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14分)
wàng tú kòng zhì wàn lài jù jì jiān miè yáo yè è yùn liú lù
( ) ( )( )( )( )( )( )
zhèn dìng xī miè cán rěn wú gū jū shù fǔ yǎng pú sà
( )( )( )( )( )( )( )
二、“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八位同学参赛,他们分别姓“杨、康、周、李、安、陈、王、董”,如果演讲的顺序按上述同学姓的音序排列,那么第一位上场的同学姓( ),第五位上场的同学姓( )。(4分)
三、读下列古诗,写出带点诗句喝什么农具有关系:(4分)
1、昼出耘田夜绩麻。( ) 2、童孙未解供耕织。( )
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1、聂将军的救命之恩,美穗子不会忘记。(改变句型,使句子语气加重)
2、王老师被光荣地评为“模范班主任”的光荣称号。(原句修改病句)
3、路口的红绿灯正在交替闪烁着。(改成拟人句)
4、火箭排出的气体在空气中凝成了浓浓的烟雾。(缩句)
5、照例子续写句子:如果你种下的是汗水,收获的将会是无限的希望。
如果 ,
五、填空:(15分)
1、因为( )所以说聂将军是“活菩萨”;因为( )所以说聂将军是“中日友谊的使者”(4分)
2、李清照曾经写过一首怀念项羽的诗,内容是:
《 》 , 。
, 。(3分)
3、《半截蜡烛》生动记叙了( )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母子三人
( )的故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子女( )。(3分)
4、《卢沟桥烽火》一文记叙了( )的经过。这个事件发生在( )年( )月( )日,它拉开了( )的序幕。(5分)
六、排列乱句:(5分)
( )“他在电话中说马上去县医院,我还没有来得及问他哪儿不舒服,他就挂机了。”
( )“你怎么知道的?吴亮!”
( )“那么,他在电话中告诉你哪儿不舒服了么?有没有去医院?”
( )“我知道了,等会儿我打电话去医院询问一下。”
( )“他早晨打电话给我,请我替他跟你请个假。”
( )“王老师,李华身体不舒服,他不能来参加庆`六一`演出了。”
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5分)
果然 竟然 确实 其实 凝望 凝视 虽然……但是……
宁可……也不…… 与其……不如…… 因为……所以……
1、我( )着夏夜的星空,不仅想起牛郎织女凄美、感人的故事。
2、(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3、“功夫不负有心人”,表姐( )考上了向往已久的名牌大学。
4、( )说从明天开始努力,( )从今天就做起。
5、( )台湾是中国领土,( )我们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八、短文分析:
(一)(10分)
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1、“顷刻间”表示时间( ),在短文中我们还可以用“( )”、“( )”来替换。
2、仿写词语。例:狼狈而逃(一个成语中有两个动物)
( ) ( ) ( ) ( )
3、这段话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如“举起、( )、( )、砍去”,这些词语体现了中国守军奋勇抗击的英雄形象。
(二)(13分)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是我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把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目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了。
“走吧 ”同伴说 “现在,它大概又表演潜水了。”
1、请在文中方框处填上恰当的标点。(1分)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掩盖——( ) 惊奇——( )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A声音延续 B解释说明 C意思转折 ( )
4、文中省略号的意思是:A意思省略 B说话断断续续 C话语突然停止( )
5、“话没说完,就沉没了。”句中“没”字的读音不同,意义不一样。前一个“没”字的读音是( ),后一个“没”字的意思是( )。
6、“身上的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句中“这办法”是指:(2分)
7、这则寓言刻画小猫是主要采用方法是: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 )
8、本文写作顺序是:A先总后分 B总分总 C先分后总 ( )
9、用简洁的寓言概括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2分)
10、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做人要乐于助人,不能无动于衷 B做人要真心待人,不能自作聪明,瞎乱猜测C做人要诚信是在,不要自欺欺人 D做人要诚实善良,不要固执己见,狂妄自傲
九、作文:(25分)
材料:牛能耕地,大象能搬木头,啄木鸟能给树治病。不久,他们之间发生了争执,聪明的猴子当法官。从此,他们明白了…………
要求:根据材料自定题目,抓住“争执”和“明白”,大胆想象,编写一篇童话故事。力求写清事情前因后果,力求语言生动、有趣味。字数在4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