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中政治试卷 - 高中三年级政治试题 - 正文*

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哲学思考

2014-5-11 0:26:46下载本试卷

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哲学思考

中国人民银行 7 月 21 日宣布 , 经国务院批准, 自 2005 年 7月 21 日起 ,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 , 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7 月21 日晚上 , 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 1 美元兑8.11 元人民币。对此我们可以结合哲学常识作如下理论思考 :

1. 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

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始终坚持独立自主、高度负责的态度 , 坚持从我国的根本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 , 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目前 , 我国外汇管理逐步放宽 , 外汇市场建设不断加强 , 全融市场工其逐步推广 , 各项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 宏观调控成效显著 ,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鑫势头 ; 世界经济运行平稳 , 美元利率稳步上升。这些都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 当前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较好时机。

2. 体现了一分为二的观点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 人民币升值也是有利亦有弊。的方面主要是 : 有利中国进口 ,原材料进口依赖壁厂商成本下降 ,, 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 , 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 ; 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 , 中国 GDP 国际地位提高 , 中国老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 弊的方面主要是 :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伤害 , 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 , 对外资吸引力下降 , 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 , 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 , 增大就业压力 ; 财政赤字也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高而增加 , 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 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及个人的大约 2200 亿美元的对外净资产将缩水。短期内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造成一定影响。

3.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 外因是事物变化衷展的条件 ,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表面上看 ,从 2003年 2 月西方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日本财务大臣提案让人民币升值以来 , 西方国家对华施加压力越来越大 ,2003 年 9 月美国财长访华 , 2004 年西方七国财长会议都强烈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 , 美国甚至要对我国征收 27.5% 的惩罚性关税以迫使中国人民币升值。但是真正促使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因是 : 持续的经常项目收支顺差 , 外资在中国收益率高 , 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等。

 4. 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

在中国人民银行 7 月 21 日宣布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后 ,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对我国调整人民币汇率表示欢迎 , 当天全球外汇市场亚洲货币以及欧元等对美元汇率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行情 , 特别是美元对日元比价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 澳大利亚元等其它货币对美元汇率也相应走高。另外 , 包括英镑和瑞士法郎在内的一些主要欧洲货币对美元也有所走强。马来西亚宣布放弃林吉特盯住美元的政策而改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美国股市三大指数也都一路上扬。 这些都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

5. 体现了坚持适度原则

按照 7 月 21 日的人民币汇率 , 人民币对美元仅升值2% , 即 1 美元兑 &11 元人民币 , 上升的幅度十分小。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 , 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 ,不仅对国内经济冲击会降低到最小程度 , 也考虑到对国际经济冲击减少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