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理论思考

2014-5-11 0:26:44下载本试卷

奉献优质产品 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理论思考

        重庆  陈远彬

2005年9月被定为我国今年的质量月,今年的主题定格为奉献优质产品,构建和谐社会。让质量把关,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用的舒心,除了来自于企业自身的责任意识要加强外,还来自于质量管理部门执法为民的公众意识和毫不懈怠的责任感。近年来全国各级质检部门查处了阜阳劣质奶粉、苏丹红等事件,并联合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开展了联合打假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结合所学经济学常识,可做以下理论思考:

1.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不合格的使用价值是不能经过交换转化为价值的。假冒伪劣产品不具备合格的使用价值,坑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应该受到质检部门的打击。

2.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的一般特征。四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法制性是平等性和竞争性的保证,也是平等性的体现。生产和经营假冒伪劣产品违反了市场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也破坏了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性和公平竞争,是不符合市场经济一般特征要求的。

3.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相关法律对市场主体的制约和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低。商家生产和经营假冒伪劣产品,赚消费者的昧心钱,既不合法,也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败坏了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4.        国家的宏观调控制。市场调节具有缺陷性,需要国家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弥补其不足。近来来,一些地方假冒伪劣现象非常严重,已显示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单一市场调节存在的不足,这就需要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用“有形的手”来弥补“无形的手”的缺陷,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5.        市场交易原则。市场交易原则是规范市场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的基本准则,是保证交易活动有次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也是规范市场主体活动的章程。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交易原则中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三大原则,任其蔓延,必将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6.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求偿权等权利,这是不可剥夺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不仅给消费者带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失,也剥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这有理由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各级质检部门联合其他行政部门开展打假活动,也是帮助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表现。

7.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违背了这个生产目的,而且还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