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三政治同步测试(14)—政党和政党制度

2014-5-11 0:26:43下载本试卷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三政治同步测试(14)—政党和政党制度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包括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④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保持党的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                                                                              

A.坚持党的指导思想          B.贯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C.注重在工人阶级中发展党员      D.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回答45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坚持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C.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5.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 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法律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行使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6.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绝对不能动摇的,依法治国也是绝对不能动摇的。既坚持党的领导,又坚持依法治国,这是前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以下能够正确体现二者统一的论述                                

       ①把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通过法律的形式实现党对国家的领导 ②党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活动  ③中共中央总书记兼任国家主席  ④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有人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新理念形象地概括为“紧握人民的手,管住官员的手,打造无形的手,强化服务的手,缔造和平的手。”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②中国共产党认真履行经济管理、社会服务的职能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④党和政府努力争取更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中国人民没有也不可能通过全国投票选举共产党来领导革命,但是他们却用送上前线的千千万万优秀儿女的血肉之躯和千千万万母亲、妻子的心,用辗转千里送粮、送药的支前小车和无数扁担,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B.党员干部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

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D.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9.对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关系,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三者都是有中国特色政治的主要内容 

B.三者都能确保人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C.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的    

D.三者是彼此独立、相互决定的

10.下列关于我国国家政权和政党的相互关系,认识的正确是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②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直接行使最高国家机关的权利 ③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需要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④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执政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④

11.我国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是因为                                  

    ①我国与西方民主的发展程度和性质不同 ②我国政党制度和西方多党制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 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实行西方的多党制意味着人民政权的丧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法国有一位学者对西方的政党制度作了如下评价:多党制比两党制更民主,因为两党制让选民二者择一,非此即彼,而多党制让选民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这一评论               

    A.揭示了两党制的实质

    B.看到了多党制的历史进步性

    C.对两党制的评价比对多党制的评价准确

    D.没有认清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

13.关于国家性质与政党、执政党以及政党制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政党制度的阶级属性与国家性质相一致    

    B.国家性质决定政党的性质

    C.通常情况下国家性质与执政党的阶级属性相一致

    D.国家性质决定政党制度的性质

    2004年3月12日,全国政协提案办公室对媒体通报: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共收到提案4312件,参与提案的委员1907人,立案4116件。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4—15题。

14.立案的提案中,有关经济建设方面的提案1847件;教科文卫体方面的提案1132件;政法、统战和其他方面的提案1137件。从这说明                       

    A.人民政协通过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B.人民政协是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机构

    C.人民政协通过参政议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献策

    D.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适合我国的国情

15.委员们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了解社情民意的基础上提出的议案,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这些提案于18日交由在京的120多家承办单位办理,并将于8月底前进行办复。由此可见人民政协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B.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D.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十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和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04年3月3日和5日分别在北京召开。据此回答16—17题。

16.“两会”联袂举行是为了                                           

    A.便于人大和政协两个国家机构共同决定国家大事

    B.便于加强中共对人大和政协的组织领导

    C.便于人大和政协互相监督

    D.便于发挥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

17.“两会”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         B.都是实施国家职能的机构

    C.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D.都是行使监督权的国家监督机关

       “民主、求实、团结、鼓劲”,是人民政协开好会议的指导方针,民主、求实要有利于团结、鼓劲,团结、鼓劲要促进民主、求实。据此回答1819题。

18.人民政协开会的八字方针集中体现了政协是                                

    ①中国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②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

  ③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④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19.民主、求实要有利于团结、鼓劲,表明了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               

    A.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B.目的是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C.有利于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D.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完善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和制约,中共北京市委59日正式组建了四个巡视组和巡视工作办公室。巡视组将通过定期巡视、专项巡视、重点巡视及回查巡视等多种方式完成对“一把手”的监督。据此回答2021题。

20.北京市市委的做法                                                                                                              

    A.履行了党的政治职能          B.属于党的组织领导 

    C.能够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的蔓延     D.行使了对腐败犯罪的法律监督职能

21.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从哲学角度上看                         

    A.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B.集中力量抓住了主要矛盾  

    C.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实现制度创新

22.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和《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B.宪法是由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制定的

     C.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D.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是亲密的友党关系

23.“党支部活起来,党员干起来,老百姓富起来”。这块竖立在瑞金市沙洲坝村村委会附近的宣传牌格外醒目。为帮助村民致富,沙洲坝村党支部组织了一批先富党员,对口帮助那些收入不高的农户,实行帮扶责任制。这说明                      

    ①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②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让老百姓先富起来  

    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④中国共产党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最近党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是推动党内民主、加强对内监督的一个重要举措。之所以要推动党内民主,是因为                      

    A.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B.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

    C.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是全党工作的中心

    D.党内民主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25.在我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党中央提出方针、政策,国务院拟定实施方案,全国人大审议,全国政协讨论,予以修改、完善。最后,全国人大做出决议。这说明                    

    A.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B.党中央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是党中央的执行机关

    C.党提出的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的决定上升为国家意志

    D.共产党领导我国国家政权,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是行使国家职能的国家机关

    十六大以后我国扩大在市、县进行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工作,逐步使市、县党代会成为充分有效的同级党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市、县党委每年必须向它报告工作。据此回答26—27题。

26.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发展方向表明                                  

       A.党非常重视加强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建设   B.要坚持和不断完善民主集中制

       C.加强思想建设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保证 D.要保证党委会的领导作用与权威

27.实施这一制度有利于                                                                                   

       A.发挥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B.保证党对国家机关的监督和领导

       C.从根本上消除党内腐败的思想根源      D.党代会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事关国家兴亡,事业成败。 据此回答2829题。

28.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3年底召开了新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中国入世之后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实施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                                              

       ①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 ②能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9.在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指出,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组织领导。党管人才最根本的就是要                                           

       A.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政治领导

       B.加强党的思想领导,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教育群众

       C.动员更多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党的组织

       D.党要积极履行组织文化建设职能

30.我国各民主党派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  )

    A.吸收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        B.在政治上对民主党派的领导  

    C.推荐自己的优秀党员担任民主党派的领导职务 D.为各民主党派制定纲领、路线

    2004年2月12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在济南被执行死刑。近年来我国已有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腐败问题受到惩处,人民群众对反腐败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据此回答31—32题。

31.省部级高官因腐败问题受到严惩表明                                                                        

       A.腐败案件越来越多,级别也越来越高  

       B.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不断加大

       C.依法依纪严惩腐败是铲除腐败的根本措施

       D.惩治腐败应注意惩处与预防并重

32.新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到各个方面”这是因为                                                          

       A.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B.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C.公共权力私有化是产生腐败的主要根源之一

       D.制度建设有利于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据此回答33—35题。

33.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这体现了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 

  ③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       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从政治学角度看就是要                                     

    A.不断的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B.不断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C.不断的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D.不断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

35.关于求真务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B.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C.求真务实就是实用主义       D.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36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然后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最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宪法修正案进行审议,完成宪法修改的过程。

       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12分)

37.材料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材料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这个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发展要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1)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9分)

(2)如何才能实现党提出的新的发展观?(8分)

38.材料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是党建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之一。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党建是多方面的,执政党能力建设是重点,是关键,党的多方面建设最终都应该体现在党的执政能力上来。

    材料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于2003年IO月在北京举行。为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增强党的活力,会议把由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向党中央全会报告工作列为全会第一项议程;会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决策意识,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

    阅读材料,结合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

(1)为什么要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3分)

(2)材料二中,党中央的新举措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何积极影响?(6分)

(3)简要说明怎样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6分)

39.2003年11月16日,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强调,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要通过学习,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更好地担负起领导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重任。

(1)运用哲学常识分析为什么要通过学习,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

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6分)

(2)运用政治常识分析党为什么要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9分)

40.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简要说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之间的内在联系。(9分)

(2)你认为应如何更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从而

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A

C

D

B

D

C

A

A

C

D

D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

C

C

D

C

C

B

B

B

D

C

B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

B

A

D

A

B

B

D

C

B

C

二、非选择题

36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通过法定程序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对国家进行了政治领导。②宪法的修改最终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表明了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包括修改宪法在内的最高立法权。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要求,对宪法进行修改,做到有法可依

37.(1)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还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提出新的发展观体现了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党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①党要通过法定程序是党的新的发展观成为国家意志,并且通过党的思想领导,使广大党员群众理解和支持这一发展观,同时发挥党的组织领导作用保证其贯彻实施。②国家有关部门切实坚持依法治国和对人民负责原则,全面履行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38.⑴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适应两大历史性变化的客观要求。只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⑵党中央的新举措表明我们党实行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治化。有利于树立科学决策意识,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推进国家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⑶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提高党的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②必须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③必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39.(1)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认识、科学理论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通过学习,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我们党才能科学预见未来,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历史进程,从而提高执政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进入新世纪,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因此,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党要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40.(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归宿;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完善党的领导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途径和法制保证。(2)①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②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社会主义民主制度。③坚持依法治国,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亦可答以下内容: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我国的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