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模拟政治学科试题

2014-5-11 0:26:45下载本试卷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模拟政治学科试题

命题人:徐书红   难度系数:0.7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2005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开展了主题为“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一系列纪念活动,并决定把每年的_____月_____日定为中国航海日。

A. 7 11           B. 7 1            C. 6 25           D. 8 11

  2. 2005年7月16日,在中国国民党选举中,______以绝对优势击败另外一位候选人,当选为中国国民党新一任党主席。

A. 连战            B.  马英九         C. 王金平          D. 宋楚瑜

  3. 2005年8月12日,我国第十届运动会“我们万众一心”火炬传递活动点火起跑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隆重举行。十运会将于今年10月12日至23日在_______举行。

A. 北京市          B. 上海市          C. 江苏省          D. 广东省

  4. 2005年____月_____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时强调,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A. 7    1          B. 7    15         C. 8    1          D. 8    15

  5. 2005年8月24日,国家林业局公布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_______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从而使其成为我国北方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A. 大连市          B. 沈阳市          C. 长春市          D. 哈尔滨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据此回答第6题。

  6. 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因为它是

A. 唯物主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 唯心主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 区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根本标志

D. 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2005年7月4日,美国宇航局的“深度撞击”号飞船发出的撞击器成功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在太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焰火,从而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据此回答7~8题。

7. “深度撞击”号释放的撞击器,以撞击爆破的方式成功冲撞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表面。这体现了

A. 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 认识推动了客观事物的发展

C.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

D. 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8. 传统的观点认为,彗星的成分是来自早期太阳系的尘埃和岩石碎片,它们裹在蓬松的冰团中。最近,美国天文学家威廉·里奇提出一个惊人的新观点,认为彗星可能主要是由岸石组成的,而不是冰块。由此可见

A. 传统的观点是错误的,新的观点是正确的

B. 新产生的事物必然要战胜先前的事物

C. 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推动科学的发展

D.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变化就是发展

最近,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据此回答9~10题。

  9. 近年来,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与中国产生了不少摩擦。这表明

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 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

C. 矛盾具有特殊性

D.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10. 温家宝总理在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上指出,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这是国际上的共识。这体现了

A.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 一切事物都是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 两点论和重点论也是相互统一的

农民看今年的市场种明年的庄稼的“刻舟求剑”现象非常普遍,农民总是赶不上市场。回答11~12题。

 11. “刻舟求剑”者所犯的哲学错误是

A. 主观没有反映客观               B. 否定普遍联系

C. 不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D. 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12. 针对农民的“刻舟求剑”现象,解决的办法是

A. 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

B. 不断调整种植结构

C. 发挥国家和农业服务组织的信息引导作用

D. 把农业完全推向市场,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

  13.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发出警告,世界面临流感大爆发的威胁。对此,我国未雨绸缪,着手建立全社会的预防机制。“未雨绸缪”强调的哲学道理是

A. 要重视量变                 B. 提高活动的预见性

C. 认识必须超越客观            D. 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14. 对下面漫画的正确理解是

A. 客观决定主观,应根据不同的人才定不同的标准

B. 主观的东西是不可靠的

C. 选人者的做法是主观主义的表现

D. 发挥主观的作用就会犯主观主义错误

  15. 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会导致

①事物发展方向的变化    ②事物发展出现反复  ③事物性质发生改变  ④事物不可认识  ⑤只有变化没有静止  ⑥矛盾自行消失

A. ①②③      B. ①③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④

2005年3月7目,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社会科学界联纽讨论时指出,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低估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6.下列关于哲学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哲学思想直接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向前发展

 C.哲学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D.具体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哲学的繁荣

17.(2005年江苏卷13)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利用超级计算机,我国科学家绘出一张大尺度“虚拟宇宙”图片,浩瀚宇宙浓缩

其中,璀璨星空清晰可见。目前,这张全球精度最高的“图片”样本已引起国际天文界瞩目,据此回答18~19题

18.科学家研究表明,每一天体都是按照自然界固有的规律而形成的,有着自己的起源和变化过程,组成天体的各个化学元素是相同的,所有天体的运动规律是一致的。这说明

  A.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事物 

  C.人类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界

  D.自然界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

19.利用超级计算机,我国科学家绘出一张全球精度最高的大尺度“虚拟宇宙”图片这一事实说明( )

  A.超级计算机能够产生意识

  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人们的认识有许多表现形式

2005年4月至5月,我国科技人员对珠穆朗玛峰进行了第四次综合科考。此次珠峰综合科考是进入21世纪我国首次在珠峰地区进行的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回答20~21题。

20.珠穆朗玛峰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区,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球板块的碰撞,逐步隆起而成为现今的“世界屋脊”。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

  A.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D.物质的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

21.2005年10月9日上午10时,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宣布珠穆朗玛峰高度最新测量结果: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珠峰新高程数据与1975年相比,降低了3.7米。陈邦柱解释说,这次公布的是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岩石面的高程,以往没有准确地获得珠峰岩石面的高程,这次用了不少技术(包括仪器)测得了珠峰的冰雪深度,得到了岩石面高程。可见

  ①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在不断加深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2. 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必须反对本本主义。下列关于“本本主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本本主义的出发点是客观存在的个别事实

②本本主义把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作为办事情的出发点

③本本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

④本本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A. 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④    D.②③④

23. 鲁迅先生说过:“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事物那么嫉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那么求全责备?”这句话所指责的是,有人不懂得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知足常乐,安于现状的哲理

C.难得糊涂,得过且过的哲理   D.树立创新精神,促使新事物成长

24.近两年,东南沿海地区愈演愈烈的“民工荒”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调查显示:工资待遇长期徘徊、劳工权益缺乏保障是导致民工短缺的主因。这说明 
  A 联系就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 任何现象都是由其它现象引起的.
C 任何原因都可以转化为结果       

D 原因和结果是先行后续的关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25.下列成语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

  A.固步自封  B.沧海桑田  C.唇亡齿寒  D.画饼充饥

26.哲学上讲的静止是

A.绝对的不运动、完全的静止 B.事物在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

C.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D.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27.在中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表明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B.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

28、下列观点和做法中正确反映事物普遍联系观点的有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地震预示着国家衰败,闰八月将有灾难

C、农、轻、重比例协调,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D、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29.农业专家发现,许多农作物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现象。如大豆地里种玉米,大豆根瘤菌可固氮供给玉米,玉米则反哺碳水化合物给大豆。与此相反,苹果园里种芹菜,二者则相互残杀。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复杂性

B.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D.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0.广大农民通过在国内外从事劳务,大大冲击了千百年来形成的小农意识,增强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这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正确的意识来源于现实,错误的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C.意识总是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31.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不能只考虑转化为工业产品的价值,还要考虑资源的保护和再生的需要,重视经济增长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价值。此观点的哲学依据有

A.意识的反作用表现在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事物的联系是普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应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D.认识了事物的规律,办事情就能够取得成功

32.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谁也阻挡不了。问题的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这种趋势,就是既要充分地利用它所提供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来发展自己,又要清醒地认识和及时防范它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与风险。这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B.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C.要具体分析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D.矛盾具有普遍性,分析事物要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33.农民赵某只知木棒是绝缘体。天晴时,他用木棒拨电线没事;下雨天,他又拿那根被雨淋湿的木棒去拨电线,结果触电身亡。这件事说明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B.主次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II卷(75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一小题9分,共18分)

34. 2005年以来,虽然国家下大力气整顿生产秩序,但重特大安全事故仍频繁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重大。

  用矛盾的对立统一知识分析为什么安全事故频发?

35.在敢于否定传统做法,积极改变训练观念,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全方位与国际接轨方面,孙海平教练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榜样。经过数年的努力,他创造了一套符合跨栏项目规律和特点,同时又对刘翔具有很强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刘翔成绩水平的快速进步,以及没有伤病,能够常年进行系统训练,都与孙海平的训练方法有着密切联系。

孙海平教练的做法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36.只要我们端正立场,我们就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37.背景: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苏门达腊岛北部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多国。据统计,地震海啸遇难者已达15万人。据印度尼西亚有关人士估计,印度尼西亚海啸重灾区印尼亚齐省的死亡人数可能超过40万人。

辨题:规律是客观的,是不可抗拒的,人们只能服从,无法改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题17分,第39题18分,共35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8.进入21世纪后,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增长,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尖锐起来:苏南超省平均水平,苏中超全国但低于省平均水平,苏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贯彻中央提出的“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确立了“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分类指导方针。鼓励苏南经济发达市、县与苏北经济薄弱县实行对口挂钩协作,加速苏北工业化进程;利用新一轮沿海开发的契机,建设苏中以长江为轴的新型国际制造业基地;鼓励苏南主动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分工合作,主动与上海及国际经济接轨,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从而形成长江南北联动开发,三大区域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在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过程中,江苏是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统筹本省经济发展的?

39.某市原有的工业基础薄弱,如果走传统的经济发展道路,不但难以赶上发达地区,而且会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市委、市政府经过调查研究、认识分析,认为本地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因此,他们因地制宜从发展生态经济入手,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

    在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的过程中,他们遵循现代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以抓示范为主,点上启动,面上推广,点面结合,互相促进,初步走出了一条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生态经济建设离不开环境保护和治理,该市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搬迁有色金属企业,治理老企业污染,从而为生态经济的良性发展“铺平道路”。目前,该市境内森林覆盖率达到57.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著名的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1)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该市是怎样实施“以青山绿水为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治市方略的?

    (2)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该市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做法对我们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