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24×2′=48′)
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 )
A.人类社会的看法。
B.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D.一切具体科学的总体看法
2.从古到今,人类从事着两项基本的活动( )
A.通过认识事物的现象,不断揭示事物本质
B.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C.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
D.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
3.有人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 ( )
A.它夸大了意识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B.它否认了社会的客观性
C.它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D.它是神创论在社会历史观上的表现
4.英国主教贝克莱说:“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这一观点
A.认为意识的产生不依赖于客观事物 B.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是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 D.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5.宗教是信仰上帝、神鬼等虚幻的东西,但是不管哪种宗教信仰的神,都是按照人们自己的形象和经验塑造的。这一事实说明:
A.神是头脑中自生的,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
B.神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
C.神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
D.神是客观实在的东西
6.“按图索骥”的做法属于( )
A.唯物主义 B.形式主义 C.经验主义 D.教条主义
7.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杰出领袖和英雄人物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生产关系 D.支配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规律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不同回答
C.是否信仰宗教
D.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即哪个是第一性、哪个第二性的不同回答
9.我国古典文学巨著《三国演义》中没有描写用飞机大炮打仗,《红楼梦》中没有描写贾宝玉、林黛玉坐小汽车。由此可见 ( )
A.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就会有不同的认识
B.文学家讲究艺术形式,对同一事物就会有不同的认识
C.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
D.人的思想意识是发展变化的
10.我国的历史学家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了解到商代的一些社会情况,通过分析《清明上河图》,看到了北宋年间东京汴河沿岸商业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总结,其内容最终来自 ( )
A.史学家的分析与思考 B.当时的客观事物
C.人们的意识 D.各种历史文献与文物
11.就意识的本质讲 ( )
A.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对此全面正确的解释是( )
A.正确的意识才对物质有反作用
B.意识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C.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有不同的反作用
D.意识可以决定客观事物的发展方向
13.“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此处的“物质”是指( )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B.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客观存在的自然物
14.下列说法中直接体现意识反作用原理的有( )
①实现再就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②建筑工人按照设计图建造高楼大厦③奥运精神激励着儿女为实现强国梦而努力奋斗④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党员中央提出了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工作方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一切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据此回答:
15.下列观点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有( )
①因地制宜②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③拔苗助长④刻舟求剑⑤照搬照抄
A.①③⑤ B.①② C.②⑤ D.③④⑤
16.之所以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因为( )
①它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②只有这样才能使主观与客观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它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④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17.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 )
①大兴调查研究之风②全面地了解客观实际情况③从变化发展中了解客观实际④抓住个别主要事实并以此为出发点⑤从中国国情出发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
18.观花时,植物学家从植物学的角度观察,把它归入植物的某一类别之中;画家从美学角度欣赏,获取美的灵感。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立场不同 B.世界观不同 C.知识构成不同 D.人生观不同
1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问题 B.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0.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②哲学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总的看法③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21.下列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A.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也就搞好了
B.精神文明决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保证物质文明的正确方向
C.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重大影响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不分主次
22.正确处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其哲学理论根据是( )
A.物质和意识不可分
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D.正确的意识直接推动客观事物向前发展
2004年4月20日《人民日报》栽文指出,假如我们忽视教条主义的危害,改革的方向,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将受到挑战,我们党难免步他人的后尘,犯下历史性的错误。据此回答:
23.我们在对待科学理论的问题上,必须反对教条主义。下列有关教条主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
②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
③教条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唯物主义
④教条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4.教条主义违背了辩证唯物论的下列道理( )
A.自然界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 B.办事情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9×3′=27′)(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少选且正确的得1分)
25.些地方发现过“狼孩””、“豹孩”、“熊孩”,他们虽为人所生,但没有人的意识。这说明 ( )
A.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C.有了人脑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识 D.意识来源于人脑
26.下列观点或做法属于唯物主义的有 ( )
A.“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B.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C.掩耳盗铃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7.“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精神的作用可有可无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一定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D.不可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28.要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办法,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不能搞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对国外包括西方国家东西的学习和借鉴,也不能搞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而一切都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
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办事情必须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C.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D.精神不是万能的
29.下列说法中直接体现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的有( )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B.基本国情决定基本国策
C.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不动摇 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30.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 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意识由物质决定,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31.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就必须做到( )
A.要把想问题、办事物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
B.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C.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要有认真精神
D.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某村部分农民按乡政府的要求,拔掉地里的玉米,改种日本白萝卜,虽喜获丰收,但因质次价廉,效益不佳,乡政府除了不收萝卜种子款外,还按每人100元向农民作了补偿,乡政府为此补贴了7万元。据此回答32—33题。
32.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要求
B.乡政府不应对农民的生产经营发挥任何作用
C.乡政府愿望虽好,但引导不当,犯了主观主义瞎指挥的错误
D.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和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做好工作
33.上述事例同样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不惟书,不惟上,要惟实”。这句话的哲学含义是( )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B.坚持主观和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D.要充分发挥意识的决定作用
答 题 卡
一、单选题(24×2′=48′)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
题号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答案 |
二、不定项(9×3′=27′)
题号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答案 |
三、简答题(2×10′)
34.简要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据此判断“我思故我在”与“我在故我思”分别属于上述的哪种观点?
35.南方某市根据自己的优势,制定了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汽车、生物制药 等六大支柱产业的发展策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4 500多美元,成为我国第一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城市。
(1)该市的做法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
(2)这一道理在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
四、辨析题(2×10′)
36.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37.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也就等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
五、论述题(17′+18′)
38.2004年4月16日《人民日报》栽文指出,建设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1)建设先进文化的哲学理论根据是什么?
(2)为什么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39.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长期超载放牧、粗放经营以及鼠害影响,长江源头草场退化、沙化十分严重,生态形势严峻。继2004年国家在黄河源头启动“退牧还草与生态移民”工程之后,2004年8月又在长江源头沱河启动此项工程。这是中国在继退耕还林、还草之后又一项生态保护大型项目。按照规划,在未来10年的禁牧过程中,长江源头将在水土保持、生态自我恢复过程中,重造秀美山川。
(1)上述材料体现了辨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
(2)运用该道理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们怎样才能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