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政府职能的转变

2014-5-11 0:26:40下载本试卷

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背景材料
㈠充分认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2.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是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的要求
3.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是实现依法行政的要求
4.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是做好各项经贸工作的要求
㈡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是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依据。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完善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方式。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健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㈢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提出发展的重大战略、基本任务和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完善政府重在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㈣着力抓好四个环节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行政学院开学典礼上强调,加快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关键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着力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坚决实行政企分开;二是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四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㈤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各级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要加快政企分开,进一步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对中介机构的规范和监管。适应新形势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
温家宝说,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要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加快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所有重大决策,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决定。这些要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长期坚持下去。
温家宝指出,要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各级政府都要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所有政府工作人员都要学会并善于依法处理经济社会事务。要改革行政执法体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行政处罚权,推进综合执法试点,解决多头执法和乱罚款等问题。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㈥继续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调整各级政府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发展电子政务,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深化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发挥城乡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二、理论分析思考
(一)从经济常识看,主要涉及:
1.转变政府职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上层建筑要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转变政府职能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特点。所以,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3.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国家必须运用财政这一经济杠杆,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
4.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政府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把不该管由政府管的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然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所以,必然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从哲学常识看,主要涉及: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要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加快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关键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着力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坚决实行政企分开;二是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四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2.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去年暴发的SARS病毒和今年暴发的禽流感等突发事件,要求政府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3.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党中央提出完善国家宏观体系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体现了实践这一基本特征。
4.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坚持所有重大决策,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充分论证。
5.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进一步调整各级政府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
(三)从政治常识看,主要涉及:
1.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和重要环节。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 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各级政府都要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所有政府工作人员都要学会并善于依法处理经济社会事务。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加快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所有重大决策,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决定。保证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4.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的载体,政府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更好地履行国家职能的需要。
5.国家的经济职能,即国家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把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转移到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国家宏观体系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等要求,体现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导。
三、热点新题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继续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政府职能
 A.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B.能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
 C.体现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有利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此题应选B,选B主要是依据题干中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这一句话。
2.行政许可法规定,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和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省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法定条件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其他国家机关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这一规定
 A.有利于维护法制统一,确保政令畅通
 B.说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都有制定修改法律的权力
 C.说明人大和政府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上级与下级的关系
 D.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此题应选A。B、C两个答案表述有错误,D项与题干无关。
3.《半月谈》载文指出,在新一轮改革中,政府确实要冷静下来,不要自己再去冲锋陷阵,那样只能令政府深陷其中。从政治学角度看,材料要求政府
 A.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B.必须加强社会管理职能,维护政府的权威
 C.实行宏观调控应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废除行政管理手段
 D.由直接干预经济变为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此题应选D。政府要冷静,即要转变政府职能,由原来的直接干预经济转移到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行政许可法通过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明确什么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什么事项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由此可见,行政许可法
A.有利于从制度上防止作为公权力的行政许可对社会经济生活和公民个人生活的过度干预 B.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C.是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 D.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法律保障
此题应选ABC。此题应围绕行政许可法与政府两个关键词去选。D项与材料无关。
2.《半月谈》载文指出,为了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应把原有经济政策中属于限制和约束的内容,归入经济法规条例之中,使相关政府部门为自身利益对经济主体的限制和干预失去体制和政策的基础。转变政府职能 A.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B.必然弱化政府的调控职能 C.要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D.必须把行政手段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此题应选ACD。转变政府职能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国家职能,故B项错误。
3.《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公司收购牛奶的价格下降,当地奶农更愿意把鲜奶卖给外地企业,这给当地龙头企业和财政造成重大损失。于是,当地政府对外卖牛奶的农户进行行政处罚的同时,还出动警力,拘留敢于外卖牛奶的农户。上述材料给我们的警示是 A.必须加强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政的监督 B.只有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才能真正做到依法行政 C.政府进行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管理必须代表人民利益 D.行政机关必须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活动
此题应选ACD。B项本身表述有错误。
  三、非选择题
1.材料一:行政许可(即通常所说的“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多年来,行政许可在行政管理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行政许可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障碍。
 材料二:2003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这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都有重要意义。
⑴ 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政治学道理?
①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 ②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⑵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我国立法规范行政许可的必要性。
① 是推进和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必然要求。
② 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③ 是国家机构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和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重要举措。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强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调整各级政府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
  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有哪些?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迫切要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

⑵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什么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政府的各项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更好地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以先进的行政理论、行政理念为主导的行政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维护人民利益和公共利益是我国行政机关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代表人民行使公共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工作的宗旨。通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政府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善公共服务手段,健全公共服务法规,从而更加有效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