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三政治科高考模拟题

2014-5-11 0:26:40下载本试卷

高三政治科高考模拟题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48分。

6、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
①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②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③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④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经济日报》载文指出,技术进步、打破垄断等因素会拉动价格水平下降。预计下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会小幅上升,估计为0.3%左右,而商品零售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会继续下降。我国通货紧缩趋势会有所缓解,但不会完全消失。技术进步会导致商品价格下降,主要是因为:
A 它可以提高商品价值量   B 它可以提高商品质量
C 它可以降低劳动生产率   D 它可以降低劳动消耗
8、上题材料中的通货紧缩表现为
①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②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
③企业生产投资不断增加 ④货币不断升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2003年5月发出的《关于妥善处理劳动关系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用人单位不得以非典为由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上述规定
A、限制了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 B、维护了劳动者的自主择业权
C、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稳定 D、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0、“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消费观点的正确认识是:
A 符合时代消费方向,应成为每一位消费者追求的目标
B 否定了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应加强对这一消费群体的教育
C 在预期收入稳定或允许的条件下,应大力提倡和鼓励
D 对青年人有这种认识应鼓励,对老年人有这种认识应制止
11、《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资料的提供者都按其贡献参与分配,得到相应的回报。可以激发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不断进行投入,从而会增加更多的社会财富。要素投入者因得到回报而富裕起来,同时也为其他人的富裕创造条件。对此正确理解的是
A、 它肯定了按劳分配的必要性 B、它指出了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C、它没有否定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D、它过分强调了物质刺激作用
12、我国首次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飞船绕地球14圈后,顺利返回。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充分说明
A、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 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13、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对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这一做法符合下列哲理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做工作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D、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客观的
14、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就要做到坚持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这主要是因为
A、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是同一个过程 B、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实践
C、学习理论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指导实践
D、科学理论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5、《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与时俱进,最主要的是要做到
A、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结合起来   B、承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C、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D、重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6、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之所以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是因为:
A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 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C 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17、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究指出:“我们党向来高度重视理论工作,目的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这一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
A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B 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C 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D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18、《人民日报》刊登了青海省西宁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任虎抢险救援壮烈牺牲的事迹。英雄的壮举表明
A、自然性与社会性都是人的基本属性 B、“人性自私论”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
C、英雄人物是不计较个人生命的 D、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不可分
19、《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振奋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离不开道德建设;发展市场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离不开道德建设;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离不开道德建设。”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物质和意识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B、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0、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对冈比亚等少数国家致函联合国秘书长,要求第五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审议所谓“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表示强烈愤慨,坚决反对冈比亚等国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上述材料表明
A、“一国两制”在世界历史上没有先例 B、台湾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C、“台独”势力和国外反华势力是阻碍我国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
D、解决台湾问题是和平统一的中心任务
21、《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正确认识权力,是掌好权、用好权的前提。在我们国家,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任何人掌权,都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从根本上讲,这是由于
A、我国是单一制国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C、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22、《中国青年报》报道,听证会这种公众参与影响社会政策的实践模式,已成为社会焦点。近期中国一系列的听证会,正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实行听证会制度反映了
A、政府机构改革出现的新气象 B、我国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
C、人民民主权利有了法律保障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逐渐趋向统一
23、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和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表明
A、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B、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C、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D、党重视提高依法执政、总揽全局的能力
24、上题材料中,中共中央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和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表明
A、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施思想领导 B、党中央从组织上保证党的纲领、路线和国家宪法付诸实施 C、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施政治领导 D、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是统一的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3分,共27分。
25、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之所以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是因为:(  )
A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 农业是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
C 农业是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D 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26、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为重点,我国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到目前为止,国务院56个部门和单位第一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789项,这标志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  )
A 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B 表明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已无存在的必要 C 是因为行政手段的作用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 D 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7、今后15年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这是因为
A、三大产业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 B、三大产业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C、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D、第三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地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提供服务
28、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上述做法的哲学理论根据是
A、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不同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不同作用
C、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D、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9、陶知行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一生对教育事业忠心耿耿,他的“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A 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 精神贡献是人生价值的重要方面
C 物质贡献是人生价值的主要方面   D 精神价值可以转化为物质价值
30、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说:他是“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一诗句蕴涵的哲理是:
A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31、浙江温岭市横峰街道前洋村村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召开村民大会,以过半数赞成罢免的票数依法罢免了该村主持工作的村委会副主任(代主任)蔡某的职务。村民依法罢免村官事件表明
A 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B 我国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享有监督权 C 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 D、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2、新的婚姻登记条例把结婚等相关事项的自由、充分选择的权利交给公民,让公民自己做主,但有人认为,这下结婚、离婚、重婚自由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单位、政府都管不着了。这种认识(  )
A 没有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B 违背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C 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  D 割裂了自由与法律的统一关系
33、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人民生命安危视为头等大事,不仅作出果断决策,采取有效措施,而且情系人民群众,深入疫区一线,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的信心和斗志。事实说明
A、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B、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4、近几年来,武汉市政府着眼于建设“创新、亲民、务实”的政府形象,惩处政府机关“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严格 实施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武汉市通报了10起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典型案件,在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目前,依法行政、规范化行政之风正在武汉市兴起。
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回答:
⑴.“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的共同点是什么?
⑵.你对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是如何认识的?

35、党的十六大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然后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最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宪法修正案进行审议,完成宪法修改的过程。
宪法的修改过程体现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四、辨析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36、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科学理论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指导作用。
辨题:来自实践的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并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37、近来,美、日等国的一些媒体和政要,把矛头指向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和高达3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提出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
辨题:人民币越升值越好。

五、论述题:(38题16分;39题19分)
38、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名考生在南昌市一家网吧玩游戏时猝死,事后,南昌市工商、文化、公安部门统一行动,查封了一批违规、违法网吧。上网对青少年扩展视野有积极作用。但有的经营者违背道德,进行违规、非法经营,甚至公开提供含有赌博、色情、庸俗等不健康内容的网址。有些青少年沉溺于网吧,萎靡不振,有的网上交友不慎,遭到不法之徒侵害。网络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些有识之士发出了“不要让网吧‘网’住孩子”的呼吁。
⑴.结合经济学知识对上述业主的行为进行评述。(5分)
⑵.上述材料反映了政治常识的哪些原理?(4分)
⑶.国家机关对这一社会问题应该怎么做?(7分)

39、材料一:目前,我国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失业率约为4.5%。十五期间年均新增劳动力800多万人。目前,下岗职工人数超过1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1.5亿人以上。
材料二:据统计,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提供70万个就业岗位;第三产业是我国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体产业;我国私营个体就业人员1.3亿多人;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就业、再就业的政策,这一系列优惠政策将在3年创造1300万个就业岗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再就业工作。全国新增370就业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0万人。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
在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会上,胡锦涛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战略高度,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战略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积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切实加强对再就业工作的领导,扎实工作,不断取得再就业工作的新成绩。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运用经济常识,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6分)
⑵.联系材料二、三,谈谈解决这一问题体现了哪些哲理?(8分)
⑶.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5分)
答案
模拟考试题政治科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C 2D 3A 4C 5B 6B 7D 8B 9C 10C 11B 12B 13B 14B 15A 16B 17A 18B 19B 20C 21C 22B 23A 24C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25CD 26AD 27ABCD 28BC 29ABD 30BC 31CD 32AD 33ABCD

三、简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4,答:
⑴.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共同点就是违法行政。
⑵.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首先强化了依法行政,规范了政府的行政行为,使政府严格依法办事,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中的权威;其次,惩处“不作为”、“乱作为”现象, 严肃政纪,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再次,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的实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和表现,使人民民主能够得到切实维护,使依法治国原则得以贯彻执行。
35、
答:⑴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通过法定程序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是对国家进行政治领导的体现。
⑵宪法的修改最终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表明了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包括修改宪法在内的最高立法权。
⑶全国人大依照法定程序对宪法作适当的修改和补充,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中国共产党依法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活动,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
四、辨析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36、
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来自实践的理论不一定都能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只有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论才是科学理论。
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取得成功,而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实践的成功,除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并按客观规律办事。
⑶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要指导实践成功,就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样才能指导实践不断取得成功。
37,
①汇率变化是一把“双刃剑”,对经济、金融有利也有弊。
②人民币升值,外汇汇率跌落,首先使出口企业的利润下降,影响其出口积极性;其次,人民币升值,大量进口商品的人民币价格将随之下降,有可能带动国内整体物价水平的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通货紧缩趋势;再次,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不利影响将迅速传导给就业,从而造成就业形势紧张。
③人民币升值,外汇流入增加,将影响金融市场稳定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导致货币信贷猛增,使金融调控的空间愈来愈小。
④坚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能降低不确定性,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带动中国出口增长,发达国家亦能更多地从中国进口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制品,有利于其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汇率稳定也会带来中国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从而扩大中国的进口需求,进而推动其它国家的出口扩张。
五、论述题:(38题16分;39题19分)
38、
⑴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的特点,在市场经济中,必须以健全的法制为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必须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关系。作为网吧的经营者只有遵守社会规范(包括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经营者才能获取正当利益,得到发展。只顾个人或本单位的利益,,不顾他人、国家和社会利益的行为,都是背离集体主义原则的。
⑵材料体现了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的原则;体现了国家机关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体现了国家组织和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职能。
⑶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尽量避免类似对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监管出现的法律上的空白。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依法加大对互联网经营服务活动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
要加强对互联网信息的管理,规范其经营行为;要广泛深入地开展互联网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网上道德,树立良好的网上风气,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抑制网上有害信息的侵蚀;加强对互联网文化建设,使互联网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39,
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失业、下岗现象严重,就业和再再就业工作任务艰巨。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扩大就业,国家给予就业和再就业政策支持。
⑵.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通过发展经济促进就业,通过扩大就业推动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内外因相结合。把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与国家政策扶持相结合。要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转变就业观念就体现了这一点。(如答:坚持抓主要矛盾。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扩大就业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国家的就业政策。可酌情给分)
⑶.通过国民经济增长,实现扩大就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业是民生之本,高度重视就业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