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三全国文综卷(历史部分)

2014-5-11 0:26:39下载本试卷

高三全国文综卷(历史部分)

13-24题,共12小题48分。

选择题板块一:我国西南地区自古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中央政府在该地区执行了许多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政策。回答13—16题

13、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滇王之印”]的印文。该印是

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    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   D、汉朝封夜郎侯为王时所赐印信

14、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

A、在西藏设立行省          B、以宣政院为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

C、在西藏设置卫所          D、设置驻藏大臣

15、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 政策

A、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 

B、在当地推广土司制度

C、康熙时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

D、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的主要

任务是

①废除剥削制度  ②消灭阶级压迫 ③统一国家财政经济 ④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文学作品的风格、形式和内容,反映时代的特点。回答17—20小题。

17、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曹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是

A、慷慨苍凉   B、朴实恬淡   C、缠绵婉转    D、浮艳华丽

1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   

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陈子昂    B、孟浩然     C、杜甫    D、杜牧

19、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

A、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B、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D、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20、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

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北伐军进军湖南        B、八一南昌起义

C、湘赣边秋收起义        D、红这第五次反“围剿”

选择题板块三: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美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回答21-24题

21、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与《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相比,下列

各项中,美国通过《望厦条约》扩大的侵略权益是

A、进出口货物应纳关税税率由两国议定

B、有权在通商口岸租凭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

C、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D、有权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22、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规定

A、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B、维持外蒙古现状

C、战后成立联合国            D、废除美英在华治外法权

23、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根本目的是

A、进一步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B、在中国建立稳定统一的全国性政权

C、控制中国,推行全球战略        D、缓和美苏矛盾,划分势力范围

24、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      B、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C、《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     D、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参考答案:DBDB、ACBC、DACC

主观题共52分

其中37题全部是历史题 ,是材料解析题,有三则材料,共4个小问,32分。

第37题的第一小问:瓦尔密战役的性质[6分]

     第二小问: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的背景[12分]

     第三小问:凯末尔的革命民族主义的目标[4分]

     第四小问:简评民族主义的作用[10分]

最后一题:第39题共60分。其中第4、5、6小题是历史题,共20分

第4小题:问“万隆会议”上的“求同存异”的同与异各指什么……?[10分]

第5小题:求同存异方针的作用[6分]

第6小题:万隆会议对当时的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