扩展深化向前推移。 ③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内容只要正确请酌情给分)

  (2)8分 ①国家性质  ②国家利益  ③国家对外职能  ④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内容只要正确请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