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完善宏观调控体制
二、理论分析思考
(一)从经济常识看,主要涉及:
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假冒伪劣商品,不具有应有的使用价值,甚至坑人害命,因此必须严厉打击,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商品的价格由价值来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哄抬物价严重违背了价值规律的要求,必然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
3、运用社会主义的本质、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知识说明打击假冒伪劣的必要性,它既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甚至坑人害命。
4、运用企业信誉和形象的重要性来说明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必要性。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有人称它为“开发企业的金钥匙”。它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5、结合市场交易原则,分析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市场交易原则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近年来我国市场上的许多混乱现象,如强买强卖、缺斤少两、假冒伪劣等都是违反市场交易原则的结果。因此,必须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6、运用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知识说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性。在我国,消费者依法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等。
7、运用正当竞争的原理,说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性。强买强卖、缺斤少两、假冒伪劣、散步虚假信息等行为侵犯了正当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8、结合财政和税收的作用,分析说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意义。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 但是近年来,我国税收秩序混乱,欠税、偷税、骗税、抗税现象大量存在,给国家财政收入造成严重损失。国家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才能增加财政收入,充分发挥财政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9、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说明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它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带来国民经济的发展的高效率,但市场的调节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的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不足,因此,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
10、运用市场经济的法制性特征,说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什么要完善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和平等的依据和准则。为了维护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秩序必须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也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
从哲学常识看,主要涉及:
1、 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说明树立诚信等正确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法制观念的重要性。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如果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氛围则更有利于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
2、 运用普遍联系 的观点,说明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市场秩序的混乱,严重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的进程,影响我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形象,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良好势头,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运用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原理,说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要抓住要害,突出重点,解决对社会危害严重的突出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只有突出重点,抓住要害,解决突出问题,才能尽快从根本上扭转市场经济比较混乱的局面,努力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才能真正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局面;才能真正维护市场秩序的规范、有序运行。
4、 运用人生价值的有关原理说明反对拜金主义。
5、 运用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说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长期性和艰巨性。
(三)
政治常识看,主要涉及:
1、结合依法治国方略,说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性。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止、严重扰乱市场秩序,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国务院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是国家依法管理经济的表现,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
2、结合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以及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的关系,分析说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的意义。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它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也体现了政治和经济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3、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坚持以德治国的原则,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加强诚信教育。
4、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大力推行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三、热点新题示例
2003年7月,海南香蕉价格大跌,产品积压,丰收的香蕉烂在地里卖不出去,一时间,蕉农担忧,媒体呼吁,政府号召,海南发生了一场“香蕉风波”。依据相关知识,回答1-3题。
1、 海南香蕉价格大跌,蕉农赔本,究其原因,是前两年海南香蕉价格急剧上扬,许多市县加大香蕉种植造成的。这说明(B)
①商品的供求与价格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决定和影响
③市场调节有其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 ④国家必须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
2、
海南大种香蕉,是与一些县市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层层包干、分解落实、签定种植责任状等分不开的。这告诉我们,国家的行政手段 (C)
①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② 必须反映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③ 不利于市场经济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④虽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但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运用
A.①② B . ②③ C .②④ D . ③④
3、
海南香蕉价格大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国际知名的大水果商把海南香蕉看作是强劲对手,为挤压海南香蕉的市场空间,从南美、菲律宾大量收购香蕉冲击海南市场。这主要表明,市场经济具有(A)
A.竞争性 B .法制性 C .开放性 D .平等性
4、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一要求是
A、贯彻市场交易原则 的诚实信用原则的需要 B、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C、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 D、 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需要
据报道,我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取得重大成就。5年来,我国共查处制售假劣药品案28万多起,涉案总值18亿元,捣毁制售假窝点3088个,取缔非法药品集贸市场116个、无证经营4万多户,人民用药安全进一步得到保证。回答5-6题:
5、 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其危害在于
A、败坏国家的信誉和改革开放的形象 B、 损害国家、企业和人民的利益
C、 造成投资环境的恶化 D、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6、 市场经济的根本好转必须依靠
A、国家的宏观调控 B、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控制力不断增强
C、法制和规则的完善及严格执法 D、市场主体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不定项选择题:
1、《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要采取果断措施,切实清理偿还拖欠农民工工资。党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拖欠工程款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ABC)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D、已成为全民的党
2、 国务院高度重视拖欠工程款的问题(AD)
A、是由我国的国体决定 B、是由我国的政体决定的
C、体现了国家的政治职能 D、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简答题:《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我国每年因失信行为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具体表现为:一些地方政府诚信水平较低,造成社会运行成本的高昂;一些企业的 诚信水平较低,造成经济运行成本高昂;一些居民的诚信水平较低,造成管理成本的高昂。
(1)从政治常识角度,谈谈政府诚信水平较低会造成什么危害。
(2)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诚信水平较低对企业的影响。
(3)从人生观角度,谈谈如何解决居民的诚信水平较低问题。
参考答案:
①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政府诚信水平较低、会损坏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国家职能的履行,会导致社会生活中不讲信用行为的泛滥,因而会造成社会运行成本的高昂。
②诚信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基本精神。诚实信用可以给企业带来效益;相反,如果缺乏诚实信用,市场交易的秩序就得不到维护,正常的交易活动就无法进行,也会使企业失去信誉而影响其经济效益。
③第一,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要引导居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对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要引导居民掌握科学的社会意识,树立诚信的道德观念。
论述题:
材料一:当前,不讲信用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如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合同欺诈现象严重。还存在金融诈骗,赖帐拖欠,出口骗税,盗版侵权等种种不讲信用的行为。这些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市场经济秩序,污染了社会风气,给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现代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运用经济学知识说明发展市场经济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或问: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有何经济学意义?)
(2) 运用哲学唯物论知识说明发展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3) 党和政府在加强信用制度建设中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政治学道理 ?
(4) 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国家、企业和个人(消费者)应当如何作为?(或问:如何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参考答案:
(1)等价交换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这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市场经济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的要求;有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持续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不讲信用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市场经济秩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同时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在广泛倡导信用观念的基础上培植和维护信誉,有利于发展和维护信誉,有利于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国家在行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体现了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对加强信用制度建设等问题作出决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5) 政府:①要履行组织实施经济、政治、文化的职能,打击犯罪,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②要健全我国的法律法规,完善法律监督体系,严格执法,做到依法治国,从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尤其是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倡导信用观念,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④要转变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加强宏观调控,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维护平等竞争和公平交易的秩序,维护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利。 ⑤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企业经营者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法制观念。
消费者要学法、懂法、用法,增强权利意识,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