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磨练

2014-5-11 0:26:40下载本试卷

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磨练

    (江苏省吴江市中学 吴岳方 215200)

1、材料一:2003年可以称为“人性司法年”,在这一年里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立法理念的

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法律援助条例》、《婚姻登记条例》等等。与此同时,原有的一些侵民、扰民、管民的条款不断的删除、简化、代之以为民、便民、利民的内容。
材料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坚持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回答:
(1)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

【参考答案】:坚持“以人为本”是由中共的性质决定的,是对三个代表思想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贯彻。
坚持“以人为本”是为了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要求。
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了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的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2)从哲学角度分析”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答案:正确反应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发展。”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必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理念上的创新和实践中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进步。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首创作用,有利于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材料一:欧盟对我国小龙虾、鱼糜等产品出口欧洲提出新的卫生要求:对于小龙虾,应保证其全部来自于野生环境而非养殖品,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抗生素,所有从事剥虾工作的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均须戴手套;对于鱼糜,要保证其原料来自欧盟允许从中国进口的鱼类,且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抗生素。

材料二:香港某公司种植西兰花,种子全部由日本提供,成品主要销往日本、东南亚。按加入WTO的国际惯例,产品必须符合输入国的检测要求方可进入。种植西兰花所用的肥料和农药全部由该公司壁垒提供。经营方式是把各地出菜时间错开,此经营方式为候鸟式经营。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如何减轻加入WTO对我国农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将农产品市场开放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答案】:

    我国农业在入世后面对的最大的挑战是:劳动生产率低,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低,成本高,竞争力弱。针对这些问题:
1)政府应做到:一是用好用足WTO对我国有利的规则,保护好农业发展;同时修改制定与世界接轨的新的法律法规;二是要加强宏观调控,转换政府职能,制定正确的农业政策。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三是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举国战略。引导农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及生态效益。以国际标准来严格要求农业生产。

 2)农民应做到:一是学好WTO对我国有利的规则,主动积极应对“贸易和技术壁垒”。

注意经济安全;二是以科技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生产科技含量较高的优质产品。三是注意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产品,与国际标准接轨。四:发展产业化经营,进行经营体制创新。以便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五;调整经济结构,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国际竞争能力。六:树立品牌意识,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遵循市场交易原则,开展正当竞争。七:利用好入世的机迂努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保护民族农业,降低入世风险。

3、材料一 中共党章规定:“年满18周岁的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其他革命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缴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指出,“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别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

  材料三、中共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材料四  党的十六大会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1)材料一、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政治现象?

  (2)从经济学角度谈谈,突破“有产无产”理论界限有什么意义?

   (3)从政治常识角度谈谈,“把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有什么意义?

  (4)材料四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的。

 【参考答案】(1)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我党非常重视自身的组织建设。(叮咛:记牢;凡是讲“党制定大政方针”是政治领导;凡是讲“党员干部的培养、推荐”“什么样的人可以入党”“我党应团结一切力量搞好现代化”就是组织建设;凡是“讲思想教育”的就是思想建设。就象以上三则材料只能和组织建设有关哦!)

 (2)第一、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分第二、有利于鼓励先富带动共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点就是社会主义本质,可别再将它当成是政治常识啦)。第三、有利于调动社会各阶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

 (3)第一、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队伍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把党建设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分第二、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第三、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4)第一、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党的思想领导。第二、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第三、党通过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体现了党的组织领导

4、材料一:材料一:某省的个体经营户、私营企业超过万家,吸纳了全省70%以上的就业人口,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60%以上,年上缴工商税达百亿元。该省的国有企业大多是国有控股的股份公司。在高速发展的个体、私营经济包围下,国有经济以年均18%以上的速度增长。

材料二:根据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抽样调查结果,我国2001年在人均的全部收入中,劳动收入占73.3%,(这其中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占了绝大部分比例),同时股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由1995年的19.4%上升为26.2% 。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

(1)上述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的什么基本经济制度?上述材料二反映了我们什么经济制度?

(2)在这材料二所反映的制度中应坚持什么原则?怎样理解这一原则?

(3) 在我国现阶段,“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指的是什么?

(4)运用哲学常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参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实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坚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2)我国实施这一制度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效率优先是价值规律决定的。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因为它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反对平均主义。又通过各种政策,调节过高收入,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防止收入过分悬殊,尽可能实现社会公平。(3)股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4)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B同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要求我们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C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只有从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才能做好工作,因些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D事物是发展的,这要求我们要弄清事物所处的阶段。因些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

5、材料一: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的娱乐、音像、演出、艺术晶四大市场共有经营单位22.4万个,从业人员95万。专家预测,到2005年,中国文化市场的潜在消费能力将达到5500亿元。

材料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1)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哪个层次?

(2)结合材料分析如何认识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结合上述材料用辩证的观点说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作用。

【参考答案】(1)在我国,第三产业主要分为四个层次,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个层次。

(2)第一: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消费能力,培育内需,刺激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 第一: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世界是一个处在普遍联系中的有机整体,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应重视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作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它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它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再次,它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6、材料1 “9·11”事件震惊了美国和整个世界。事件发生后,纽约证券交易所停止了交易,对世界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材料2:2002年11月4日,朱镕基总理和东盟十国领导人出席了第六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后,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该协议是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的里程碑,它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3)运用所学观点分析中国与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日益加强的原因。(10分)

(4)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与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日益加强的政治经济意义。(10)

【参考答案】①当今世界竞争是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与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就是为了增强本国综合国力。②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下,中国与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日益加强。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有共同的利益,这是他们开展有效的经济合作的根本原因。

    经济意义:1)可以为我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建设创设良好的环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参于国际分工,参于公平竞争,为还可以更好的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2)可以使我国和各东盟国家经济发展,进而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因为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可以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3)积极参于经济合作这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要。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政治意义:1)积极参加经济合作还可以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民的交流与合作,2)积极参加经济合作有利于维护各国利益。3)积极参加经济合作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3)同时也提高了本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进一步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4)可以提高我国及合作国家的综合国力。因为经济合作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7、材料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我国货物贸易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5098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6位。2002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达2707.l亿美元月比又增长12.3%。

材料二: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指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

2.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已取得可喜成绩,为什么还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参考答案】材料一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成绩,表明我国经济实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2.①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但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必须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②这是生产社会化各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还是实现四化的必要条件。对外贸易虽取得重大成绩,但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应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

③ 对外开放可以促进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④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可以为经济建设创设良好的环境。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参于国际分工,参于公平竞争,还可以更好的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⑤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还可以加强同各国人民的交流,为国际多边贸易注入新的活力。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也提高了本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