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小学语文试卷 -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第十一册期末试卷

2014-5-11 0:09:20下载本试卷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

1、听写词语

2、听写句子

                                          

                                            

3、积累运用
1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用“——”线画出表现人物品质的词。
兴国安(    )   严于(    )己   排(    )倒(    )   南(    )北(    )
同心(   )力    谦虚(    )慎    前(    )后(    )   大(    )无(    )(2)2 用线将左右两边能组成歇后语、谚语或对联的句子连起来
肉包子打狗              一清二白
四海皆春春不老         有去无回
虚心竹有低头叶          一支红杏出墙来
满园春色关不住          九州同乐乐无穷
小葱拌豆腐              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山有路勤为径      傲骨梅无仰面花

3 判断下列句子,对的在( )内打"√",错的在( )内打"×"
①在渑池会上,秦王不但没有占到便宜,还把蔺相如逼得为赵王击缶。(   )

②、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

③、读了《庐山云雾》,我们没有人不认为庐山云雾是神奇的。(  )

④、虽然时间是无价之宝,但是我们要加倍珍惜。( )

4 默写古诗,并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二、阅读部分

(一)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晚上,我把他们放在床头边,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

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

在一块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

  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

  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1、猜字谜,了解这首诗的主题 。

一撇是 温煦的春风,

三点是清甜的细雨,

宝盖想像弯月的手臂,

把挚友抱在怀里,

它,

使世界变得如此美丽。

谜底(  )
2、“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代表的是                  

3、这首诗表达了 小作者对(  )

①亲人的爱  ②朋友的爱  ③师长的爱  ④穷困人们的爱

(二)放大你的优点

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 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助自己找一份谋生的事。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青年羞涩地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了头。“会计怎么样?”

父亲的朋友接连的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 丝毫的优点也 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青年羞涩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 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能糊口的工作。”把名字写好也算是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她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很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放大它了。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的金矿,只要肯挖掘,沿着它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1、从文中摘录3个好词,并试着理解它们。

(  )           (  )           

(  )           (  )           

2、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3、划出文章最后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附加题:做对算半题。

写出一部大仲马的作品          

(三)对
有一天,萌萌望着我,忽然说:“妈妈,你的眼睛中有我。”
接着,他又问:“妈妈,我的眼里有你吗?”于是,我望着他说:“在我看你的时候,你的眼睛里也有我。”
“你知道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样子吗?”他又问。
“知道。”我说,“你聪明,顽皮,又听话,又不听话,有时还做鬼脸儿……”
“那你知道你在我眼里是什么样子吗?”他又问我。
  我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但我却由此想到: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别人,都注视别人,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时时处处注意到自己在别人的眼中究竟是什么样子。
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到这一点,那该多好。
1、这篇短文中不少句子里用了“眼中”、“眼里”、“眼睛里”。这些词语有两中意思:
(1)就是视觉器官的眼睛里;      (2)有“心目中”的意思。

2、 请你联系上下文,给下面句中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
 (1)、妈妈,你的眼中有我。(  )

(2)、妈妈,我的眼里有你吗?( )
 (3)、在我看你的时候,你的眼睛里也有我。(  )
 (4)、你知道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样子吗?(  )
 (5)、那你知道你在我眼里是什么样子吗?(  )
 (6)、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别人,都注视着别人(  )
3、、这篇短文可以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母子对话。第二部分写由对话引起的联想,点明中心。第三部分表达作者真诚的希望。请你根据提示,用“‖”在原文中分段。
4、作者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到这一点,那该多好。句中的“这一点”是指什么?对作者的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简要写出你的体会)
                                                                        
                                                                       
5、读了这篇含义深刻的小散文,你明白了什么?

                                                                        
                                                                       
附加题: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注意语言得体。

奶奶:丁丁,回来了。今天在学校学的什么呀?
丁:                                                          
奶奶:哦,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吧!你会背给奶奶听听吗?
丁:                                                          
                                                                 
奶奶:嗯,真不错!那么你学习了这首诗以后有什么感想啊?
丁:                                                                                                     
奶奶:竹子呀,人们称它是“岁寒三友”之一。你知道其它“两友”是什么吗?
丁:                                                           
奶奶:那你会背那“两友”的诗吗?分别背一首给奶奶听听。
丁:                                                                              奶奶:哎呀!真是我的好孙子!
三:习作