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民族与宗教

2014-5-11 0:26:43下载本试卷

第四课  民族与宗教

一、单项选择题

92岁高龄的台湾金门老大娘翁李荣专程从金门到厦门,与分别56年的养子傅宗汉相见。据此回答1-2题。

1.“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有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经济生活        D.共同文化心理

2.江泽民同志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这句话不能反映的是

A.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C.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

D.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新修改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正确地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为了解决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在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改决定中,作出了实行必要的特殊政策,要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投入,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若干新规定。据此回答3-6题。

3.下列对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

B.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依法行使自治权

C.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央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4.新修改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中若干新规定说明

A.国家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我国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政策

5.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民族教育表明

A.我国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B.我国把少数民族在发展文化方面享有的平等权利落到实处

C.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是当前做好民族工作的首要任务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6.国家支援西藏建设,加快西藏发展

A.体现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B.说明各民族在政治、文化上享有平等权利

C.主要是为了加强各民族在经济上的完全平等

D.说明西藏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7.“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表明我国

A.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得到尊重   B.当前已不存在民族问题

C.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清除   D.各民族完全平等

江泽民同志说:“我们处理与宗教界朋友之间关系的原则是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相互尊重。”据此回答8-9题。

8.“政治上团结合作”是指

A.相互尊重各自的思想信仰    B.都以“三个代表”为行动指南

C.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D.共同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9.我们与宗教界朋友之所以能做到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上互相尊重,是因为在我国

A.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宗教的本质正在发生根本变化

B.宗教仍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C.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D.宗教的消极作用正在逐步消失

云南省党政领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纷纷下乡,访民情,解民困,帮民富,从建设面向落后山区的“民心工程”入手,重点解决群众最关心、最不满意的问题,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让山村群众深受感动和鼓舞。据此回答10-11题。

10.“‘三个代表’三朵花,春风送暖进农家。”这是云南山区群众把自己所见所闻编成的歌谣。它揭示了

A.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B.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

D.党的思想建设是关系人心向背,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11.云南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山区半山区占全省面积的94%。云南省实施“民心工程”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

A.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B.可以从根本上帮助群众消除贫团

C.能够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

D.有利于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

2002年5月22日,中国基督教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反对邪教,抵制异端邪说的决议》。据此回答12-14题。

12.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在我国宗教已成为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

C.我国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D.宗教与国家政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3.从宗教的作用来看,上述材料表明了

A.宗教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B.宗教对社会发展有着阻碍作用

C.宗教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有着阻碍作用

D.宗教在一定范围内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14.下面对宗教和邪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国家提倡人民信仰宗教而反对邪教

B.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依法取缔、惩处邪教

C.在我国,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而邪教的本质不变

D.在我国宗教的消极作用已不存在,而邪教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15.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宗教政策的有

A.外国传教士在我国宗教场所传教

B.与信教群众进行有神论或无神论的辩论

C.有按宗教信仰参加或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

D.有在宗教场所或非宗教场所宣传唯物论或唯心论的自由

16.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

A.政党必须领导政权       B.某些地区经济比较落后

C.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D.维护国家的统一

17.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

A.各民族应该一律平等        B.各民族都要实行区域自治

C.各民族应该实行融合        D.各民族都能得到迅速发展

18.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指的是自治区、州、县的

A.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检察院  B.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府

C.人民政府  人民法院      D.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19.当前,尽管世界上有的国家民族矛盾比较突出,甚至酿成流血冲突,而我国政治和社会却比较稳定,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同心同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因为

A.剥削制度在我国已不复存在  

B.民族矛盾的根源在我国已被消除

C.民族平等原则已贯彻到我国各个领域

D.我国制定和实行了适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2003年以来,在李洪志及海外“法轮功”组织总部策划和唆使下,境内“法轮功”地下组织秘密勾结,进行了一系列的破坏活动。据此回答20-21题。

20.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必须大力弘扬科学、反对迷信

③必须在全社会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  ④必须加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我们党和政府对于正常的宗教活动给予保护,对于“法轮功”则坚决给予取缔和打击。这是因为

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宗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法轮功”是反科学的

C.正常宗教活动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活动,“法轮功”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D.信教群众是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法轮功”练习者都是反政府反人类的

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发表了报告,对中国的宗教政策和中国政府依法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等进行肆意攻击,中国宗教界人士对此表示了强烈抗议。据此回答22-23题。

22.从中国宗教界对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报告的抗议中,可以看出

A.我国的宗教在性质上已发生根本变化

B.我国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C.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正确的

D.宗教已完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3.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的做法违背了我国的

A.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活动的规定

B.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

C.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政策

D.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要求

24.苏联解体以来,位于俄罗斯南部的高加索地区以及中亚地区就一直动荡不安,民族冲突,暴力活动以及内战频频发生。总的说来,这是该地区长期被掩盖的民族和宗教矛盾在苏解体前后迅速激化的结果。这说明

①民族、宗教与国家有密切关系 ②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宗教问题 ③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④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是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

美国、以色列、巴勒斯坦三方首脑在约旦亚喀巴举行会谈,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阿巴斯承诺将结束武装起义,但未提及耶路撒冷及巴勒斯坦难民回归问题,此举激怒了巴勒斯坦武装派别。据此回答25-26题。

25.材料表明

A.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紧密相关

B.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和国家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C.能否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D.只要存在着不同的宗教和民族,两个国家就难以和平共处

26.解决中东问题,必须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C.发挥内外因的共同作用    D.放弃暴力冲突,进行和平谈判

朱镕基向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继续推行兴边富民行动,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坚决反对分裂祖国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据此回答27-28题。

27.“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大对人口较少的民族扶持力度”

A.是为了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

B.表明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D.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28.我国之所以要反对分裂祖国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是因为

A.当前妨碍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因素还存在

B.这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C.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D.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29.2003年1月23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关系国家的对外关系。要做好宗教工作,就必须

A.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

30.我们必须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而且一定能够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因为我国

A.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B.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

C.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D.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31.我国在保护正常宗教活动的同时,坚持同政权、司法、教育相分离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我国的宗教组织

A.不应与外国宗教交往      B.不得干预学校进行无神论教育

C.不应到非宗教场所宣传有神论  D.不得干预政府事务

32.国务院领导人指出,各级政府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把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作为全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帮助这些地区尽快脱贫致富。这表明

A.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B.中华民族的振兴是56个民族的共同振兴

C.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D.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

33.我国要缩小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此

A.国家要继续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

B.经济发达地区要积极有效地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

C.国家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

D.少数民族地区要自力更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简答题

34.材料一 在十届全国政协当中,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有自己的政协委员。

材料二 全国其他省市无偿支援西藏自治区60多项工程。

材料三 5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2003年与1991年相比,西藏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6%,适龄儿童入学率提高32.6%。

(1)上述材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

(2)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这些基本原则的哪些具体内容?

35.毛泽东说:“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从政治常识角度如何理解这句话?

四、辨析题

36.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保护宗教活动,而对封建迷信活动一律绳之以法。

37.背景:巴以冲突,印巴克什米尔冲突,世界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

辨题:优秀民族必定在地区冲突中占尽优势。

五、论述题

38.材料一 观察世界的宗教问题必须把握其三个主要特点:一、宗教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将会长期存在并发生作用;二、宗教与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交叉在一起;三、宗教常常与现实的国际斗争和冲突相交织,是国际关系和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材料二 自我国政府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以来,逃到国外的李洪志不断鼓吹“圆满”、“升天”等歪理邪说,制造了一桩桩骇人听闻的血案。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宗教和“法轮功”的世界观都是唯心主义,我国政府对宗教实行信仰自由政策,而对“法轮功”邪教组织则依法取缔,试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原理进行分析。

(2)结合国内外形势及材料一,谈谈处理好宗教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3)近年来,封建迷信、邪教组织不断与党和政府争夺思想阵地,我们应该怎么办?

39.材料一 “九五”期间是西藏发展和稳定的最好时期之一。西藏经济连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2000年达到11.742亿元。目前,西藏已经建立了电力、轻工、纺织、化工、机械、建材、民族手工艺等行业,拥有企业近500家,基本形成了富有西藏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3年的706元和2348元提高到2000年的1331元和6448元;农业连续13年丰收,粮、油、肉实现基本自给;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材料二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是实现西藏各族人民利益的基础条件,也是巩固民族大团结、维护西藏稳定的根本保证。

(1)西藏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2)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材料二我国重视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意义。

第四课  民族与宗教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A 5.B 6.A 7.A 8.C 9.C 10.A 11.A 12.B

13.D 14.B 15.C 16.D 17.A 18.B 19.D 20.D 21.C 22.B 23.B 24.B

二、不定项选择题

25.ABC 26.CD 27.ABC 28.ACD 29.ABCD 30.ABCD 31.BCD 32.BCD 33.ABD

三、简答题

34.(1)上述材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团结原则、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2)材料一说明我国各民族在政治地位上的平等关系。 

 材料二说明我国各民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团结合作关系。 

 材料三说明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积极扶持的政策,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35.(1)民族的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密切相关,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2)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3)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各同愿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四、辨析题

36.(1)我国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同时国家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取缔惩处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笼统地说国家保护宗教活动是不准确的。 (2)封建迷信活动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秩序,必须坚决制止和取缔,对触犯法律的迷信活动必须绳之以法。但对于群众中的一般迷信思想和活动,只能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加以解决。对迷信活动一律绳之以法,不符合依法治国的原则。

37.(1)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各个民族只有大小、强弱、发展程度上的区别,而绝无优劣之分。无论哪个民族都对人类历史做出过贡献。 (2)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家关系的决定力量。 (3)相对发达的民族其综合国力会占有一定优势,故能在地区冲突占有一定的优势。

五、论述题

38.(1)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宗教和“法轮功”都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歪曲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但有不同的特点。在我国,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而“法轮功”则悖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因此,对宗教采取信仰自由政策,对“法轮功”组织必须坚决取缔。

(2)第一,宗教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交织在一起,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仍有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处理好宗教问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 第二,宗教常与现实的国际斗争和冲突相交织,处理好宗教问题,有利于争取国际舆论,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3)第一,广泛深入地普及科学知识和弘扬科学精神。 第二,坚持依法治国,与封建迷信及一切伪科学作坚决斗争。 第三,增强历史责任感。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充实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

39.(1)第一,新中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关系,为西藏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第二,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为西藏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 第三,西藏地区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努力发展。同时,党和国家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大大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四,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第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第二,只有推动各民族发展进步的共同繁荣,才能形成强大的综合国力,才能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