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模拟试题(七)
第Ⅰ卷(选择题 共75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长江三峡导流明渠胜利合拢。2003年6月1日,三峡工程正式下闸蓄水,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之间,“高峡出平湖”的梦想开始变为现实。据此回答1~3题。
1.几代人的梦想今天变为现实,这说明
A.梦想一定能够变为现实
B.通过人们的艰苦奋斗,梦想可以变为现实
C.只要我们艰苦奋斗,梦想一定会变为现实
D.我们要成功必须先有梦想
2.三峡蓄水至135米海拔高程后,水库将拥有140亿立方米库容。140亿立方米的水,就好比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盛夏,它能帮火炉山城降温;冬天则会因这个大“空调”升温。据估计,夏天气温可能会因此下降5摄氏度;冬天气温可能会上升3到4摄氏度。这说明
A.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B.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
3.三峡工程总工期17年。从1993年施工至今已十几年,到目前整个工程已投入840多亿元,现在三峡工程开始收益。这主要说明
A.只要进行投资一定会获得收益
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越性
C.要把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统一起来
D.党和国家在实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4.“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哲学上看,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指的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C.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D.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
5.某同学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老师认为“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该同学
A.看到了外因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作用
B.夸大了内因的决定作用
C.承认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关系
D.确认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6.根据上题材料,该老师
A.否认了外因对事物变化的影响
B.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惟一因素
C.认为外因和内因在事物发展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
D.认为外因和内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分工负责”读漫画回答7~8题。
![]() |
7.“分工负责”漫画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整体功能小于局部功能
B.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
C.无序的整体其功能小于局部功能之和
D.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8.“分工负责”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B.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C.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D.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9.“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永远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B.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C.新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道路是曲折的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
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说:“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据此回答10~11题。
10.公孙龙“白马非马”论的合理性在于
A.他揭示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区别
B.他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两个不相干的
C.他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他认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11.公孙龙“白马非马”论的荒谬性在于
A.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看成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看成是多与少的关系
C.割裂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D.没有看到矛盾的特殊性,不懂得“解剖麻雀”
12.群众源源不断地举报,为检察机关查办案件提供了大量案源。据统计,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80%以上的线索来自群众的举报。可见
A.我国的举报制度已非常完善
B.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消除腐败
C.消除腐败的根本途径是发动群众举报
D.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3.“如果法律不能被执行,那就等于没有法律”这个观点
A.错误地把立法与执法对立起来
B.承认了执法的重要性
C.片面夸大了执法的作用
D.表明要有法可依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的方法和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化解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决不能简单粗暴,激化矛盾,更不能动用专政手段对待人民群众。据此回答14~15题。
14.这段话主要是告诉我们
A.专政与民主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B.要把人民群众作为国家的主人来对待
C.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
D.一定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5.从哲学上看,上述材料说明
A.矛盾可以消灭在萌芽状态
B.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D.矛盾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
16.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了靖国神社,受到日本国内有识之士和亚洲邻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小泉纯一郎在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期间,又参观了卢沟桥和附近的抗日战争纪念馆,对因日本侵略而死难的中国人民表示“衷心的道歉和哀悼”。这件事告诉我们
A.作为国家元首,小泉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B.作为政府首脑,小泉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中日关系的发展
C.作为执政党领导人,小泉的行为代表了日本各政党的利益
D.作为日本首相,小泉的一言一行应向日本选民负责
17.我国国家机关中有权修改宪法的是
A.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
18.党的十六大指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A.是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需要
B.是为了拉大分配差距,促进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C.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D.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不利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上海市建设的磁浮线没用政府一分钱,投资者主要来自宝钢集团(国有控股企业)等沪上知名企业。其中,作为投资者之一的上海国际集团拥有2亿元的股权。此次,上海国际集团(担负上海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资本经营和国有资产管理责任的金融机构)以股权信托方式,将其拥有的1.88亿元的股权,委托上国投分割转让给普通市民。上海就是利用这种方式在磁浮线中引入了1.88亿元民间资金。据此回答19~21题。
19.这种做法
A.扩大了公有资本的支配权
B.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C.改变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D.表明民营资本成为经济投资主体
20.这种投资方式的出现将直接引起分配领域中的下列变化是
A.增加个体劳动收入的比例
B.增加了按资本分配的成分
C.增加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D.基本取消了按劳分配的成分
21.这种经营方式的出现将
①直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②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③彻底消除市场经济中的区域封锁现象④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根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购买国债已经成为居民家庭持有金融资产的首选。下列关于国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债利息收入属于劳动所得
B.国债可以提前支取
C.国债可以无限制发行
D.国债是一种最安全的债券
24.同一种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以同一价格出售,有的亏本,有的盈利,有的保本,这主要是因为
A.不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不同
B.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C.不同商品生产者生产量不同、产品质量不同
D.不同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3分,共27分。
25.在我国,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这意味着
A.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B.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C.每一位公民在法律上都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D.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
26.为了使我国的国家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规范,防止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发生,1999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对于中央预算审查监督作出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使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法制化更加完善。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
A.监督政府的职权 B.最高决定权
C.编制中央预算的职权 D.立法权
27以“和平、发展、繁荣:非洲世纪”为主题的非洲联盟第一届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非举行,各国政府决心为非洲的和平与发展而共同奋斗。这反映了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C.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
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
28.非洲联盟属于
A.世界性国际组织 B.专门性国际组织
C.区域性国际组织 D.民间性国际组织
29.近年来,“中国制造”成为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在制造业方面,中国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世界工厂”,但缺乏核心技术仍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这说明
A.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B.自力更生原则要求我们避免从国外引进核心技术
C.我国制造业的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科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D.我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
30.针对一些地方在搞 “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现象,如各种各样的标志性建筑、城市花园、人造景点等,党中央国务院明令禁止。“形象工程”的危害是
A.增加了地方财政支出,加重了地方企业和群众的负担
B.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影响了在建的重大工程项目
C.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容易滋生腐败,损害党群关系
D.导致地方的积累和消费比例失调,影响消费
南水北调开工典礼在北京、山东和江苏同时举行,这标志着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据此回答30~31题。
31.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我国政府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从哲学上看这一原则体现了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透过现象看本质
D.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32.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有利于
A.实现我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B.实现地区间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C.促进北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D.逐步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33.水价关系百姓切身利益。南水北调工程的水价将本着“还贷、保本、微利”和“定额用水、差别水价、超额累进加价”的原则确定,并按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征收。可见
A.水价应完全由市场形成
B.市场调节离不开宏观调控
C.水价放开不能违背价值规律
D.水价合理就能消除水资源供需矛盾
高考政治模拟试题(七)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5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4.郑培民同志是原湖南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他生前坚持执政为民,当好人民公仆,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不懈的人生追求。他 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他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郑培民同志的言行是如何践行人生观的有关道理的?
3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请结合党的十六大精神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执政为民?
(2)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执政为民?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