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之政治科部分
第1卷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式,它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回答25-28题。
25.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北京奥运会会徽“直接明确地传达着在中国人民和文化中世代传承的无与伦比之美和宏大的精神力量”。关于精神力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C)
①市场经济越发达,精神力量越不重要
②调动积极的精神力量,会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
③精神力量可以脱离物质因素而存在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使中国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6.北京奥运会会徽是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北京奥组委已经在国内外进行了该标志的商标注册等一系列法律作业。未经奥组委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均不得为商业目的使用会徽。奥运会会徽的保护有利于 (A)
A.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B.体现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
c.改善投资环境,吸收国际资本投资 D.实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
27.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组织的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是 (B)
A.区域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专业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专业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D.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8.举办奥运会将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 (A)
A.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B.促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
c.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D.促进世界市场的有机整合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这种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回答29-30题。
29.意境最充分地体现了 (A)
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C.社会和个人的统— D.继承和创新的统—
30.意境不是意和境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谐,并在此基础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例如王维(雪中芭蕉图)将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画在—起,产生出独特的美感。这表明 (A)
A.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B.艺术创作不需要反映现实生活
C.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D.艺术创作纯属人的主观创造性
21世纪初,我国和非洲四国之间创建了发展关系和深化合作的“中非合作论坛”,中国与“论坛”参与确定建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回答31-33题。
31.近几十年来,非洲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这是因为(C)
A.国际贸易摩擦加大 B.国家间经济合作加强
C.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 D.国家间发展程度不同
32.三年来,中非贸易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下列关于中非贸易增长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C)
A.中非经济的互补性,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增长
B.中非贸易增长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c.中非贸易发展中,我国要最大限度地追求顺差
D.发展中非贸易符合中非双方利益
33.在国际关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历来是中国团结与合作的对象,因为 (C)
①第三世界是国际社会—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②团结第三世界符合中国国家利益
③合作是第三世界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④第三世界国家在南北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4.2004年2月17日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该条例颁布的意义在于 (C)
A.加强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B.明确界定党政关系
c.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D.健全国家权力的监督体系
35.近年来,各地政府根据“行政许可法”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大量削减行政审批项目的同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以“进一个门办好,交规定费办成,在承诺日办结”为标准,建立专门的行政审批中心,井将其纳入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之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政府 (C)
①贯彻依法行政原则 ②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③提高办事效率 ④监督其他国家机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第Ⅱ卷
38.(32分)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这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可靠保障。
材料一:2003年,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77.7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继续保持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1)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海洋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11分)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城全面实行休渔制度。通过休渔,主要经济鱼类的资源量有所增加,种群结构得到改善,休渔后渔获量增加。渔民的经济收益不仅没有因休渔下降,反而有所增加。
(2)结合休渔制度,分析“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历来属于中国。鉴于南海周边国家对该领域提出不同领土要求,中田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从尊重现实出发,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2003年11月11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律宾国家石油勘探公司签署了共同开发南海石油资源的合作意向,这被看作是实施上述原则的良好开端。
(3)“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10分)
(标准答案):
(1)广阔的“蓝色国土”可以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资源。发展海洋产业,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发展海洋产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①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是对立统一的。
②只顾眼前利益,过度捕捞,转化为无鱼可捞,就会丧失跟前利益。适度限制眼前利益而体渔,能取得更大的长远利益。
③运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的辩证法,实施休渔制度,可以促进我国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①“主权归我”表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
②“搁置争议”体现我国实行和平外交,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和平o
③“共同开发”体现我国坚持对外开放,促进共同发展。
39.(60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略)
材料二:(略)
材料三:(略)
材料四:东北曾被誉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东北是计划经济体制最早建立、影响敢深的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1978年辽宁、黑龙江两省的人均CDP仅次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到2002年辽、黑两省分别降到第9、第18位。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5)结合材料四,根据所学经济常识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10分)
(6)在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中,强调“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扶持”的方针。试说明这一方针的哲学根据。(10分)
(标准答案):
(5)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市场机制作用较小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必须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激发区域经济活力,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差础地位;国家要给予东北老工业基地更多的政策条件和资金支持。
(6)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运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则。
③东北地区应自力更生,结合自身能、基础设施、人才等优势,充分利用相关的政策和国家的扶持,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