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一中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1-3单元)
2006-9-7
注: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
2.将第Ⅰ卷的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第Ⅱ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70分)
一、本卷共有3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它们的共同点是
A.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B.都是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的体现
C.都是货币职能的体现 D.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为人们提供了多样的投资品种和渠道。回答2-3题。
2.储蓄存款是一种便捷的投资方式。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收益是
A.利息 B.本金和利息 C.股息和红利 D.银行利润
3.在银行利率较低的情况下,稳健的投资者把眼光投向国债,不惧怕风险而又追求收益的人们则在关注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这三种债券风险由大到小、利率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列顺序应该是
A.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 B.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C.金融债券――国债――企业债券 D.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国债
4.2005年6月2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审议通过《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修正案针对妇女在劳动市场受到歧视的现象,就防止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作出了新的规定。防止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维护了妇女
A.取得报酬的权利 B.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C.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D.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分析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走势,回答5-6题。
1978年 | 1998年 | 2000年 | 2002年 | 2004年 | |
城市 | 58.4% | 44.5% | 39.2% | 37.7% | 37.7% |
农村 | 65.8% | 53.4% | 49.1% | 46.2% | 47.2% |
5.表中数据的总体变化趋势说明
①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了改善 ②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但城乡发展还不平衡 ③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数量越来越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导致这一变化最重要的原因是
A.我国的物价水平一直较低 B.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D.经济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提高
7.北方某知名品牌羽绒服,近年来为争夺南方市场,特地花巨资在青岛开办了分厂,专门生产适合南方人穿着的薄型羽绒服。这一做法说明
A.企业要增强竞争力,就必须开办分厂,扩大生产规模
B.一个企业只要经营战略定位准确,就能加快发展
C.正确的经营战略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D.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8.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此,国家应
A.取缔过高收入 B.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合理控制收入差距
C.消除收入差距 D.按劳分配与平均分配相结合
人均1000美元为标随着志的消费时代的到来,汽车正在走入寻常百姓家,“质优价廉”永远是老百姓最为普遍的消费心理需求,也是国产轿车大有可为的生存和竞争空间。运用相关知识,完成9~10题。
9.随着人均1000美元为标志的消费时代的到来,汽车正在走入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
A.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B.影响价格的因素是多样的
C.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的影响 D.消费者享有消费自由
10.“质优价廉”的消费是
A.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11.据报道,曾在天安门城楼悬挂了40多年的一对大红灯笼在一次拍卖会上被人高价购得,这说明( )
A.价格的波动是通过市场竞争实现的
B.市场竞争导致物价上涨
C.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D.拍卖造成价格远远高于价值,违背了价值规律
财政工作基本上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进行的。回答12-13题。
12.近年来,我市确定了“围绕经济发展培植财源”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财源建设,加大项目引进,发展优势产业,全市财政收入连续几年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同时,用于城市建设等各项事业的支出也同步增长。这说明
①分配政策是制约财政收入的根本因素 ②我市财政收支达到最理想状态
③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④财政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3.“聚财”之度在于
A.财政收入的增幅应与国民收入同步
B.财政收入的增幅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幅
C.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D.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回答14-17题。
14.“有税必有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先有税收,后有税法 B.突出了税收的强制性、固定性特征
C.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D.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
15.增值税是目前我国影响很大的一个税种。它
①是对个人收入超额部分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②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③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④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16.近年来,我国坚持不懈地打击偷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这有利于
①增加财政收入 ②维护税法尊严 ③增加国内生产总值 ④规范税收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依据新修订的《个税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800元上调至1600元人民币,这a
①说明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②违背了税收的固定性
③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④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8、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确立这一原则
①是对各种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各自发挥重要作用的确认
②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③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④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的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假如2005年我国货币流通8次,发行人民币2万亿元,市场上待售商品是1.6万件,平均价格水平是5元/件,则这时(其它因素免考虑)
A.2万亿元的纸币发行量符合实际要求
B.1元纸币相当于2元货币的购买力
C.1元纸币相当于4元货币的购买力
D.1元纸币相当于0.5元货币的购买力
20、我国春秋时代的大富人陶朱公,夏天购买皮衣冬天卖,冬天购买商船夏天卖。这说明
A.陶朱公的做法是利用价值规律为自己服务
B.陶朱公违反了等价交换原则
C.不同的季节决定了商品的不同价格
D.人们在夏冬两季不同的需求决定了商品的不同价格
21、新经济的最大热点是技术进步和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这也造成用于产品开发的巨额费用无法在短期内收回。在有些情况下,新技术的运用反而增加了科技含量高的水平的价值,从而形成此类商品的高价格。这是因为
A.科学技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B.商品价值量是由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的
C.科学技术的价值是由开发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D.科学技术只有使用价值
22、假定一件上衣的价格是40元,现在生产上衣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假定生产上衣的原材料的价格不变)。根据题目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如果供求关系和纸币的发行量不变,则1件上衣的价格为20元
②如果供求关系和纸币的发行量不变,则一件上衣的价格为40元
③如果供求关系不变,纸币的发行量增加1倍,则1件上衣的价格为40
④如果纸币发行量不变,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则1件上衣的价格或低于或高于20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05年8月23日,新华网报道,大部分5000元以上的手机上市一个月就难逃降价的命运,有的不到一年时间都跌破半价;由于手机厂家“饥饿销售”(即通过刻意少量供应,造成供不应求的假相)的策略,杭州市场上一个月上市的诺基亚8800手机从上市之初的8888元涨至如今的12000元。据此回答11-12题
23、手机新品价格随着时间推移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d
A.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B.商家为占领市场销售而降价
C.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
D.技术进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
24、诺基亚手机的饥饿销售法
①充分利用供求对价格的影响 ②必须建立在自主技术和品牌效应的基础上 ③表明商品价格可以完全脱离价值 ④是价值规律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挥公有制经济、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回答25—26题。
25、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
A.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B.因为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由中央的现行政策决定的
D.由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26、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①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表明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③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④应取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和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2005年8月15日,《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正式施行。该规定允许民营资本可以投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外的所有民用航空领域,同时要求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集团和主要大城市机场需要保持国有或国有控股地位。要求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集团和主要大城市机场需保持国有或国有控股地位。这是因为
A.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B. 每一个行业都必须坚持国有资产占优势
C.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量上
D. 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2004年以来,在石油供应紧张的同时,各国需求不断攀升,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刷新纪录。欧洲经济界人士对油价不断攀升表示忧虑,但在高油价将如何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问题上看法不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8~29题。
28.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量增大
B.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值量减少
C.供应的不足和需求量的加大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商品价值量提高
29.油价上涨以后,对于本来就不景气的航空业无疑是“雪上加霜”,燃油加价要由每个乘客来分担,出于经济的考虑,人们出行由乘飞机改乘火车,这是因为( )
①火车与飞机互为替代品 ②火车与飞机是互补商品 ③两种工具的功能相近,可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求 ④两种商品的结合共同满足人的一种需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在商场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商品的陈列是很讲究的。如鸡翅旁边陈列炸鸡调料,在香皂旁边陈列皂盒或者在剃须刀架旁摆放剃须泡沫等等。据此回答13~14题。
30.上述陈列商品之间的关系是( )
A.互补商品 B.替代商品
C.价值量相同的商品 D.使用价值相同的商品
31.材料中商品陈列的讲究之处在于( )
A.使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B.能够有效地刺激顾客的随机购买的欲望
C.使商品的价格通常处于上涨趋势
D.会提高陈列商品的价值量
一家市场策划咨询公司对内地十大城市的四百多家经销商和三千多名消费者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以个性化的服装为首选的消费者占主导地位,服装消费正呈现多样化,更多的人开始注重能够体现自我魅力和风格的服装。据此回答32~33题。
32.以个性化服装为首选的消费者占主导地位,表明(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越来越多
B.借助消费活动展示个性体现了人们的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支配的消费行为是不健康的
D.求实消费才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33.与众不同,展示个性,成为一些人的消费行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可以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 ②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 ③个性消费应不惜代价 ④应大力提倡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消费观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34.按劳分配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关系是:①二者同属生产关系范畴,都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 ②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可能性 ③前者是后者在分配关系上的体现 ④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下列有关股票与债券的区别,认识正确的是
A.发行股票是为了筹集资金,发行债券是为了平衡财政收支 .
B.股票有风险性,债券没有风险性
C.股票买卖有时问限制,债券可以随时还本付息
D.股票以取得股息和红利为补偿条件,债券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第ⅠⅠ卷 (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本题共2小题,30分。
得 分 | 评卷人 |
36.(15分)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以下图示主要体现的经济学道理。
价格上涨-→获利增加-→生产扩大-→供过于求
↑ ↓
供不应求←-生产缩小←-获利减少←-价格下跌
得 分 | 评卷人 |
37.(15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2年)》指出: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都必须把扶贫开发投入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要针对目前贫困地区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的财政扶贫资金,必须按照扶贫开发计划下达,落实到贫困乡、村,重点用于改变基本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
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作用的?
高三月考答案
选择题1-5 BADDC 6-10 DCBAB 11-15ACCCB 16-20CACDA
21-25CDDDD 26-30ADCAA 31-35BBAAD
非选择题
36(15分)
(1)反映了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相互影响。(3分)一方面,商品的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分)另一方面,价格的波动又反过来影响供给和需求,使它们趋于平衡,从而使商品的价格接近价值。(2分)
(2)反映了价格变动调节生产。(2分)价格的涨落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引导着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调节人、财、物等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2分)
(3)说明商品生产和交换受价值规律的支配(或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调节了生产和流通),(2分)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2分)
37.(15分)
(1)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办大事。(3分)“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都必须把扶贫开发投入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对贫困地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2分)
(2)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方向、结构的调整和控制,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3分)“要针对目前贫困地区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扶贫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结构和布局的优化。(2分)
(3)财政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3分)对贫困地区的投资,特别是扶贫资金“落实到贫困乡、村,重点用于改变基本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